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声音》教案
教材分析: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大自然的声音》选自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课文,这篇文章应以读为本,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学情分析:
三年级上册是学生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学习的阶段,学习重点转移到“学阅读”和“学表达”,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困难和不适。应该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不断积累阅读经验,从而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好像是熟悉的东西,但学生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没有思考过他们经常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在体会大自然声音美妙的同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法、学法:
创设情境,走进文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并且通过一些生动的PPT带领学生聆听一场特殊的音乐会,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空间距离,让学生置身于自然之中。在读中激情,在读中品味,让学生真正走进大自然,体验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理解词语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重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二单元的语文要素,结合图片音响和生活实际等,理解词语的意思。
在教学设计中,我还渗透了前几个单元的语文要素,关注有新鲜感的句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借助关键词语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让这些语文要素潜移默地化迁移运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理念:
以读为主:在读中激情,在读中感悟。
以感悟、积累为主:让学生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通过朗读了解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
2.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的内容。能借助描写声音的词句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第2~3自然段中的优美句子。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水、动物的声音,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描写声音的词句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整体感知。
1、播放大自然音乐,和老师一起听听音乐,听了这些声音,你有什么感受?【板书:美妙】
2、这些声音来自哪里?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声音的美妙。齐读课题。现在,请听老师朗读课文,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二、精读课文,感悟体会。
(一)关于风的声音
(1)同学们第一次和课文对话就有这么多收获,真能干,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现在我们分组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勾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想想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2)和同桌交流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或者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
(3)生汇报“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我们从这句话来想想,在四个季节会有哪些树叶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春天,微风吹进果树林,树林唱起唰唰唰的歌。
夏天,狂风吹过梧桐树,梧桐叶唱起哗哗哗的歌。
秋天,凉风吹过枫林,枫叶唱起沙沙沙的歌。
冬天,寒风吹进松林,松林好像呜呜呜地哭泣。
带着想象和感受读好这一句话。
(4)我们从这句话想开去,想到了四季的风给大自然带来了这么多美妙的声音,作者又想到了哪两种风带来的声音呢?
出示:“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5)这两种风给你带来什么感受呢?微风是轻柔的,狂风是雄伟的,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那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6)老师觉得你就像作者一样,完全体会到了微风和狂风给大自然带来的不同感觉,现在请大家学一学他,美美的朗读这个句子。女生读前半句,男生读后半句。
(7)微风习习,大自然唱起了轻柔的歌;狂风大作,大自然唱起了雄伟的歌,现在,请女生读“微风”部分,全班读“狂风”部分,读出风声的对比。
(8)同学们,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组句子,你们觉得我们写的句子和作者写的句子,哪组更优美,为什么我们的句子不美?作者的句子又美在哪儿?作者不仅用了优美的词语,还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微风比作呢喃细语,把狂风比作雄伟的乐曲。我们应该向作者学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写事物。
(9)同学们,通过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老师感觉风真不愧是大自然的音乐家,唱出这么美妙的歌,现在跟着老师一起来背一背吧。老师引,你们跟。
(10)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听到过“温柔的声音”或者“充满力量的声音”?
(11)同学们,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自然段,这几句描写风声的句子实际都是围绕哪一句话在写呢?所以这一句话是这一段的总起句(中心句)。
(二)关于水的声音(直观感受)
现在我们跟着大自然继续出发,除了风以外,接下来这位音乐家也很厉害。她的声音又美妙在哪儿呢?请同学们汇报,汇报后,提问,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1)你从这个句子中感受到水声有什么特点?
(2)这里有两个拟声词,它们分别是“滴滴答答”“叮叮咚咚”,雨落在房顶上可能是叮叮咚咚,落到窗子上可能是滴滴答答;落在树叶上可能是……。老师也积累了一些与小雨滴有关的拟声词,我们一起读一读。
(3)从这么多的声音中你感受到了水声的特点是什么?【板书:丰富】
生汇报:“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首先听老师范读,从老师的朗读中去感受水声的特点。
(2)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们的歌声吧(出示课件)。欣赏了她们的歌声,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水声的特点是什么?从哪些词语体会到了水声的变化?【板书:多变】
(3)接下来,我们再来有感情的读一读,把声音的丰富和多变表现出来。
(4)同学们,这里面有两个优美但又陌生的词语,它们是汹涌澎湃,波澜壮阔。跟着老师一起来欣赏视频。
(5)作者不仅用了拟声词,还用了优美的成语来突出水声的多变,这些语言多生动形象啊,现在请你们再激情澎湃的朗读一次!
(6)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觉得,风不仅是大自然的音乐家,水也不愧是大自然的音乐家。跟老师一起来填空,尝试背诵课文。
听了你们这么多次的朗读,老师脑海里浮现出瀑布的壮观画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瀑布的壮观。老师喜欢瀑布,更喜欢叶圣陶爷爷笔下描写的瀑布。
(1)请同学们翻到阅读链接,听老师朗读,听的时候,用横线勾画出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
(2)你们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那请你们模仿老师,自由的有感情的读一读。
(3)请汇报你找到了描写瀑布声音的句子。老师来创设情境你们来读,当温柔的微风吹过松林,细浪拍打着岸滩,我们应该怎么朗读这句话?当雄壮的狂风吹过松林,巨浪拍打着岸滩,我们应该怎么朗读这句话?
叶圣陶爷爷先闻其声,再见其景,哪一小节又描写了瀑布的状态呢,我们一起来声情并茂的朗读这一小节吧?
(三)关于动物的声音(角色体验)
听到了风之曲水之歌,也感受了叶圣陶笔下瀑布的壮观,动物们也不甘示弱,来到音乐会上一展歌喉。你们知道今天哪些动物歌手来了吗?他们是怎样唱歌的呢?大自然中你认为还会有哪些歌手来会来参加这场音乐会呢?同学们说了这么多动物的叫声,你们能从他们的歌声中感受到他们的心情怎样?
【板书:快乐】
三、想象扩展,课外延伸。
同学们,美妙的声音无处不在,我们要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静心聆听这些声音,用心去感受声音的美妙【板书:亲近自然】说不定你会发现小金鱼用尾巴拨水的声音,两只老猫在墙角吵架的声音,下面请同学们模仿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个句子,说说生活中你听到过的美妙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