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2.3物质的量 梳理总结 课件(20页)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一 2.3物质的量 梳理总结 课件(20页)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0-28 17:3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微观世界的定量法则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3节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探索点1 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
1.“物质的量”表示的是粒子的质量还是粒子的数目?
“物质的量”是一个专有名词,描述的是一定数目微观粒子集合体数目的多少
2.“1 mol 小米”、“1mol 氯”的说法正确吗?
错误。物质的量不能代表宏观物质的数量。1mol 氯”指代不明,没有具体指明粒子的种类。
3.简单阴阳离子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也等于其相对原子质量?
得失电子可以忽略不计。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探索点2 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粒子数目之间的计算关系
n
N
×NA
÷NA
×M
÷M
m
(质量)
(粒子数)
V
(体积)
÷Vm
×Vm
÷Vaq
×Vaq
cB
(物质的量浓度)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 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0.012 kg 12C中所含的原子数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近似为6.02×1023
2、a mol 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3、下列各组物质,组成物质粒子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0.4 mol O2    B.4℃时5.4 mL水(水的密度为1 g·cm-3)
C.10 g氖气     D.6.02×1023个硫酸分子
第1课时【巩固练习】
二、气体摩尔体积
探索点1 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体积受哪些因素影响?
温度、压强、分子数(物质的量)
PV=nRT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2.Vm=22.4L·mol-1一定是标准状况下(STP,273K101kPa)吗?
不一定。如同时升高温度、压强或同时减小温度、压强。
3.标准状况下如何由气体的体积求算气体的质量或分子数?
n
N
×NA
÷NA
×M
÷M
m
(质量)
(粒子数)
V
(体积)
÷Vm
×Vm
÷Vaq
×Vaq
cB
(物质的量浓度)
二、气体摩尔体积
第2课时【巩固练习】
4.在标准状况下,若V升甲烷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n,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
5.下列数量的物质中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来源:]
  A.0.4mol氧气     B.标准状况下5.6L二氧化碳
  C.4℃时5.4mL水     D.10g氖
6.标准状况下,1.7gNH3和 LH2S含有相同的氢原子数。
3.36
二、气体摩尔体积
探索点2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相同容积的两个容器,一个盛放氧气,一个盛放氢气,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中气体分子的数目有何关系?
分子数相同
阿伏加德罗定律
内容: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适用范围: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仅仅适用于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气体间不发生反应),对固体和液体不适用。
PV=nRT(P、V、N(n)、T三同定一同)
二、气体摩尔体积
探索点2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2.相同容积的甲、乙两个容器,甲中盛放 1mol氮气,乙中盛放1mol氧气,则在相同温度下,甲乙两容器中压强之比是多少?
1:1
阿伏加德罗定律
内容: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
适用范围: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仅仅适用于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气体间不发生反应),对固体和液体不适用。
PV=nRT(P、V、N(n)、T三同定一同)
二、气体摩尔体积
探索点2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
条件 结论
公式 语言叙述
T、P相同 V1/V2=n1/n2=N1/N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 (或分子数)成正比
T、V相同 p1/p2=n1/n2=N1/N2 温度、体积相同的气体,压强与物质的量(或分子数)成正比
n、T相同 p1/p2=V2/V1 物质的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气体,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T、p相同 ρ1/ρ2=M1/M2 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其摩尔质量成正比
T、p、V相同 M1/M2=m1/m2 同温、同压下,体积相同的气体,其摩尔质量与质量成正比
PV=nRT(P、V、N(n)、T二同定比例)
二、气体摩尔体积
探索点2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例题】在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气体 O2、O3,,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压强相等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B.两种气体的质量相等
