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四节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1课时)
课程引入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样,造就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课程引入
内蒙古大草原上
人们的吃住行与当地
的地形、气候、物产
有什么关系?
今年暑假我去内
蒙古旅游啦!住蒙古
包,吃手抓肉,还体
验了骑马……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1
自然环境对地方服饰的影响
不同地区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气候、物产等对其服饰、样式、色彩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1
自然环境对地方服饰的影响
不同地区人民生活的自然环境不同,气候、物产等对其服饰、样式、色彩等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1
自然环境对地方服饰的影响
以傣族和藏族的服饰对比,分析当地自然环境对其影响,并完成表格对比。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2
自然环境对地方饮食的影响
以傣族和藏族的服饰对比,分析当地自然环境对其影响,并完成表格对比。
民族 气候、物产 服饰 用途
材质 样式 傣族
藏族
热带、亚热带气候,湿热,山林茂密
女子服饰以丝绸为材质
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
女子:窄袖短衣和筒裙
男子: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肥大的长裤
适合湿热的气候环境
多用毛织品
肥大、长袖、宽腰、右襟等
白天气温高,敞襟长袖便于褪去系于腰间;夜晚气温低,宽腰肥大的衣服可以当被盖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2
自然环境对地方饮食的影响
我国地形、气候、物产对人们饮食的材料、做法、口味等影响很大。
台湾卤肉饭
山西刀削面
内蒙古手抓肉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2
自然环境对地方饮食的影响
你能联系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不同食物的特点及其自然环境的关系吗?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2
自然环境对地方饮食的影响
你能联系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不同食物的特点及其自然环境的关系吗?
地区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物产) 饮食 主食 材料、做法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面食
米饭
牛羊肉
奶制品
饺子、馒头、烙饼、拉面等
以大米为原料,做出汤圆、米粉、年糕等食物
以肉奶为原料,做出烤羊肉串、奶酒等食物
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旱地连片,盛产小麦
湿润地区,水田广布,盛产稻谷
半干旱、干旱地区,草场广布,牛羊成群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中国饮食文化
知识延伸
阅读:
八大菜系
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不同地区形成了具有独特风味的地方菜系。其中最著名的有鲁、川、苏、粤、浙、闽、湘、徽菜八大菜系。八大菜系中的食材、烹饪方法、风味大多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密切联系。例如,在潮湿闷热的四川盆地,川菜以麻辣、鲜香、味厚著称;在濒临热带海洋的广东,粤菜注重选材,海鲜较多,口味比较清淡。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3
自然环境对地方民居的影响
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各具特色,生动地反应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西北民居
南方民居
北方民居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3
自然环境对地方民居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传统民居建筑影响深刻,你能说说有哪些因素吗?
墙体薄、窗大,透风条件好
南方民居
墙体厚、窗小、密闭程度高
北方民居
屋顶坡度大
东南民居
屋顶坡度小
西北民居
气
温
降
水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3
自然环境对地方民居的影响
自然环境对传统民居建筑影响深刻,你能说说有哪些因素吗?
南方山区
地形崎岖
建在坡度平缓的向阳坡,布局紧凑,院落较小,如:西南吊脚楼
北方地区
地势平坦
形态规整,院落宽大。 如北京四合院等
地形
就地取材
A
贵州布依族 石板房
黄土高原 窑洞
云南傣族 竹楼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延安窑洞
知识延伸
阅读:
延安窑洞
延安地处黄土高原,黄土直立性好,适合建造窑洞。延安的窑洞分土窑洞、砖石窑洞两种。砖石窑洞是“窑面”用石条或砖砌成的窑洞,坚固耐用。土窑洞在延安随处可见。窑洞里的陈设,非常简单,主要有木桌、木椅、土炕、农具等。挖窑洞时,先修“窑面”,即在山坡上挖一竖截面,然后向纵深挖掘。一般窑洞高3米、宽3米、深.6-8米。门窗用木框,窗户上糊纸或镶玻璃。延安的窑洞冬暖夏凉,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3
自然环境对地方民居的影响
读图和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1.说说西江与平遥所在地区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
2.比较西江苗寨与平遥古城建筑特点的差异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探究1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3
自然环境对地方民居的影响
1.说说西江与平遥所在地区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差异。
活动探究1
答案提示:
西江位于云贵高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山西平遥古城位于黄土高原上的汾河谷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较干。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3
自然环境对地方民居的影响
2.比较西江苗寨与平遥古城建筑特点的差异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活动探究1
答案提示:
贵州西江地形崎岖,降水丰富,山林众多,苗寨依山而建,布局紧凑,院落较小,屋顶坡度较大,多竹木结构,特征与吊脚楼相似;山西平遥位于河谷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降水偏少,建筑形态规整,院落宽大,屋顶坡度小,多砖瓦结构。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4
自然环境对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
江南水乡---舟楫
西北沙漠---骆驼
青藏高原---牦牛
东北雪原---雪橇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5
中国的世界遗产
我国丰富的地方特色文化不仅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见证,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2012年7月,我国已有43项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居第三位。
一、自然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5
中国的世界遗产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上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穿的“不对称”的藏袍,是为了适应( )
A.青藏高原上稀薄的空气,防止缺氧 B.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
C.藏族人民宗教信仰的要求 D.青藏高原上饮食习惯
2.下面不能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的一句话是( )
A.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B.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C.早穿皮袄晚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要想富先修路
3.被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有( )
A.万里长城和北京故宫 B.西双版纳和昆明滇池
C.秦陵兵马俑和山东黄海 D.布达拉宫和长江
4.“衣、食、住、行”中的“行”也是一种文化,下列哪项是对我国南方与北方传统的出行方式差异的概括( )
A.南船北马 B.南甜北咸 C.南米北面 D.南湿北干
A
B
D
D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