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12课
两汉
魏晋
隋唐
两宋
玄学
佛学
三国分立
十六国南北朝
五代十国
道
佛
国乱民愁之后的宋代士大夫的“心”归何处?
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士人之心—躬行礼教
南宋 刘松年 《西园雅集图》
壹
士人之心—躬行礼教
壹
五代之乱,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天理几乎其灭矣。
——欧阳修《新五代史》
后之作疏(解释)者,无所发明,但委屈踵于旧之注说而已。
——孙复《寄范天章书二》
呜呼!礼乐之意不传久矣。天下言养生修性者,归于浮屠、老子而已。
——王安石《礼乐论》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宋代儒学面临怎样的危机?
1.五代以来,传统社会伦理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2.旧有的阐释经书字句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
3.儒学的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
时代发问
“心”归何处?
冯道(882年-954年),字可道,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沧州西北)人,五代十国时期著名宰相,历经四朝十代君王,世称“十朝元老”。
冯道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
士人之心—躬行礼教
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
时代之问一:儒学如何克服自身的危机?
时代之问二:儒学是否可以解决社会问题?
躬行礼教,通经致用——张载语
时代之问三:儒学何以超越佛教和道教?
义礼者,胜佛之本也。
——欧阳修《欧阳修文集·本论中》
归于“源头”:挖掘儒家经书思想内涵
归于“人间烟火气”:学术为现实服务
归于“简在帝心”:强化社会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
张载 “横渠四句”
张载
(1020-1077)
士人之心—躬行礼教
壹
周敦颐
(1017-1073)
邵雍
(1011-1077)
程颢
(1033-1107)
程颢
(1032-1085)
朱熹
(1130-1200)
理学(道学)学派的创立
士人之心—躬行礼教
壹
儒学复兴的最大成果——程朱理学
以抽象思维为特点的一套包含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理论体系,带有客观唯心主义倾向。
●宇宙观(世界是什么):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
●人生观(人生意义何在)
灭私欲,则天理明。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
●认识论与方法论(如何去认识世界)
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致知必有道,故曰致知在格物 。
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称为“天理”
存天理,灭人欲,以求“圣人”境界
格物致知,以理解普遍天理
理学论证了封建纲常的合理性与永恒性,适应了统治需要。
朱熹
(1130-1200)
士人之心—躬行礼教
壹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
——朱熹论述“小学”、“大学”
从早期儒家典籍《礼记》中抽取《大学》《中庸》两篇文章,加上分别记录孔子、孟子言论的《论语》《孟子》二书,合编为“四书”,并且加以注释,作为先于“五经”的儒学基础读物。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士人之心—躬行礼教
壹
(1)地位
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
标志着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统治地位的最终确立
南宋:(1241年)宋理宗以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五人从祀孔庙,御笔亲书朱熹所作《白鹿洞书院学规》颁赐太学。
元朝: (中期)开始科举考试,经书考试重“四书”,单独出题,考试内容以《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
朱熹
(1130-1200)
贰
世俗之心—市民文化
世俗之心—市民文化
贰
宋词的兴起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北宋]柳永《雨霖铃铛·寒蝉凄切》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南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北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南宋]李清照《渔家傲》
婉约派
豪放派
与北宋的词相比,南宋的词有何变化?原因何在?
赵宋政权偏安江南的历史剧变,激起了南渡词人的普遍觉醒。
——朱绍侯 等《中国古代史》下册
元曲和杂剧
元曲和杂剧
-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
-将成套的散曲连缀在一起歌唱,辅以音乐、舞蹈、表演、道白,安排不同的角色,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就形成。
-元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小试牛刀】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是因为( )
A. 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 以文人雅士抒情写意为主流
C. 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 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
A
世俗之心—市民文化
贰
话本
话本小说是古代中国小说体裁名。属于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流行于宋元时期,又称宋元话本。
【小试牛刀】宋代话本《张生彩鸾灯传》描写了张生元宵观灯引出的爱情佳话,描述了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声色和娱乐称为新的文学叙事的主体。由此可见,( )
A. 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功能 B. 动摇了传统的礼仪道德规范
C. 真实再现了北宋的城市生活 D.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D
文娱内容发展趋势
平民化
世俗化
新兴市民阶层
工商业主
伙计
游民闲人
进城农民
通俗的
直观的
娱乐的
世俗之心—市民文化
贰
宋代的书法与绘画艺术
黄庭坚《跋苏轼黄州寒食诗》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宋代绘画成就以山水画最为突出
追求个性
不拘法度
不强调写实
注重意境情趣
世俗之心—市民文化
贰
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北宋]范仲淹
达则愿为宰相,穷则愿为良医。以济人利物之功一也。
——[南宋]俞文豹
叁
济人利物之心
——宋元时期的科技
济人利物之心:宋元科技
叁
宋元重要科技成果
沈括
(1032-1096)
郭守敬
(1231-1316)
天文学专家
水利专家
著《梦溪笔谈》
设计天文仪器
编订《授时历》
领导开凿京杭大运河
《农书》
[元]王祯 著
约13万字
插图281幅
集南北农业技术于一体
(汉代)
北宋工匠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火药被大量制造并应用于军事;
指南针广泛运用于航海。
宋代三大发明
济人利物之心:宋元科技
叁
某一个地域创造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完全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济人利物之心:宋元科技
叁
肆
交往扩展之心
——少数民族文字
交往拓展:少数民族文字
肆
辽墓壁画《汉人官吏图》
契丹小字
女真文字
西夏文献
《元朝秘史》
辽:借鉴汉字,先后创制契丹大字、小字;
金:创制了女真文字,在科举中开设女真进士科,用女真文字答题;
西夏:创立了西夏文字,被大量保留在出土文献中;
蒙元:创造畏兀体蒙古文。忽必烈委派八思巴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拼写蒙古语和汉字。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正>序》
士人之心
安心立命
世俗之心
在乎意境
济人利物之心
科技昌盛
交往扩展之心
文化交融
做入世之学问
秉出世之精神
谋生民之太平
发文明之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