12 坐井观天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坐井观天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7 22:07: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坐井观天》这则寓言,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文章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的争论,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这一寓意,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因为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片面的。
二、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经常把部分当整体,“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看问题的方法是错误的,但他们在生活中却常常犯这样的错误。比如学艺,常会有这样的感觉,刚接触时,自我感觉特别好,以为自己会了,待到用时,方才明白,山外有山,学无止境。这异于“坐井观天”啊。因此,进行本课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三、设计理念:
成语故事《坐井观天》,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我认为可针对学生喜爱故事的特点,利用插图,激发他们主动读故事,引导他们评价故事中的人与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还可以启发学生大胆想象,续编故事。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因此,朗读、质疑、讨论、评价、想象是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目标:
1、能认读“沿、际、信”3个生字;理解“井沿、说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书写“沿”字,并掌握“沿”字的书写要领,要写得左窄又宽,第五笔是横折弯。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和小鸟劝告、诚恳的语气。
4、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分角色朗读对话,读出青蛙自信傲慢的语气和小鸟劝告、诚恳的语气。
难点:发挥想象力,初步理解寓意。
六、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青蛙、小鸟的图片。
七、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理解课题
1、同学们,我们昨天在《识字4》中学习了一些成语,让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课件出示有关的内容)让我们齐读一下。谁还记得这几个词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看待事物要全面,不要以偏概全)
2、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故事,题目就叫——(生读:坐井观天)。在这个故事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位是——青蛙,一位是——小鸟。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故事开始了,请齐读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2、青蛙和小鸟在这口井相遇,你能按照第一自然段的描述把青蛙和小鸟放到相应的位置上吗?(请学生上台放图片)
3、你为什么要把小鸟放在这里呢?
4、理解“井沿”的意思:井的边沿。举一反三:床沿、床沿。
5、学写“沿”字。
(1)“沿”字是什么结构?要写得左窄右宽。
(2)谁来提醒写“沿”字要注意什么笔画。(第五笔是横折弯,不是横着弯钩)
(3)老师范写。
(4)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6、青蛙和小鸟相遇,接下去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现在让我们自由读全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7、青蛙和小鸟展开了一系列的对话,它们都说了些什么?请用“———”画出青蛙说的话,用“﹏﹏﹏”画出小鸟说的话。
8、读了故事,你知道了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吗?请按照提示把课文主要内容补充完整。先自己想一想,想好后跟同桌说一说。(课件出示主要内容框架)
( )和( )在争论( ),青蛙认为( ),小鸟却认为( ),青蛙不相信,小鸟让它( )。
(三)深入研读,感悟文本
1、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了,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到底有多大,小鸟认为天很大,无边无际,青蛙却认为天很小,只有井口那么大。(板书:天大;天小)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截然相反的两个观点呢?看看它们各自是怎么说的。
2、研读第一次对话
(1)(老师读)当小鸟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学生读)你从哪儿来呀?”
(2)(老师读)小鸟回答说:“(学生读)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3)理解“一百多里”有多远:同学们,一百多里到底有多远呢?老师举个例子,我们从学校到广医二院,距离大概是一里,大家可以想想,一百多里远不远呢?(远)
(4)谁来读读小鸟说的话,读出一百多里的远。个别读;老师引读:小鸟飞呀飞,飞了很远很远,翅膀都飞累了,它说——(学生读)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5)一百多里真的很远,同学们想象一下,小鸟都飞过了什么地方?(出示句子,学生填空:小鸟飞过了 。相机出示森林、湖泊、城市、马路等的图片。)
3、研读第二次对话
(1)老师:是啊,世界无限广阔,小鸟在这片无边无际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但是听了小鸟的话,青蛙是怎么说的?
学生: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老师:青蛙相信吗?
学生:不相信。
老师:你从哪句话知道它不相信?
学生:“朋友,别说大话了。”
老师:什么叫“说大话”?
学生:“说大话”就是说谎的意思。
老师:谁来读读青蛙说的话,读出青蛙对小鸟的不信任。
(个别读;全班读;引读:青蛙完全不相信小鸟的话,它觉得小鸟在撒一个弥天大谎,所以,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学习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反问句)这句话的意思是: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它认为天只不过井口那么大。(板书:井口那么大)
(2)面对青蛙毫不客气的质疑,小鸟耐心地解释,小鸟说:“(出示相关文字,学生读)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同学们,“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学生答,老师出示解释:无边无际——形容范围极为广阔,看不见边际。)谁有好办法记住“际”字?
同学们,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出示天空的图片,文字: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还有什么事物也是无边无际的?(学生答,老师相机出示大海、草原、沙漠的图片)
是啊,海阔天空,世界无限大,所以小鸟说:“(学生读)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板书:无边无际——见多识广)
4、研读第三次对话
(1)听了小鸟的话,青蛙笑了,说:“(学生读)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请问青蛙这种笑是怎样的笑?(自信;自以为是)
我们一起来读出青蛙的自信、傲慢、自以为是,青蛙笑了,说——(学生读)
我们心里都清楚,青蛙是错了,但为什么它仍然固执地认为自己是不会错的呢?(学生答,老师相机出示青蛙从井地看天空的图片)
是啊,它终日坐在井底,目光短浅,(板书:目光短浅)我们把它称作“井底之蛙”。
(2)我们站在青蛙的角度看,就可以理解它为什么会荒唐地认为天只不过井口那么大,但是它是弄错了,我们一起帮助它,对它说:“(学生读)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四)深化认识,领悟寓意
1、同学们,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出示要求)四人小组讨论:青蛙如果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请你发挥你的想象,在四人小组里说说。
青蛙跳出井口,看到,它说
2、同学们,你从这个故事得到什么启发?
是啊,青蛙过去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现在它决心不再做一只“井底之蛙”。从此,它不再坐井观天,而是拓宽自己的视野,全面地看待问题,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3、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不会成为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呢?(多看书;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多看新闻;多到户外走走,增长见识等等。)
(五)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坐井观天》这一寓言故事,懂得了要拓宽自己的视野,全面地看待问题,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六)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七)板书设计
坐井观天
天小:不过井口那么大——目光短浅
天大:无边无际——见多识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