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中国的经济与文化Ⅰ
章复习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重点及难点
1.农业及其重要性;
2.农业的地区分布;
3.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走科技兴农之路。
课程标准
知识网络
头脑风暴
1
攻克难点
3
试题精练
4
快问快答
2
章节知识大赛
任务一:说出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任务二:说出我国东部与西部的差异
每组成员认领题目后,进行组内头脑风暴,每次选出一人回答问题,答对记一分,答错不得分!(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头脑风暴
01
任务一:说出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差异
要点梳理
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北方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耕作制度
南方 耕地类型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耕作制度
秦岭——淮河一线
旱地
小麦
甜菜
大豆
花生
水田
水稻
甘蔗
油菜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或三熟
任务二:说出我国东部与西部的差异
要点梳理
中国畜牧业的分布
东、西部农业生产的差异 地区 农业类型 主要分布地区
东部
分界线 西部
种植业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平原
林业
渔业
畜牧业
种植业
东北林区、西南林区、东南林区
沿海(海洋渔业)、南方(淡水渔业)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四大牧区(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
地势较低、水源充足的
平原、河谷、绿洲
任务二:按照生产对象区分不同农业部门
任务一:说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根据第一轮的得分从高到低轮流作答,每次一人,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
(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快问快答
02
任务一:说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要点梳理
地位: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_________。
基础
任务二:按照生产对象区分不同农业部门
要点梳理
常见的农业生产部门
农业是个大家族,包括很多部门。
按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部门。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林业
任务一:说出农产品主要产区的优势条件
——以东北平原种植业主产区为例
任务二:不同农业部门的空间分布规律
——以畜牧业(牧区)为例
03
以下问题为重难点攻关,每项任务均有3分钟组内讨论时间,组员记录观点,选出代表,每组依次轮流回答问题,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攻克难点
任务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重难点任务一:说出农产品主要产区的优势条件——以东北平原种植业主产区为例
重难点解析
中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各组内展开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结合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对我国主要经济作物进行分类
类别 农作物名称
粮食作物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纤维作物
饮料作物
水稻、小麦、玉米
油菜、大豆、花生
甘蔗、甜菜
棉花
茶叶
重难点任务一:说出农产品主要产区的优势条件——以东北平原种植业主产区为例
重难点解析
中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各组内展开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说出农产品主要产区的优势条件——以东北平原种植业主产区为例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热量丰富
地势平坦,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地广人稀,大型机械化
市场广阔,品牌知名度高……
重难点任务一:说出农产品主要产区的优势条件——以东北平原种植业主产区为例
重难点解析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夏季热量丰富
地势平坦,黑土肥沃,水源充足
答题思路 答题点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
地广人稀,大型机械化
市场广阔,品牌知名度高
重难点任务二:不同农业部门的空间分布规律——以畜牧业(牧区)为例
重难点解析
中国主要畜牧业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
各组内展开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读图归纳中国四大牧区空间分布规律
空间分布不均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其东部大致延伸至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线地区附近。
重难点任务二:不同农业部门的空间分布规律——以畜牧业(牧区)为例
重难点解析
答题思路 答题点
总体格局
空间分布不均
趋势(哪多哪少或变化趋势)
西多东少,北多南少
范围(重点描述边界)
其东部大致延伸至400毫米
年等降水量线沿线地区附近
重难点任务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重难点解析
A
B
C
D
各组内展开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读图,图中A、B、C、D各自适合发展哪一种农业生产部门?