C.两种气体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
(1)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两种气体的质量相等,则分子数之比为 N(O2):N (O3) = 3 : 2。
(2)两者质量相等,M(O2)n(O3);设两者质量均为m,则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m/16mol,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O/16 mol,两者含有的氧原子数相等,即B、C两项正确,D项错误。
若将“温度和压强相等”改为“温度和密度相等”(1)上题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为多少?(2)重新判断本题中B、C、D选项的正误
二、气体摩尔体积
探索点2 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其物质的量必然相等
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C2H2)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然相等
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物质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2.同温同压下,下列气体体积都是 11.2L,质量最大的是( )
A.NH3 B.HCI C.SO2 D.CH4
3.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装氯化氢气体,另一个盛装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原子数 B.密度
C.质量 D.相对分子质量
B
C
A
三、物质的量浓度
探索点1 物质的量浓度的简单计算
1.已知在 AICl3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则C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在溶液中,阴离子与阳离子浓度之比等于化学组成中离子个数之比,据此可根据已知一种离子的浓度求算其他离子浓度,所以c(Cl-)=3(A13+)=3 mol·L-1。
2.将3mol L-1的 NaCl 溶液稀释到体积为原来的3倍,稀释后的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1 mol·L-1
c(mol/L)=1000× ρ(g/ml)×ω÷M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三、物质的量浓度
第4课时【课堂练习】
1、某地酸雨经检验,除含氢离子外,还有如下离子:
C(Na+)=1.4×10-3mol·L-1 C(Cl-)=3.5×10-3mol·L-1
C(NH4+)=2.3×10-3mol·L-1 C(SO42-)=1.5×10-2mol·L-1
则该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为2.98×10-2mol/L。
第4课时【巩固练习】
2.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 mol·L-1的是(  )
A.将40 g NaOH溶解于1 L水中 B.将11.2 L HCl气体通入水配成0.5 L的溶液
C.将1 L 10 mol·L-1的盐酸与9 L水混合 D.0.5 mol Na2O加入适量水中,配成1 L溶液
三、物质的量浓度
3.下列溶液中的c(Cl-)与50mL 1mol/L氯化钠溶液中c(Cl-)相等的是( )
A.150mL 1mol/LNaCl溶液 B.75mL 2mol/LCaCl2溶液
C.150mL 3mol/LKCl溶液 D.75mL 1mol/LFeCl3溶液
4. 将117 g NaCl溶于水配制成1 L溶液,
(1)该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
(2)配制1 mol·L-1的NaCl溶液500 mL,需该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
(3)向该溶液中再通入一定量的HCl气体后,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通入HCl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
2mol/L
2mol/L
250mL
1mol/L
22.4L
三、物质的量浓度
探索点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误差分析
5.欲用98%的浓硫酸(p=1.84g/cm3)配制成浓度为0.5 mol·L-1的稀硫酸500ml
(1)选用的主要仪器有: 。
(2)请将下列各操作,按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用量筒量取浓硫酸 B.反复颠倒摇匀
C.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洗净所用仪器 E.稀释浓硫酸
F.将浓液转入容量瓶
其操作正确的顺序依次为 。
量筒、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DAEFDCB
第5课时【巩固练习】
三、物质的量浓度
探索点2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与误差分析
(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ml、20ml、50ml的量筒应选用 ml的量筒最好,量取时发现量筒不干净用水洗净后直接量取将使浓度 (偏高、偏低、无影响)
③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的目的是 ,若搅拌过程中有液体溅出结果会使浓度偏 。
④在转入容量瓶前烧杯中液体应 ,否则会使浓度偏 ;并洗涤烧杯及玻璃棒2–3次,洗涤液也要转入容量瓶,否则会使浓度 。
⑤定容时必须使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平,若俯视会使浓度 ;仰视则使浓度 。
13.6
15
偏低
防止暴沸、迅速散热

冷却

偏低
偏高
偏低
第5课时【巩固练习】
n
N
×NA
÷NA
×M
÷M
m
(质量)
(粒子数)
V
(体积)
÷Vm
×Vm
÷Vaq
×Vaq
cB
(物质的量浓度)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
1.如果4g氨气由x个分子组成,那么8g硫化氢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
物质的量巩固练习
物质的量巩固练习
物质的量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