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10课 秦末农民大起义
知识目标:掌握秦朝暴政的表现;了解陈胜、吴广起义过程以及秦朝灭亡、楚汉之争的基本史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比较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悟“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认识到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
根据材料归纳秦朝暴政的表现?
沉重的赋税
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戍。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服……
——《汉书·食货志》
上缴国家
总收入
2/3
1/3
袁江《阿旁宫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杜牧《阿房宫赋》
据估计,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秦始皇北筑长城征调四十万,南征百越又五十万,修直道一百多万人,修建骊山陵墓、阿房宫又七十多万,每年征调服役的不下三百万人。
徭役繁重
秦帝国的“四大工程”
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
死刑
枭首:将犯人斩首后,将其首级悬木示众
弃市:在闹市当众处死
斩:分砍头和腰斩两种
车裂:五马分尸
定杀: 即将犯人投入水中淹死
生埋: 又称活埋或坑
绞: 用绳子将犯人勒死
抽胁:可能是指抽筋拔骨
肉刑
黥刑: 也叫墨刑,是在犯人脸上刺字
劓刑: 割去犯人的鼻子
刖刑: 斩去犯人的左右脚,或左右趾。
一人有罪,灭绝其宗族。族刑有时株连到父族、母族、妻族。
连坐
连坐 一人有罪,全家、邻里或有关之人同受刑罚。
族诛
残酷的刑罚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诗书弃市......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
钳制思想
前213年焚书
前212年坑儒
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胡亥
胡亥三宗罪
(1)沙丘政变——逼死扶苏
(2)残害手足——处死兄妹
(3)陷害忠良——逼死蒙恬。
历史留给了秦二世和秦帝国足够的机遇。如果秦二世登基伊始,能够抓住机遇,秦帝国的历史还有重新书写的机会。
——马平安《大秦帝国启示录》
秦二世胡亥
(前230—前207年)
赵高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秦二世统治更加残暴
指
鹿
为
马
秦的暴政
焚书坑儒
刑法残酷
徭役、兵役繁重
秦二世统治残暴昏庸
赋税沉重
社会矛盾激化
秦末农民大起义
时 间:
地 点:
领导人:
公元前209年
大泽乡
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
直接原因:
遇雨误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能力提升
有人说“秦末农民战争是因为那场大雨,如果天不下雨能按期到达,就不会起义,秦朝就不会灭亡”,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即便陈胜吴广没有因雨误期,最终别人也会因为暴政而奋起反抗
起义过程:
秦二世调集大军进行反击
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起义结果:
失败
大泽乡起义
攻占陈县,建立张楚政权
直逼咸阳
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这一起义有什么历史意义?
秦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想一想
咸阳
刘邦
项羽
起义军兵分两路:项羽率军7万解巨鹿之围,另一路由刘邦率领向西挺进。
同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秦朝灭亡。
公元前207年
巨鹿之战
项羽以少胜多
歼灭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
刘邦抓住机会,率军直抵咸阳。
刘邦、项羽起义
项
羽
刘
邦
VS
1、时间:
2、人物:
3、目的: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西楚霸王”项羽 “汉王”刘邦
争夺帝位
楚汉之争
结果: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了汉朝。
垓下之围
乌江自刎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这两次战争的性质是否相同?为什么?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秦末农民起义
楚汉之争
反抗秦的暴政
帝位之争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地主阶级内部的争权夺利斗争
刘邦、项羽先后领导了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最后以刘邦的胜利结束给我们什么启示?
刚愎自用,众叛亲离,实力削弱
广纳人才,势力壮大
放纵部下烧杀抢掠,失民心。
进驻咸阳,废除秦法,“约法三章”,得民心。
杀人者死,伤
人及盗抵罪
项羽死前叹道:“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刘邦
项羽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楚汉战争结束,西汉建立,定都长安
公元前202年
1.秦末农民战争中,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牧野之战 D.马陵之战
B
2.我国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是有历史渊源的,它与下列哪项有关
A.城濮之
战
B.长平
之战
C.巨
鹿之战
D.
D
3.从修建骊山陵、长城、阿房宫可以看出,秦的暴政其中之一的表现是
A.繁重的徭役 B.沉重的赋税
C.残酷的刑罚 D.可怕的殉葬
A
4.秦朝末年,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修建阿房宫 B.秦末农民起义
C.楚汉之争 D.秦的暴
D
5.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话出现于( )
A.长陵之战 B.大泽乡起义
C.楚汉之争 D.淝水之战
B
6.中国象棋棋盘有“楚河”“汉界”,象征历史上的“楚汉之争”。该战争对阵双方是
A.夏桀和商汤 B.商纣和周武王
C.秦军和陈胜 D.项羽和刘
D
1.秦末农民起义中出现多支起义军,最后推翻秦朝统治的是( )
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
B.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C.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D.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B
2.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楚汉之争 D.城濮之战
C
二次达标
3.大泽乡起义发生在 ( )
A.公元前208年 B.公元前209年
C.公元前206年 D.公元前2O2年
4.成语“破釜沉舟”来源于( )
A.垓下之战 B.长平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5.项羽和刘邦为了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战争,史称( )
A.晋楚争霸 B.齐魏争霸
C.秦赵之争 D.楚汉之争
6.楚汉战争项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 )
A.实力不如刘邦 B.骄傲自大,听取意见
C.乌江自刎 D.纵兵烧杀抢掠,大失民心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秦
朝
的
暴
政
秦
末
农
民
起
义
前期
后期
陈胜、吴广起义
项羽、刘邦领导农民军
西汉建立
楚汉之争
项羽大败秦军
刘邦直抵咸阳
课堂小结
秦末农民大起义
秦的暴政
陈胜、吴广起义
楚汉之争
双方:项羽和刘邦
目的:争夺帝位
结果: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时间、地点: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概况:建立了“张楚”政权,但最终失败
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巨鹿之战:项羽歼灭秦军主力
秦朝灭亡:公元前207年,子婴向刘邦投降
秦始皇
秦二世
任意屠杀,恣意挥霍,穷奢极欲
赋税沉重
徭役繁重
刑罚严酷
思维导图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