序号 农业生产部门
A
B
C
D
林业
种植业
畜牧业
渔业
重难点任务三: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重难点解析
A处地形陡峭,是水土容易流失的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B处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是利于耕作的平原地区,适合发展种植业。
C处为干旱、半干旱的高原、山地牧草生长良好的地区,适合发展畜牧业。
D处为气候湿润、河湖众多地区和沿海地区,适合发展渔业。
宜林则林
宜粮则粮
宜牧则牧
宜渔则渔
04
本轮为抢答题,当教师念完题目发出指令以后方可抢答,第一个站起来的获得答题权,答对给本组加上相应分数,答错的扣除相应分数。
试题精练
易错题精练
农业及其重要性
考点一
例题1:“家中有粮心中不慌”,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因为( )
A.中国人口数量大,需要粮食多
B.中国土地资源丰富
C.中国人口多,粮食人均消费大
D.中国粮食播种面积大
【解析】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也是经济建设的首要基础。
【答案】A
农业的地区分布
考点二
易错题精练
例题2: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
A.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
B.四川盆地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C.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
D.内蒙古高原适宜发展畜牧业
【解析】这类题目的难点在于,要对选项所列地区有基本了解,考察内容的综合性较高。需要掌握当地农业部门及农作物的分布情况。东北其纬度高、气温低,只适合种植春小麦;四川盆地地处亚热带;棉花主要是在我国北方及西北地区种植。
【答案】D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考点三
易错题精练
例题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下列农业生产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内蒙古高原退耕还林还草 B.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
C.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 D.长江中下游平原大力发展林业生产
【解析】内蒙古高原的退耕还林还草是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正确。青藏高原海拔高,自然环境脆弱,过度放牧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山东丘陵适宜发展林业,但柑橘适宜种植在南方,不适合在北方;平原地形适宜发展种植业,不适合林业。
【答案】A
走科技兴农之路
考点四
易错题精练
农业大棚的出现使很多地区的水果和蔬菜能够常年生产。
例题4:农业大棚主要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限制性因素是( )
A.土地 B.水源 C.温度 D.光照
【解析】广义上说,大棚就是温室的一种。它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持一定的温度,使得水果和蔬菜能够常年生产,形成“反季节蔬菜、瓜果”。易错选项为D。
【答案】C
农产品主要产区发展条件与开发
考点五
易错题精练
河北省迁西县位于燕山东麓长城脚下,立足山区优势,坚持科学发展,在国内首创了“围山转”的模式。该模式是在山区根据地形环境的特点,依据山体高度布置等高环形种植带,形成了“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腰,山脚瓜果梨桃”的立体绿化模式,森林覆盖率达到62%,成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例题5:“围山转”模式符合我国山区农业生产发展方向,主要表现在 ( )
①发展生态农业 ②发展旅游观光农业 ③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④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读材料可知,该地区立足山区优势,坚持科学发展,因地制宜的发展生态农业。
【答案】B
链接中考
安徽中考真题
2020
序号 原因 判断
1 古徽州地区山地多,耕地少,稻米产量较低
2 古徽州地区河流稀少,农业灌溉水源不足,不宜种植水稻
1.新安江为钱塘江源头沟通皖南与长三角的
重要通道。历史上,徽州商人借新安江顺流
而下,把古徽州特色农产品外运,再逆流而
上,运入所缺的稻米等商品。读“新安江钱
塘江水系及周边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历史上徽州商人从徽州地区运往长江三角洲的农产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 (从小麦、茶叶、橡胶、木材中选填两个)(2分)
(2)下表列举了历史上徽州商人利用新安江大量运入稻米的部分原因。请在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后打“√”错误的选项后打“×”。(2分)
茶叶
木材
√
×
链接中考
【解析】(1)首先需要明确徽州地区地处东南丘陵,在我国属于山区地区,山区优先发展的农业部门为林业。由图中的经纬度得知,当地地处亚热带地区,不适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
(2)判断题第一题对徽州地区地形、耕地的描述是正确的,确实是水稻种植业发展的劣势。判断题第二题对徽州地区河流水系的描述是错误的,由图可见当地水网密布,降水充沛,灌溉水源充足。
【答案】(1)茶叶 木材
(2)√ ×
链接中考
湖北恩施中考真题
2021
2.材料一:“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恩施州人民政府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决策。
材料二: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于2021年5月21日至25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湖北恩施州作为本次展会唯一的主宾市,以州域公用品牌“恩施硒茶”亮相茶博会,浙江杭州市恩施州东西部精准扶贫协作结对关系,取得明显成效。
材料三:“湖北恩施州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浙江杭州某地采茶图”
链接中考
(1)左图中①②两处能开展水上漂流项目的是___________,陡崖A的最低高度为___________米,该区东北部是茶叶生产基地,结合图中信息,因地制宜,综合规划,应优先发展的产业是___________。
(2)结合左图,恩施州主要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___,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为改善本区域生态环境,拟在B处修大坝建水库,水库对周边地区产生的环境效益是___________。
(3)结合图文材料,湖北恩施和浙江杭州都是我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种植茶叶的共同有利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
(4)浙江杭州市精准扶贫恩施地区,给恩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___________。
链接中考
【解析】(1)①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表明这里是山脊;②处等高线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表明这里是山谷,河流发育于山谷中,所以左图中①②两处能开展水上漂流项目的是②处。陡崖A处几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根据等高线数值可知,A地的最低高度为500米,该区东北部是茶叶生产基地,这里属于丘陵地带,排水良好,适合茶树的生长,所以应优先发展的产业是制茶业。
(2)由图可知,恩施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且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为主,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产生水土流等生态环境问题。在B处修大坝建水库,可以起到蓄水、防洪、减少水土流失等积极作用。
(3)茶树喜温暖、潮湿、荫蔽、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环境,湖北恩施和浙江杭州具备茶叶生产需要的条件:首先这里多低山丘陵,排水条件良好 ;其次 ,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第三,这里以酸性的红壤为主,适宜茶树生长;第四,这里属于山区,空气湿度大,云雾多。
(4)浙江杭州市精准扶贫恩施地区,可以使恩施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了恩施地区的经济发展。
【答案】(1)② 500 制茶业 (2)滑坡、泥石流 水土流失 蓄水、防洪、灌溉
(3)排水良好、酸性土壤、温暖湿润 (4)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