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上第一单元 单元导读 课件(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选必上第一单元 单元导读 课件(2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8 10:5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单元导读
统编新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了。为了庆祝建党百年,学校将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举行地方红色文化系列宣传活动。如果你参加这一活动,你将怎样介绍我们本地的革命文化?你准备介绍哪些本地的历史革命人物?
01
学习活动一:辨识体裁
本单元所选五篇文章分别属于什么体裁的文章?你对这些体裁有哪些认识?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合作研讨,完成下面的表格。
课文 体裁 特点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e7d195523061f1c0f55f9af68525816972d868573ada39bc763F3977967589A5F92C178830C92595A6CE4D0132F8C206B2B04C416AAA86B7FD80AB023F78DAEB544E2F013E11B2B95AD21703D1C90034A379EC9026EFAAF5D8D3F6EDD7215B015B463D656B0929A814A5414683A393A7CC9BB506C975E20AD17C211CA623623BC48209FD1E344B18C2900D8641C9B362
开幕词特点:
一是简明性;二是口语化;
三是宣告性;四是引导性;
五是鼓动性。
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所作的讲话,旨在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义,向与会者提出开好会议的中心任务和要求。
开幕词
e7d195523061f1c0f55f9af68525816972d868573ada39bc763F3977967589A5F92C178830C92595A6CE4D0132F8C206B2B04C416AAA86B7FD80AB023F78DAEB544E2F013E11B2B95AD21703D1C90034A379EC9026EFAAF5D8D3F6EDD7215B015B463D656B0929A814A5414683A393A7CC9BB506C975E20AD17C211CA623623BC48209FD1E344B18C2900D8641C9B362
回忆录要求真实、广泛、突出。真实,指真实记载作者的经历和观感;广泛,是指回忆录不仅要回忆个人,而且要以个人为主线,广泛反映社会的历史面目;突出,是指回忆录中的人物要处于突出地位,要有个性,事件要典型。
回忆录是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可以指关于一系列事件的记录,通常由参加者所写而不像历史那样拘于形式和完备,如凯撒的《高卢战争回忆录》;也可以指一种自传体描述,其口吻常闲逸而亲切、注意的焦点通常在作者所知的人物、事件或时代上,如《杨成武回忆录》。
回忆录
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新闻
新闻的结构比较固定,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标题分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标明新闻内容,副标题补充、解释主标题内容;导语就是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开头语,是处于新闻开头的一句话或一段话;主体部分用最精简的文字,简明、扼要、生动、真实地写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背景主要是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为烘托和表达新闻的主题服务;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主要阐明新闻的意义,使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新闻
新闻的特点为真(新闻的事件必须真实)、短(篇幅要求短)、快(时效性)、活(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强(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即“五个W”: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时)、Where(何地)Why(何故),“一个H”:How(如何)。
新闻
e7d195523061f1c0f55f9af68525816972d868573ada39bc763F3977967589A5F92C178830C92595A6CE4D0132F8C206B2B04C416AAA86B7FD80AB023F78DAEB544E2F013E11B2B95AD21703D1C90034A379EC9026EFAAF5D8D3F6EDD7215B015B463D656B0929A814A5414683A393A7CC9BB506C975E20AD17C211CA623623BC48209FD1E344B18C2900D8641C9B362
通讯的特点:
一是报道详细深入。
二是注重思想意义。
三是强调形象说话。
四是较弱的时间性。
五是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是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按照内容分类,通讯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通讯
02
学习活动二:明确任务
根据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单元导读和课文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
课文 素 养 目 标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课文 素 养 目 标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开幕词、演讲稿的有关知识;品味表达情感的关键句段;深入体味,正确把握,有感情地朗诵。
思维发展与提升:明确鲜明情感;准确使用鲜明情感词和判断句表达情感。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新中国成立的艰辛,认识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体味伟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深挚情感、博大情怀,感受革命者的优秀品质。
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革命精神传承的时代意义;感受革命者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培养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提升民族自豪感。
课文 素 养 目 标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重要句子含义,体会言近旨远、雅俗共赏的语言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写人叙事的手法,厘清行文脉络,重点分析人物形象。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创作背景,细细体悟战争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性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长征精神,传承革命文化,感受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课文 素 养 目 标
《别了,“不列颠尼亚”》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新闻报道一般特征,把握消息和通讯体裁的不同。
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揣摩文中重要语句,理解新闻写作将情感融于场景叙事之中的写法;学习通讯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精神和品格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欣赏新闻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美;学习人物通讯多角度、多层次刻画人物的方法,品析人物的品质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领土的思想品质,激发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感受焦裕禄的伟大人格,学习焦裕禄高尚的精神品质。
课文 素 养 目 标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通讯的有关知识;通过抓取关键字词句,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明确文章主旨。
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作者多角度分层次综合报道、点面结合、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手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悟文章宏阔、深刻的语言美,体验文章荡气回肠的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总结中国抗疫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们的责任担当意识和爱国情怀,提升民族自豪感。
03
学习活动三:积累字词
通读五篇文章,把重要字词标出来,通过查字典词典等方式,弄清楚这些字词的读音和意义用法(课外完成),并把它们抄写在笔记本上。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不可磨灭
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消去。磨灭,消失。
不屈不挠
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永垂不朽
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
跋涉
(bá)
追剿
(jiǎo)
千军雷霆
(tíng)
寒暄
(xuān)

(yí)

(qián)
寒噤
(jìn)
襁褓
(qiǎng bǎo)
《长征胜利万岁》《大战中的插曲》
拍手称快
拍着手掌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
熙熙攘攘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运筹帷幄
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化干戈为玉帛
玉帛,玉器和丝织品,指和好。干戈:兵器,借指战争或者争斗。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友好。
兵戎相见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堌阳
(gù)
抡着
(lūn)
跋涉
(bá shè)
渍死
(zì)
噙着
(qín)
《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
来龙去脉
本指山脉的走势和去向。现比喻一件事的前因后果。
不辞劳苦
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泣不成声
哭得噎住了,出不来声音。形容非常伤心。
巍然屹立
比喻像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疫情
(yì)
揪心
(jiū)
肆虐
(nüè)
磐石
(pán)
淬炼
(cuì)
屹立
(yì)
气馁
(něi)
通衢
(qú)
琅琅
(láng)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高瞻远瞩
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沉疴积弊
长期遗留的问题。
休戚相关
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众志成城
大家齐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
审时度势
仔细研究并估计时势的特点和变化。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同舟共济
本意是坐一条船,共同渡河。比喻团结互助,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也比喻利害相同。
生灵涂炭
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谆谆告诫
恳切耐心地劝告。
如履薄冰
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暗示有潜在的危险,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见叶知秋
从一片叶子掉落下来,人们就知道秋天到来了,通常告诉人们从个别细微迹象,就可以观察到整个事件的形式与结果。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
痛定思痛
指悲痛的心情平定之后,回想当时的痛苦。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
不能只是空想而不行动,不能去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
相濡以沫
原指在困境中的鱼为了生存,互相用口中的水沫沾湿对方的身体。后用来指夫妻感情,也可用于朋友。比喻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