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中国的自然资源
章复习
课标要求
重点及难点
课程标准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知识网络
头脑风暴
1
攻克难点
3
试题精练
4
快问快答
2
章节知识大赛
任务一: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
任务二: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构成特点
每组成员认领题目后,进行组内头脑风暴,每次选出一人回答问题,答对记一分,答错不得分!(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头脑风暴
01
任务三: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任务一: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
要点梳理
各组内展开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读图归纳我国自然资源的总体特征
中国重要资源在世界位次表
①总量丰富
自然资源 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人均占有量在世界上的位次
矿产资源 第3位 第53位
耕地面积 第4位 第67位
森林面积 第8位 第121位
水资源总量 第6位 第110位
②人均不足
任务二: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构成特点
要点梳理
各组内展开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读图归纳土地资源的主要构成特点
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
①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②草地与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较大
③耕地、林地比重较小
要点梳理
任务三: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北京年降水量的变化
各组内展开讨论并选出一位代表发言。
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长江宜昌水文站逐月径流量变化(2011年)
中国径流带分布
要点梳理
多
少
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任务三: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北京年降水量的变化
长江宜昌水文站逐月径流量变化(2011年)
任务三:水资源时空分布特征
年际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夏秋季节降水多
冬春季节少
少
多
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任务二: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
任务三:南水北调的基础知识
任务一:正确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根据第一轮的得分从高到低轮流作答,每次一人,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
(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快问快答
02
任务一:正确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要点梳理
土地资源
森林资源
阳光
水资源
可再生资源
要点梳理
任务一:正确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煤炭
石油
金矿
非可再生资源
任务二: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
要点梳理
耕地
旱地
水田
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
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南
旱地
水田
秦岭-淮河
要点梳理
任务二: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
林地
以山区为主,主要有东北,西南,东南三大林区。
要点梳理
任务二: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
草地
难利用土地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西部内陆地区
草地
难利用土地
要点梳理
任务二:我国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
土地利用类型 空间分布
耕 地 总体
旱地
水田
林地
草地
难利用土地
东部湿润、半湿润区
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
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南
以山区为主
西部干旱、半干旱区
西部内陆地区
要点梳理
任务三:南水北调基础知识
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
东线工程
从_____江_____游_____
_____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_____运河输送北达_____与_____。
中线工程
从________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_____。
西线方案
把_____江_____游的水引入_____河,补充_____地区的水资源。
长
下
扬州
江都
山东
京杭
天津
丹江口
西北
北京
长
上
黄
任务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任务二: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03
以下问题为重难点攻关,每项任务均有3分钟组内讨论时间,组员记录观点,选出代表,每组依次轮流回答问题,答对的给本小组记一分,答错的不得分,并由下一组接替答题!(注意:每个小组答题的人不能重复)
攻克难点
重难点解析
重难点任务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重难点任务一:
结合上图资料,讨论主要土地资源(耕地、林地、草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
3分钟讨论时间,结束后选出代表回答问题,其他组可以进行补充回答。
侵占耕地
毁林开荒
过度放牧
重难点解析
知识再现
重难点任务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土地类型 存在的问题 主要原因 采取的措施
耕地
林地
草地
人均耕地少;工业、交通、城镇发展占用;使用不合理
超载放牧,毁草开荒,管理不善
滥伐森林,面积减少
管理与利用不合理
耕地面积日益减少
遭受破坏,草地的生产力大幅度下降
落实法律法规;科技兴农;合理转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落实法律法规;植树造林;采育结合;积极发展林下经济
落实法律法规;划区轮牧;应急防灾;培育优良畜种;种植人工牧草
重难点解析
知识再现
重难点任务二: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重难点任务一:
结合上图资料,讨论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如农业、工业、能源)发展的影响。
3分钟讨论时间,结束后选出代表回答问题,其他组可以进行补充回答。
农业
工业
能源
重难点解析
知识再现
重难点任务二: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水资源
农业
工业
缺口增大
地下水开采严重
农药、化肥使用
发展节水农业
水污染
发展有机农业
工业布局
不合理
工业体系
结构矛盾
北方工业
以重工业为主
水资源利用率低
水污染
加大科技
节水意识
规模小
粗加工
建立产业园
提高生产工艺
能源
北方能源丰富
缺水
限制产业发展
生态破坏严重
污水治理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04
本轮为抢答题,当教师念完题目发出指令以后方可抢答,第一个站起来的获得答题权,答对给本组加上相应分数,答错的扣除相应分数。
试题精练
易错题精练
例题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铁矿石
B.花岗岩
C.天然气
D.土地
区分资源类型
考点一
【解析】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能源一直很多同学困惑。一、土地是气候、生物等多种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二、土地属于可再生资源也是,难以利用土地得以改良的前提!
