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一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
(第2课时)
课程引入
你能从农业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两句话的地理含义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出自《晏子使楚》
三、农业基地建设
1
考虑因素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首先要考虑自然条件的特点。阅读教材,你能说说要考虑哪些自然条件吗?
考虑自然条件
土壤
水源
地形
气候
三、农业基地建设
1
考虑因素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还要考虑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阅读教材,你能说说要考虑哪些社会经济条件吗?
考虑社会经济条件
技术
市场
劳动力
交通
政策
三、农业基地建设
2
农业布局原则
阅读教材,完成农业不同部门的布局所需的自然条件。
农业部门
自然条件特点
种植业
渔业
畜牧业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河湖众多、水流平缓的地方,适合发展淡水渔业
降水较少、草场广布的地区
林业
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一般,山区适宜发展林业
因地制宜
三、农业基地建设
2
农业布局原则
因地制宜
宜粮则粮
宜牧则牧
宜渔则渔
宜林则林
因地制宜
三、农业基地建设
3
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图4-1-3 我国南方某县地形
读图和教材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完成下列任务:
1.读图4-1-3,根据该县自然条件的差异,请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农业生产部门;说说如果在西北部山区大规模发展种植业,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西北部山坡较陡,适宜发展____业。
中部平原土壤肥沃,适宜发展_____业。
东南部河湖密布、水流平缓,适宜发展____业。
林
种植
渔
活动探究1
答案提示:
如果西北山区大规模开展种植业,可能导致水土流失,甚至引发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三、农业基地建设
3
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结合身边的实例,说说农业生产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
在城市周边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少,蔬菜、乳肉、禽蛋的产量增加。
实施退耕还林(草)政策以来,很多地区林业、牧业比例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水稻耐寒品种培育成功,使我国水稻种植区域向北扩展至黑龙江流域。
市场需求
技术进步
国家政策
三、农业基地建设
3
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结合身边的实例,说说农业生产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
材料二:
目前,合肥“环城、沿湖、依山、戏水”四大休闲农业集聚带加速建设,10大精品休闲观光农业旅游线对接和互动美好乡村建设,长丰草莓节等农业节庆经济方兴未艾,初步构建了“以产稳业、以游延业、以节旺业”的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产业新体系。
材料一:
近年来,合肥大力实施“蔬菜提升”、“草莓南进”、“减油扩菜”等战略,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园艺农业,在江淮分水岭地区开发旱作农业等。全市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达75%以上。
市农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合肥市大力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蔬菜提升、草莓南进、苗木北上、禁烧区“减油扩菜”、沿湖圩区“粮退渔进”、水生蔬菜扩张、旱作农业开发、退一进三等“八大战略”成效显著。
答案提示:
为适应城市市场需求,合肥市农业结构发生变化、合肥市发展生态农业,农业生产地区专业化。
合肥大圩生态农业旅游景区
三、农业基地建设
3
认识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3.说说你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理解。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在自然条件良好、生产规模大,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规划出若干农产品主产区。
2.在政策、资金、技术上给予支持,使它们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棉油糖、畜禽、水产等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
新疆
甘肃
黄淮海平原
东北平原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
4
走科技兴农之路的必要性
农产品数量和质量需求提高
1.我国人多地少,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不断提高。
耕地紧张
2.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建设用地需求高涨,对耕地形成巨大压力
产量不稳定
3.我国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业生产不稳定。
国际市场变化大
4.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进口量增加,国际农产品市场快速变化,又进一步加大了我国农产品的供需矛盾。
面对我国农业生产的严峻形势,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
4
走科技兴农之路的必要性
读图4-1-4,说说我国大豆、谷物进口量近年来的变化趋势,结合我国人口增长、耕地减少、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因素简要分析其原因。
图4-1-4 中国近年来大豆、谷物(水稻、小麦、玉米)进口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提示:
我国大豆、谷物近年来进口量呈增加趋势。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不断增加,对农产品的数量需求不断增加;由于建设用地增加,生态退耕等导致耕地减少;水资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导致农业产量不稳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提高,对进口的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增加。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
5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使农业生产发生了巨大变化。
良种培育
病虫害防治
节水灌溉
无土栽培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
5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材料:
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研究,是中国在矮杆水稻、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水稻的育种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他成功培育的杂交稻不仅为我国累计增产稻谷1000多亿千克,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世界粮食短缺问题。目前,杂交水稻已被美国、印度、越南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种。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
6
感知身边的农业科技
1.家住乡村的同学调查了解家乡的农业科技带来的变化,并填写表格。
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
举出几种当地最常用的农业机械名称。
当地推广了哪些农作物新品种?
近年来当地种植、栽培、养殖方式上有哪些革新
当地是否经常利用互联网了解市场信息销售农产品
其他
四、走科技兴农之路
6
感知身边的农业科技
2.家住城市的同学去农贸市场或生鲜超市,调查了解农业科技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并填写表格。
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
指出,一种农产品的新品种名称
列举三种反季节蔬菜瓜果的名称?
找出一种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标志,查看其产地
了解海鲜或乳制品的保鲜技术和运输过程
其他
课堂小结
当堂练习
1.农业大棚主要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限制因素是( )
A.土地 B.水源
C.温度 D.光照
2.珠江三角洲把粮田改种蔬菜的原因是( )
A.自然条件 B.气候条件
C.国家政策 D.市场需求量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下列地区的农业发展最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
A.在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区,发展渔业 B.在降水稀少的高原地区,发展粮食生产
C.在地形陡峭的山地地区,发展林业 D.在河网密布的地区,发展牧业
4.山东省广饶县花官乡以大蒜种植取代小麦,大蒜成为主导产品,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市场 D.技术
C
C
C
D
当堂练习
5.下图是宜昌丘陵地区示意图,图中A为山区,B为丘陵梯田地区,C为平原地区,D为水库,E为乡镇企业和居民区,F为水库区北侧的丘陵低山。根据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将这些地区与合适的生产方案对应连接。(提示:每个地区分别对应一项方案)
A ①养鱼、发展旅游业
B ②营造防护林
C ③营造薪炭林
D ④种植水稻
E ⑤栽培柑橘、茶叶
F ⑥办柑橘、茶叶加工厂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