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28 14:59: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回顾历史进程:
无农不稳 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第11课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观察左图,宋代人口的增长趋势?结合所学分析,人口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人口逐渐增加,南宋时期人口减少,但仍堪比汉唐盛世人口数
2088×5=10440万人
1267×5=6335万人
社会稳定,政治清明
医疗卫生条件提高
生产力提高,农业发展(根本)
生产力提高,农业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耕种制度:宋朝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已经相当普及,有些地方还可以一年三熟,提高了粮食产量。(轮作复种技术)
生产技术:北宋时,龙骨翻车(脚踏、牛拉)已相当普及,高转筒车(即水轮,水力运转)亦开始盛行。农具品种复杂多样、水田与旱作农具系列化,精耕细作技术成熟。
经济结构:一些地区出现了固定种植某种经济作物的农户(茶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蔗农);农产品商品化提高。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发展
北宋丝织业仍占主要地位,丝织业内部出现织与染的分离。
南宋棉织业开始发展并出现独立经营的机户,以家庭作坊形式进行商品生产。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松江成棉纺织中心之一)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宋代:五大名窑(汝哥定钧官)
元朝:青花瓷和釉里红
大量瓷器出口,瓷器成为继丝绸之后的中华文明物质象征之一。


宋五大名窑
汝窑
定窑
钧窑
官窑
哥窑
景德镇
汝窑 官窑
4、宋元时期印刷业的成就
①_____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②_____是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人们
已经使用了彩色套印技术,被后世藏
书家视为珍品
③11C中叶,北宋_____发明了胶泥活
字印刷术
印刷业是宋朝新兴的手工业,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的普及,进一步带动了造纸业的发展。
隋唐
宋代
毕升
煤炭采掘业与冶铁技术提高,使用焦炭冶铁,
都城东京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


石炭(序)
彭城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於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北宋]苏轼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农业发展
粮食增加
人口增加
种植经济作物
多余劳动力
产品
商业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原料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1、商业贸易的场所
①国内城市贸易
②边境榷场贸易
③海外贸易
左图分别是唐长安和北宋东京城市功能图,仔细读图,分析城市功能的变化,以及商业发展的区域变化?
西市
东市
坊:居民居住区
城市经济功能增强
由封闭的坊市转变为开放的街市,商业区域更为灵活自由,束缚减少。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城市的繁荣
以商人、百工、城市平民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步兴起,壮大为新的政治力量
材料:在东京每天早晨“桥、街、市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夫、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而随着人力市场的深化发展,宋朝又产生了专为雇主与佣工提供牵线服务的中介,“凡雇觅人力、干当人、酒食、作匠之类,各有行老供雇”。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城市经济功能的增强促进了人员的流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向工商业人口的流动
商品经济的活跃, 开放的社会文化氛围, 壮大的市民阶层催生出全新的市民文化
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经营方式发生转变,雇佣关系出现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城市:出现人口10万大城市;坊、市界限打破,夜市、“鬼市”。如:开封、杭州
镇市:成批出现,规模大,商业活动兴盛。如:青龙镇、沙市
墟市、草市:乡村定期集市。新居民区沟通城乡经济的重要环节。
以汴京为中心的北方市场
以东南六路为主、苏杭为中心的东南市场
以成都府、梓州和兴元府为中心的蜀川诸路区域市场
以永兴军(今西安)、太原和秦州为支点的西北市场
四大区域市场
三级城市结构
社会的变化
边境贸易
榷场是指辽、宋、西夏、金政权各在接界地点设置的互市市场。设有官吏监督贸易和收税,商人在榷场交易需交纳商税和牙钱。榷场的设置,常因政治关系的变化而兴废,地点也会变化。
辽、宋、西夏、金等政权虽处于对峙状态,但因生活的需要各政权仍有商业往来。榷场的设置加强了双方的经济交流,相互学习,存进民族融合。
社会的变化
海外贸易
北宋英宗时市舶收入年63万贯南宋前期增至200万贯
(1)外贸税收成为宋元两朝国库的重要财源。建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
(2)大型远洋海船装载丝织品、瓷器等,远销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
(3)宋代主要外贸港口有广州、泉州、明州等。
(4)元代的泉州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2、货币
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导致货币需求量剧增。
北宋开始出现纸币(交子)
元朝在全国范围内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元代纸币
交 子
在四川境内流通近80年。“交子”是中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纸币的发行和稳定,能够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创造了财富,对解决国家的一时之需有重大作用
经济重心南移
◎元朝运河、海运路线图
南方经济发展,江浙地区成为农业中心 (苏湖熟,天下足)
财赋北运,元朝重开大运河以及海运航线,运输江南粮食;
南方文化影响力上升,教育发展:江浙地区人才集中,科举南北分卷;
区域经济发展的多样性、不平衡性与互补性日益突出。
4
社会的变化
材料: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妆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 --司马光《书仪》
从以上四则材料反映宋代社会出现了哪些变化?
婚姻中重财不重身份
商业发展
思想观念变化
政府管理政策松动
科举选士不重家世
材料: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 ——《宋会要辑稿·选举》
材料:“仁宗朝,商人、佃农、奴婢均为编户齐民。齐,等也。无有贵贱,谓之齐民。”
——《两宋良贱制度的消亡及其影响》
材料: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为私相贸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凡人诉论田业,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南宋)叶适
人身束缚减少
官府对土地买卖等限制松弛
课堂小结
农业发展
耕种制度
生产技术
经济结构
手工业发展
制瓷业
纺织业
燃料
商业
城市贸易
贸易场所
海外贸易
边境贸易
货币:纸币
社会变化
官府对贸易的限制减少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人身依附减少,雇佣关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