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1.中国
两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材料1:中国自十四年(光绪十四年,即1888年)北洋海军开办以后,迄今未添一船,仅能就现有大小二十余艘勤加训练,窃虑后难为继。
——李鸿章
材料2:为迎接慈禧六十大寿(1894年),修建颐和园,挪用海军经费,耗资三千万两白银。光绪大婚庆典(1889年),耗费银子500多万两。
清政府软弱腐朽、军备废弛
可能性
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2.日本
黑船来航
“大陆政策”
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国力逐渐强盛。
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亚洲乃至全世界
朝鲜
满蒙
台湾
日本
中国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推行“大陆政策”,对华侵略蓄谋已久
必然性
3.国际环境
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
中国和朝鲜的助手
利用日本牵制俄国
在远东发展势力
美国
日 本
支持
支持
乘机夺取
新的权益
侵略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准备尚未就绪
支持
不干涉
英国
法国
德国
俄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加紧殖民和侵略(资本)
列强默许、支持、纵容的态度
催化剂
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4.朝鲜东学党起义
导火索
1894年·东学党起义
材料三:中日《天津条约》约定,朝鲜今后若发生重大变乱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需要出兵朝鲜,必须事先互相知照。
材料四:1894年3月,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实为当前之急务。为实行此事,可采取任何手段。 ”
目标导学一:甲午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主要战役 战 况 重要人物
丰岛海战
正式宣战
平壤战役
平壤陷落
左宝贵
黄海海战
损失惨重,丧失黄海制海权
邓世昌
辽东陆战
占领大连、旅顺(大屠杀)
徐邦道
威海卫战役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丁汝昌
战争爆发
目标导学二: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1894.7-1895.2)
阅读课文P25-26,完成表格。
1894年10月下旬,清军除聂士成部外大部溃逃,日军占领九连城、大连、旅顺。旅顺全城两万余人,仅为日军清理尸体的36人幸免。
P26 材料研读 美国纽约《世界报》刊登了下面这段话:
“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有野蛮筋骨的怪兽。日本今已摘下文明的假面具,暴露了野蛮的真面目。”
试结合旅顺屠城的史实,分析这段话的含义。
日军占领旅顺后,杀害了两万多中国人,犯下令人发指的罪行。材料说明这一罪行充分暴露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残暴的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的严重践踏。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辽东陆战/辽东半岛战役
英国人阿伦曾亲眼见过日军在旅顺的大屠杀,在他的《旅顺落难记》里有这样一段:
十来个日本兵捉了许多逃难的人,有的砍下一只手,有的割下一只耳,有的剁下一只脚,有的砍下一个头。我所见的,无论男女老幼,没有饶过一个。所过街道,死尸堆积有几尺高,那男女老幼死得奇形怪状,没有相同的。在一个钱铺里,看见地板上铺满了死尸。当中男的也有,女的也有,小孩也有,亦有开膛破肚的亦有斩做两段的。那柜台旁边还有一个大钉子钉着一个几个月的小孩,地板上的血,足有三寸厚,死尸重重叠叠堆了起来,零零落落的手到处都有。”
旅顺大屠杀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合 作
探 究
甲午中日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奋勇杀敌的爱国官兵,也拥有近代化的海军力量,为什么还以清政府失败而告终?
