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一节 上古时期的亚洲 (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一轮复习课件:第一节 上古时期的亚洲 (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0-28 15:10: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十章 世界上古史
第一节 上古时期的亚洲
第二节 上古时期的欧洲
第三节 上古时期的非洲
(距今三百万年前——AD476年)
中国文明
约BC2500年
古代两河文明
约BC4000年
古印度文明
约BC2300年
古埃及文明
约BC3500年
古希腊文明
约BC800年
纲下 P3
龙山文化开启“万邦时代”
基本位于中纬度、北温带,大多邻近大河流域
第一节 上古时期的亚洲
苏美尔人 古巴比伦 赫梯 亚速 波斯 贵霜 古印度
印欧人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P2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P8
《纲要下》
《选必三》
《选必二》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P15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P26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P34
第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P2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P19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P38
希腊人
雅利
安人
一、印欧人的活跃
(一)印欧人的迁徙
1.起源:
东欧平原(可能)
游牧民
驯养了马匹
制造了马拉战车
印欧人战车
选必三 P34
印欧人
约BC1900
小亚细亚
赫梯人
约BC1500
印度恒河
雅利安人
约BC2000
巴尔干半岛
希腊人
约BC3000
伊朗高原
波斯人
迁徙地域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武力征服或民族融合
形成多种新的民族
推动亚欧大陆中西部
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
2. 迁徙特征:
(学习聚焦)
(二)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
(1)建立:BC17世纪,建立赫梯帝国
(多次入侵两河流域,一度占领巴比伦城,
蚕食埃及在西亚地区的土地。)
(2)鼎盛:BC14世纪
(疆域从小亚细亚延伸到巴勒斯坦 ,
多次与埃及发生争霸战争)
(3)衰落:BC13世纪末
(因陷入内战逐渐衰落)
技术革新:马拉战车(导入)
公元前15-14世纪,赫梯人率先掌握了冶铁技术。后来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选必二P20)
赫梯人冶铁实物
1. 小亚细亚的赫梯人
2. 伊朗高原的波斯人
(1)建立帝国:公元前6世纪,崛起于伊朗高原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
(2)影响: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
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的交流。
选必三 P35
纲下 P9
古埃及、古巴比伦相继被灭
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地方实行行省制
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亚历山大在波斯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选三 P62)
3. 印度河、恒河流域的雅利安人
(1)起源:
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
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社会的重要符号
(3)社会状况:
(2)列国时代:
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
(佛教产生)
选必三 P35
种姓制度
佛教;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在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都取得了成就
纲下 P5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贱民
选必三 P26
笈多帝国
纲下 P24
哈拉帕文化时期
前2350-前1750年
吠陀时代
前1500-前600年
列国时代
前600-前400年
孔雀帝国
前324年-前188年
印章文字
婆罗门教
种姓制度形成
战乱不已佛教产生
阿育王
印度教逐渐发展
为主要宗教
文字 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
文学
建筑 艺术
佛教 文化 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用以书写南传佛教的经典,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其他文化成就:
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代表。
诗歌总集“四吠陀”《梨俱吠陀》
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选三27)
桑奇大塔
两河流域下游的苏美尔地区
二、两河流域
1.苏美尔人
纲要下 P3
军事:苏美尔人最早使用战车作战
文字:创造的楔形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
史诗:《吉尔伽美什》
艺术:泥偶雕像生动有趣,壁画主题多样
(选三 P15-16)
(纲下 P3-4)
数学:发明了60进制
(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
诞生了洪水和方舟传说)
【错误曝光台】
错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是苏美尔人建立的。
点拨:迄今所知最早的城市之一是位于今土耳其的恰塔尔 休于遗址,它早于苏美尔人创建的城市,前者距今6000年左右,后者距今5500年左右。后来苏美尔人又建立了城市国家,大概是在距今4900年左右。在这里,注意“城市”和“城市国家”的区别。
选二 P55
选二 P56
纲下 P2
2. 古巴比伦
约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进而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纲下8)
食物生产 植物:大麦和小麦,
动物:山羊、绵羊、牛等家畜
土地制度 ①王室和神庙拥有许多土地
②土地可合伙经营或出租给佃户
③土地、果园等都可作为租赁的对象
(选二 P4)
公元前22-前21世纪,出现放贷业务。
公元前26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们已经使用契约。
选二 P38-39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目的:宣扬君权神授,炫耀国王的功德,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石柱现存于巴黎卢浮宫亚洲展馆。石碑上的浮雕右边为太阳神,左边为汉谟拉比。雕像表明太阳神正在授予汉谟拉比象征权利的魔标和魔环。
严格保护财产
福利政策
同态复仇法
阶级歧视
《汉谟拉比法典》中有许多与商务有关的条文(选二36)
学习聚焦
世界各地民居的特点是由当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习俗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文明 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 原因
两河流域
古埃及
黏土 、芦苇混合制成的砖块
泥、木材
椰子叶
墙壁贴着墙壁;结构相同,前庭、前室、主室
庭院、院落,有柱廊
两河流域雨水稀少
没有森林,缺乏木材
干燥少雨,气候干热
选必二 P57
三、亚述帝国
亚述
纲下 P8
外贸 商人们开辟了海外贸易(选二36)
货币 公元前8—7世纪,小亚细亚地区出现了金属铸币(选二38)
亚述帝国规模宏大的王宫大门上标志性雕刻人首飞牛,既是王宫的守护神,又是国王权力的象征(选三16)
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公元前7世纪的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选三80)
1.经济
2.文化
( “亚历山大博物馆”,一般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四、贵霜帝国
选三 P35
…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
——《汉书·张骞李广利传》
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交融
(2022·辽宁省丹东市二模·11)关于图1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印欧人早期迁徙路线示意图(约公元前3000—前1000年)
①迁徙的范围西起欧洲东到西亚地区 ②迁徙影响了亚欧大陆区域文明交流
③赫梯人是印欧人与迁入地居民融合形成 ④迁徙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贸易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