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地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4《繁荣地方特色文化》第2课时教学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星球地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4.4《繁荣地方特色文化》第2课时教学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7 20:3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四节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2课时)
课堂引入
各地旅游因特色文化而更加丰富,特色文化也会伴随着旅游开发而继续传承和传播。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1
旅游资源的类型
地方文化
自然风光
到一个地方旅游,除了欣赏大自然的风光外,人们还比较关注该地的地方文化。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2
地方文化
名胜古迹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2
地方文化
我国许多旅游胜地正是以独特且富有魅力的地方文化吸引了广大海内外游客。
知名小吃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2
地方文化
特色文艺表演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民族风情的旅游项目
——西双版纳的傣族风情
知识延伸
材料:
西双版纳民族风情园
民族风情园,园内热带植物,奇花异草,终年郁郁葱葱。在葱茏林木,如锦繁华之间,专以展现西双版纳少数民族风情、游乐、歌舞,并邀请游客共同参与项目有:拉祜族的车秋、磨担秋、哈尼族的独绳秋,供游客一试身手。还有傣族、哈尼族、基诺族、布朗族、瑶族、拉祜族 的展览馆,为游客介绍西双版纳的民族风俗,和展出多民族的历史文物。园内还开辟了4个露天歌舞场,每周一,三,六举办傣族孔雀舞、象脚鼓舞、哈尼族竹筒舞,基诺族大鼓舞,拉祜族三弦舞和彝族芦笙舞表演,并邀游人共舞同乐。在“泼水节”期间还增加多种民族游乐项目如斗鸡,傣族婚礼中的栓线等婚俗表演和泼洒圣水等民俗表演。平时还可应团体客人的要求,组织多种民俗活动。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南京庙会
知识延伸
材料:
夫子庙灯会,又称秦淮灯会或金陵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活动,主要在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现指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南京夫子庙举办的大型灯彩展览会,至今为止已经举办了20届,是中国最著名的灯会活动之一。元宵节是金陵灯会的观灯最高潮。
秦淮灯会源远流长,早在南朝时期就有元宵灯会,其盛况堪称全国之冠,享有"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明初以来,著名的秦淮河"灯船"也随之蜚声天下。灯会期间游人如海,万灯齐明,一派热闹景象。
夫子庙风味小吃深受海内外游客喜爱,有19个品种获得了省级和部级奖励或荣誉称号。国家主席江泽民游览夫子庙、品尝夫子庙小吃后欣然题词"十里秦淮,千年流淌,六朝胜地,今更辉煌。"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3
认识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活动探究1
读图和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1.说说该景区旅游收入结构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2.借鉴该景区的开发模式,讨论一下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传统文化可开发为旅游项目。
材料一:
木景区是当地吸引游客最多的主题公园。“建筑为形,文化为魂”是其经营理念,它的建设着力还原古代都市风貌,城内斗拱飞檐、车水马龙,打铁铺,酒坊、染坊、陶泥坊、特色小吃等七十二行老作坊鳞次栉比;越剧、木偶戏、皮影戏、布袋偶、铜锣说书、街头杂耍等表演此起彼伏;新春庙会、火把节、泼水节、桂花节四大节庆活动精彩纷呈,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100
2007
2008
2009
2010
20
0
60
80
40
图4-4-5 某景区历年收入结构
景区和演艺联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
景区门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
材料二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3
认识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活动探究1
1.说说该景区旅游收入结构变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变化特点
景区门票收入占总收入比例不断下降,但是景区和演艺联票收入占总收入不断上升。
原因
景区和演艺联票体现出多样化的文化旅游资源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促进景区经济效益提高和旅游业发展。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3
认识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活动探究1
2.借鉴该景区的开发模式,讨论一下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传统文化可开发为旅游项目。
合肥市三河古镇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3
认识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活动探究1
2.借鉴该景区的开发模式,讨论一下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传统文化可开发为旅游项目。
三河美食
庐剧表演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4
旅游开发与特色文化的协调发展
你知道现在地方特色文化目前面临的问题吗?
活动探究2
材料:
来自文化部门的权威数据显示,1959年我国尚有368个剧种,目前只剩下286个,相当于平均每两年就有3个剧种消失;全国有74个剧种只剩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处于几近消失的边缘。
伴随剧种远去的是老一辈艺人,而一些剧种即便申请上了“保护项目”,也难逃衰落命运。2008年,曾在山西、河北一带流传的赛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但眼下已经没有演出,成了现实意义上“遗失的艺术”。
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人口的增长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4
旅游开发与特色文化的协调发展
你能说说地方特色文化减少或消失的原因。
活动探究2
外来文化的影响
A
B
C
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
D
E
二、地方文化对旅游业的影响
4
旅游开发与特色文化的协调发展
阅读:
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协调发展
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相辅相成。旅游开发应充分尊重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为主,合理开发。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使大量的文化遗产直接面对民众,也有利于普及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传统文化借力旅游也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例如通过观光旅游产品开发修复了一大批古镇、古村、古园林,通过传统民俗旅游节庆活动的开展保留和传承了各地大量的民风和民俗,通过旅游商品的开发使一批传统的民间手工艺焕发了新的活力。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下列关于保护地方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正确的是( )
A.地方文化太古板,不利于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
B.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有利于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C.各地可以大规模的开发地方文化,拆掉现代建筑恢复古建筑
D.傣族泼水节浪费水资源,应该取消
2.最有价值、最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是( )
A.地质地貌景观 B.城市面貌景观
C.地方文化特色 D.各地风味小吃
3.下列旅游资源中,全属自然风光的有( )
A.长江三峡、北京故宫、杭州西湖
B.桂林山水、黄山、日月潭
C.秦陵兵马俑、北京故宫、避暑山庄
D.八达岭长城、台湾日月潭、黄山

B
B
C
当堂练习
4.四川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是( )
A.变脸 B.黄梅戏
C.京剧 D.庙会

5.以下传统文化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典型的是( )
①陶瓷文化 ②游牧文化 ③茶文化 ④丝绸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A
C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