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单元 习作:国宝大熊猫
(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按一定的顺序整理资料。
能将整理好的资料与同学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独立完成习作。
将习作与同学分享,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相关内容,完善习作。
(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喜爱大熊猫的情感,在习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掌握介绍事物的写作方法。
(
教学难点
) (
教学课时
)能有条理地介绍事物,表情达意。2 课时
第 一 课 时
(
课时目标
)
交流对大熊猫感兴趣的问题,明确习作任务。(重点)
围绕核心问题,搜集与大熊猫有关的资料。(重点)
整理相关资料,独立完成习作。(难点)
(
教学过程
)
(
一
)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话题导入。
教师口述: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国的国宝。这次习作就让我们一起写写大熊猫的可爱与灵动吧。
(
二
)思路导航
出示课件:
许多小朋友想更多地了解大熊猫,可能有些疑问需要解答: 大熊猫是猫吗?
大熊猫吃什么?
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1
大熊猫身上哪些地方是白的?哪些地方是黑的? 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
教师口述:关于大熊猫的疑问还有很多,那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围绕大熊猫的外形、生活习性、生长环境、价值等方面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一下大熊猫。
(
三
)畅所欲言
1.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大熊猫的资料。
分类展示小组搜集的资料。(预设)
(1)大熊猫是猫吗?大熊猫的分类一直有争议,不过近年来比较趋向于将大熊猫独立出来 , 因为大熊猫和现存的其他物种都有较大的差异。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
(2)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3)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我国的国宝?
大熊猫中国独有,数量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称为“国宝”。它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重任,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大熊猫的家族非常古老,有几百万年的历史了,现在留下来的数量很少 , 成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的珍贵的“活化石”。
大熊猫不仅是中国最珍贵最稀有的动物,也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稀有的动物。它还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
根据科学统计有 78%的雌性大熊猫不孕,有 90%的雄性大熊猫不育,这就给大熊猫的繁殖带来了许多困难。刚生下的幼仔重量只有 150 克左右,相当于妈妈体重的千分之一,而且成活率很低。
谈话引导交流:怎样把这些零碎的资料整理成一篇内容连贯的作文呢?
(
四
)写作方法
搜集资料,全面了解。
根据教材中提供的几个关于大熊猫的问题和信息来进行全面的了解,可以借助互联网、书籍、电视、广播、身边的人等资源,从大熊猫的外形、生活习性、生长环境、价值等方面了解大熊猫。我们也可以参考教材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再查找大熊猫的其他资料来进行补充,然后把这些信 息经过分析整理后,进行习作,突出大熊猫的特点。
整合信息,突出特点。
将搜集来的信息进行分析、筛选、处理,整合出三至五个方面的信息来突出大熊猫的特点, 以备写作时能合理运用。
抓住特点,具体描写。
在搜集、整理大熊猫的信息时,我们就对大熊猫有了一定的认识,接下来就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既要抓住大熊猫最有特色的部分具体描写它的外部特征,又要抓住大熊猫关键的动作对 其生活习性进行准确的描写,从而反映它的个性特征。只有做到这些,写出来的文章才更具体、生动。
结构合理,融入感情。
根据自己所选内容以及写作的顺序来合理地安排文章的结构,还要点出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交流习作,修改补充。
写完后,自己读一读,或者与同学交换,互相看看是否抓住了大熊猫的特点,写得是否具体,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等,然后进行修改完善,最终写出一篇自己满意的习作。
(
五
)学生习作
根据所搜集的关于大熊猫的资料,完成大熊猫资料卡。
学生独立完成习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第 二 课 时
(
课时目标
)
学习范文的写作方法,与同学交流。(重点)
能与同学分享自己所写的习作,根据反馈完善习作。(难点)
(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
教学过程
)
(
一
)评改习作
自我修改:写完后,自己通过轻声朗读的方法来进行修改,注意字、词、句和标点符号等,同时对不满意的段落进行修改或者可以在旁边重新写。
同学互改:与同桌交换习作,互相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改一改不准确的地方,可以在习作的后面写一写对文章整体的修改建议或简单的评价。
(
二
)全班评议
教师选择自己在巡视中发现的典型作文或由学生推荐,作为讲评作文。可以请学生先把整篇作文读完后再进行评议,也可以让学生读到关键的地方停下来,就某一点请同学们评议。
根据同学们的反馈,接受同学们的合理化建议,适当补充内容,再次修改完善习作。
范文展示。
佳作在线 品读鉴赏
国宝大熊猫 在这个充满生机的大自然中,有许多可爱的动物,但我最喜欢的还要属我国的国宝——大熊猫。① 大熊猫的样子很可爱。它身上毛茸茸的,黑白相间的毛特别显眼,圆溜溜的脑袋上,长着一双黑黑的耳朵,总是竖着, 好像在认真听些什么似的。它还有一双乌黑的眼睛,眼珠子 总是转个不停,而眼睛外的一层毛,好像是故意染成深黑色的, 如果不仔细看,还以为它戴了一副墨镜呢!② ①开篇点明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是大熊猫,指出大熊猫是国宝。 ②第 2 自然段围绕第一句中心句,从大熊猫的毛、脑袋、耳朵、眼睛等方面,写出了大熊猫外 形可爱的特点。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数量很稀少,很珍贵。 在中国,大熊猫的数量也不过一千多只罢了,有多少国家甚至出高价买,都没有如愿。③ 大熊猫是哺乳动物,通常一胎生两个,它爱吃竹叶、竹笋等,有时也吃肉。④ 我们应该保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现在大熊猫已经很少了,如果人们不对其加以爱护,大熊猫迟早要像恐龙一样灭绝,所以我们要加倍珍爱大熊猫,让我们一起保护大熊猫吧。⑤ ③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了大熊猫成为我国国宝的原因:数量少且珍贵。 ④简单介绍了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⑤写出了大熊猫的数量很少,呼吁大家行动起来保护大熊猫,保护动物。
总评:本文作者在搜集、整合资料的基础上抓住大熊猫的外貌、生活习性以及成为国宝的原因这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描写,重点突出了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
三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如何根据搜集到的资料、整合信息,完成习作。在写作的过程中除了要将大熊猫的特点介绍清楚,还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发挥想象和联想,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大熊猫的可爱之处,表达自己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
30
) (
点典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R
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