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组文阅读课
【教学内容】
教材:《你是人间四月天》《你看》
丛书:《相信未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雨巷》
【教学目标】
1.通过为不同类型的诗歌选择配乐,加深对不同类型诗歌情感的理解。
2.通过设计朗诵脚本,明确诗歌的重音、停连、节奏、语调等朗诵要素。
3.通过参与班级朗诵会,能够清晰流畅、有感情、大方得体地朗诵诗歌。
【教学过程】
同学们,朱自清先生曾说:“诗文是为读而存在的。”今天我们将举办“我怕是诗歌朗诵家”的朗诵比赛,把无声的诗歌进行有声的创造性地朗诵,期待同学们精彩的表现!
任务一:明确感情基调,进行恰切配乐
1.恰切的音乐伴奏能够为朗诵增添风采。选择配乐需要考虑到诗歌整体的风格和情感,请同学们确定五首诗歌的情感基调,并为其选择合适的配乐。
篇目 《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看》 《相信未来》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雨巷》
情感基调
选择配乐
示例:
篇目 《你是人间四月天》 《你看》 《相信未来》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雨巷》
情感基调 喜悦明快 昂扬向上 深沉坚定 憎恶激愤 寂寞伤感
选择配乐 远方的寂静(林海) Summe (久石让) The Rain (久石让) 我用所有报答爱配乐 (谭盾) 雨的印记 (李闰珉)
设计意图:
给诗歌选择配乐的任务,既是课堂核心任务朗诵表演的必备环节,又能够驱动学生去思考诗歌的情感基调。学生能够为诗歌选择恰切的背景音乐进行配乐,说明学生已经把握了诗歌的情感基调。这五首诗歌风格不同,在对比中,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理解不同类型诗歌的情感表达。
任务二:设计朗诵脚本,明晰朗诵要素
1.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在朗诵过程中 ,熟练地运用停连、重音、语调、节奏等朗读技巧能够在朗诵中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请你选择一首诗歌参加班级朗诵会,并为其设计朗诵脚本。
示例:
朗诵篇目:《我爱这土地》
朗诵脚本: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节奏及情感基调:
整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是深沉而悲痛的,这两句是诗歌的结尾,也是情感表达最浓郁的部分,节奏应该是缓慢而深沉的。
设计意图:
设计朗诵脚本的任务,既是课堂核心任务朗诵表演的必备环节,又能够驱动学生把握重读、停连、语调和节奏等朗诵要素。
任务三:参与朗诵表演,大胆展示自我
1.选择好了配乐,也为朗诵的诗歌设计好了朗诵脚本,同学们肯定跃跃欲试了,那么,请每个小组推举出最佳朗诵组员参与到班级的朗诵比赛中来吧。
评价等级 A B C
语言表达 1.语音准确、吐字清晰、语言流畅;(16-20分) 2.重音、连读、语调和节奏控制得当。(16-20分) 1.语音基本准确、吐字较为清晰、语言较为流畅(10-15分); 2.有一定的重音、连读、语调和节奏(10--15分)。 1.语音有错误、口齿不太清晰、语言不太流畅(0-9分); 2.重音、连读、语调和节奏把握不当(0--9分)。
情感表达 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并能准确地传达出来。(16-20分) 较为准确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并传达出来。(10-15分) 诗歌的感情基调把握不准确,朗诵缺乏情感。(0-9分)
创意表达 形式富有创意,配乐恰当。(16-20分) 形式较创新,配乐无偏差。(10-15分) 形式无创新,配乐有偏差。(0-9分)
仪表风范 动作、表情能够准确地表现朗诵的内容和情感;体态大方得体。(16-20分) 动作、表情符合朗诵内容和情感;体态较为得体。(10-15分) 缺乏动作、表情,体态僵硬。(0-9分)
设计意图:
通过“诗歌配乐”“朗诵脚本”的活动,学生已经能够根据诗歌情感基调为诗歌选择恰切的配乐,也能够为朗诵的诗歌设计朗诵脚本。在前两个任务的支架下,通过“同桌互读”“小组共读”等教学环节,推荐出每个小组的最佳朗诵者参与班级朗诵比赛,是水到渠成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在情境中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