材料一: 黄海海战中日双方兵力对比表 项目 军舰 平均航速 总吨位 总兵力 火炮/速射炮
中 10艘 15.5海里 31366吨 2000余人 173/0
日 12艘 16.4海里 40849吨 3500余人 268/97
材料二:叶志超急忙挂起了白旗,向敌军请求停战。当晚全部军队纷纷撤退,平壤被敌军占领……方伯谦不顾和日军苦战的“致远”“经远”两舰,像条丧家犬一样窜逃 ……和方伯谦一样贪生怕死的“广甲”也逃出阵外。 ——梁启超《李鸿章传》
部分官兵贪生怕死、临阵逃脱
中国军队装备落后,军备不足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材料三:李鸿章的外交不仅没有取得任何积极成效,而且延误了军事准备工作。直到外交解决的希望全告破灭时,他才同意袁世凯的紧急请求,派兵增援。
——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材料四: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建筑颐和园和宠信太监……战前英国顾问曾建议中国购买两艘快舰,但由于资金缺乏,清廷也未予以重视。相反,日方购买了这两艘船,其中一艘“吉野”号在海战中战功卓著。
——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
清政府制度落后,政治腐败(根本原因)
清政府“避战自保”、妥协退让贻误战机
合 作
探 究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
材料五:日本加紧进行以中国为作战目标的扩军备战活动,“以五年为期作准备,抓住时机,准备进攻。”
——《征讨清国策》
材料六:明治天皇发布诏敕:“国防一事,苟患一日,或将遗百年之悔。”因此他命“朕兹省内廷之费,6年期间每年拨下30万日元,并命文武官僚,除特殊情况外,在同一期间,纳其薪俸1/10,以资补足造新式军舰之费”。
——林怀秋等著《明治天皇》
合 作
探 究
日本蓄谋已久,全国上下积极备战
启示:腐朽落后的封建主义难以抵挡先进资本主义的进攻
李鸿章赴日谈判
中日《马关条约》原件
目标导学三: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1895年,在马关议和,中日双方双方签订《马关条约》。
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日《马关条约》
反割台斗争(P27 知识拓展)
危害:进一步破坏了领土主权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日《马关条约》
日本年财政收入
2.3亿
北洋舰队建军费用
清政府年财政收入
战争赔款
0.86亿
0.37亿
日本战争获益
3.4亿
0.4亿
危害:加剧人民负担,清政府举债赔款便利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日《马关条约》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近代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
危害:使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内地)。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1.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杭州、苏州为通商口岸。
4.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中日《马关条约》
危害: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甲午战前,日本棉纱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为2.5%,甲午战后,1898年飚升至 18.7%, 1900年更达到33.1%。
——万峰《日本资本主义研究》
1894年日本对华资本输出额为881万余日元,1897年增至2132万日元, 1903年更是增至6499万日元以上, 十年左右大约增加了6倍以上。
——守屋典郎《日本经济史》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地
赔款
通商
其他
影响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
白银2亿两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万两白银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割地增多
赔款增加
开口深入
设厂新增
通过对比,理解《马关条约》与中国危机加剧的关系。
《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剧。
1.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2.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沙俄警告日本应放弃领有的辽东半岛。
(漫画明信片)
日本从甲午战争中获得的丰厚回报令西方列强艳羡不已。(漫画明信片)
三国干涉还辽
日本被迫放弃
中国付出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
瓜分中国狂潮
抢夺利权
强租海港
划分
“势力范围”
美国:
门户开放(1899年)
内容:
①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
②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
评价:
1.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2.实质是帝国主义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目标导学四: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国别 强租租借地 “势力范围”
德国 胶州湾租借地 山东
沙俄 旅大租借地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州湾租借地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九龙租借地、 威海卫租借地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戊戌变法
义和团运动
辛亥革命
——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
甲午中日战争带来的冲击:
课堂小结
明治维新
野心膨胀
甲午中日战争
东学党起义
丰岛海战—开始
平壤战役—平壤沦陷—左宝贵
黄海战役—日本夺取制海权—邓世昌
辽东战役—旅顺大屠杀—徐邦道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丁汝昌
内容
影响
经过
结果—战败—《马关条约》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课堂练习
1、(2022·江苏南通·中考真题)甲午中日战争中,导致清军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是( )
A.威海卫战役 B.黄海海战 C.平壤战役 D.旅顺战役
2、(2022·浙江丽水·中考真题)“台湾已是贵国口中之物,何必着意。”“还没有咽下去,饿得厉害!”据此对话推断,中外这两位外交官缔结的不平等条约应该是
A.《虎门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C】
【A】
课堂练习
3、史学家蒋廷黻把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的民族危机形容为“引狼入室”,其中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这与《马关条约》的哪一项条款有关( )
A.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D.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割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