【答案】D
易错题精练
土地资源的特点与分布
考点二
例题2: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 耕地、林地、草地
B. 耕地、草地、林地
C. 草地、林地、耕地
D. 草地、耕地、林地
【解析】这道题的难点在于图中地理事物的区域认知,建立在地形区的定位和土地资源分布的知识储备上。甲、乙、丙分别是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草地、耕地、林地。
【答案】D
例题3:下图中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我们应采取最合理的措施是( )
A.①——加强预防,防止污染 B.②——加强农田建设,扩大耕地面积
C.③——加强宣传,依法保护 D.④——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畜牧业
易错题精练
土地资源国策
考点三
【解析】①水土流失主要需要植树种草与转变思路进行生态治理。②土地石漠化需要提高当地植被覆盖率,发展特色产业。④矿山废弃物侵占耕地需要整体规划、美化环境。
【答案】C
易错题精练
水资源的分布
考点四
例题4:造成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复杂
B.季风气候
C.水资源利用不同
D.灌溉方式不同
【解析】季风影响是导致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我国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导致了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进一步深刻体会季风气候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B
易错题精练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考点五
例题5:在城郊蔬菜大棚中,最值得推荐的灌溉方式是( )
A.大水漫灌
B.自流灌溉
C.喷灌
D.滴灌
【解析】大水漫灌和自流灌溉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大棚内环境较湿润,不适合大面积喷灌,滴灌节水,直接渗入土壤,更利于根系吸收,土壤保水效果更好,而且施肥时也可以用滴灌。科技兴农也是下一章的重点。
【答案】D
易错题精练
合理配置水资源
考点六
例题6:南水北调工程( )
A.东线借助京杭运河河道调水
B.中线的水源地是洪泽湖
C.西线的路线长,工程难度大
D.沟通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
【解析】中游的水源地为长江支流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西线是三线中最短,但施工难度最大。合理调配长江与海河的水资源分配。
【答案】C
链接中考
安徽中考真题
2021
1._____是淮南的优势矿产资源。
安徽省人口分布地域差异明显,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建设中的引江济淮工程既可以向淮河流域调水,缓解淮河流域缺水状况,又可成为南连长江北接淮河的江淮运河,将缓解京杭大运河的拥堵状况。左图为引江济淮工程布局示意图。
【解析】本题是中国矿产资源分布与乡土地理知识点的重合。
【答案】煤炭。
链接中考
陕西省咸阳市真题
2019
2.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煤、森林、水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B. 我国北方地少水多、南方地多水少
C. 我们应该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D.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大
【解析】自然资源只有和节约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才可以发挥最大的效用,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培养节约能源的意识,开发新材料、新能源。
【答案】C
重庆市真题
2020
如图为近年来大城市出现的垃圾智能回收箱,它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以有偿回收方式接收市民投放的旧衣物、塑料、金属、废纸等垃圾,提高资源利用率,据此完成3-4题。
3.通过利用智能回收箱回收的“垃圾”,可以减少开采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A. 土地资源 B. 金属矿产 C. 风能资源 D. 水能资源
【解析】非可再生资源指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如:矿石资源,煤,石油等。金属矿产、煤、石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风能资源、水能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
【答案】B
链接中考
重庆市真题
2020
链接中考
4.利用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进行垃圾分类有偿回收,可以( )
A. 智能回收垃圾,人们以后可以乱丢乱扔
B. 获取垃圾回收信息,出口周边发达国家
C. 高科技回收垃圾,淘汰文化落后人群
D. 智能识别垃圾类型,提高垃圾分类效率
【解析】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重视垃圾回收利用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减少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损害。因此,要吸引市民积极参与,养成垃圾分类习惯、智能识别垃圾类型,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制定完善的垃圾回收利用的法律、法规、制度,让垃圾回收利用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答案】D
广东省真题
2019
链接中考
4.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已被广泛利用于生产生活中。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读“中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下列城市居民使用相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佳的是
A. 广州 B. 重庆
C. 拉萨 D. 上海
【解析】太阳辐射极大值出现在青藏高原,因为地势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效果最好。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