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认识“声音的强弱”
2、学唱《大鼓和小鼓》
教学目标:
1、了解并能分辨声音的强弱
2、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3、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以更好的塑造歌曲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歌曲《大鼓和小鼓》,能用强弱对比的方法边唱边演奏歌曲。
难点:分辨音的强弱,并能唱、拍等不同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今天的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新朋友,瞧瞧,就是他们。
出示图片
2、师:它的名字叫“大鼓”,大鼓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学生回答
师:原来大鼓的声音是这样的。
出示课件,学生齐说。
师:我说:大鼓,你说:咚咚。
师:你们太棒了,老师忍不住想在这里加入动作了,看老师。
师示范,讲解:说第一声咚的时候抬左脚,第二声咚的时候太右脚。
学生做
3、师:它的名字叫“小鼓”,小鼓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学生回答
师教读“嗵嗵嗵”
师:我说小鼓你说:嗵嗵嗵
师:我们在这里加入什么动作呢?
请学生回答
学生齐做
4、师:擂起大鼓。生接。师:敲起小鼓,生接
二、声音强弱
1、师:小朋友,你觉得大鼓和小鼓,谁的声音大?谁的声音小呢?
学生回答
2、出示图片
师:在音乐中啊!声音大的我们叫它“强”。那大鼓的声音就叫----强。有的时候,他还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呢,就是“f”。就像是小朋友们一样,不光有个大名,还有个小名,这个他的大名叫“强”,他的小名就叫“f”。
3、师:那在音乐中,声音小的我们就叫它---弱。他也有一个小名,就是“p”。
4、师:小朋友,老师要考考你们了。
出示图片(小女孩、动物)
5、师: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声音强什么声音弱呢?
学生回答。
三、学唱歌曲
1、师:小朋友们你能用强弱来表现这首儿歌吗?老师来说蓝颜色的地方,你们来说红颜色的地方。
出示歌词。读歌词
2、师:作曲家把这首儿歌还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呢。请小朋友身体坐直,我们来听一听吧!(强调听歌曲时,嘴巴闭上,身体坐直,耳朵认真听)
播放录音范唱。
3、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大鼓和小鼓》,现在就请小朋友们跟老师来学唱这首歌曲吧!身体坐直,老师唱一句,小朋友们唱一句。在老师唱的时候你要认真听,老师唱完你再唱,明白了吗?
师一句一句教唱歌曲。
强调:大鼓的咚咚声要放在下面唱(手势提示),小鼓的声音要放在上面唱(手势提示)。
4、师生接唱、交换演唱
5、张嘴不出声跟录音。
6、放开声音演唱。
师:放开声音跟录音里面的小朋友一起唱。
7、听伴奏(小喇叭里的声音),张嘴不出声唱。
8、放开声音演唱。
四、处理歌曲
1、师:小朋友们我们学过了声音的强弱,那你们能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来演唱这首歌曲吗?
学生跟伴奏演唱。
五、拓展创编
1、师:小朋友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强弱不同的声音呢!例如我们学过的歌曲大雨和小雨,大雨的声音---强,小雨的声音就---弱。老师把这首大雨和小雨用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歌曲改编了一下,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师生接龙演唱。
2、师:你还知道哪些强弱不同的声音吗?请你也像老师一样编成一首歌曲演唱出来吧!
六、总结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知道了声音的强弱,还学唱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今天第---组小朋友表现的最棒。我们其他组的小朋友都要向他们学习啊!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