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第4节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R·八年级物理上册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学习难点
学习重点
知道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
1.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 、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干扰
人们正常休息
2.人们以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是人刚能听到的 的声音,长期生活在
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产生神经衰弱、头疼等疾病.
分贝(dB)
最微弱
90dB
3.控制噪声从三方面入手,即防止 ,阻断 ,防止 .
噪声产生
噪声传播
噪声进入耳朵
噪声
stop
大自然中的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 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
问题1:噪声从哪里来?
问题2:噪声的波形有什么特点?
问题3: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
问题4:噪声有什么危害?
问题5: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噪声?
噪声的相关问题:
噪声的来源、等级和危害
阅读教材P42“噪声的来源”,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思考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4)你能举出生活中噪声的实例吗?
1.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上的噪声:
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噪音的波形图
乐音的波形图
(2)环境保护的角度
在我们周围有哪些噪声?
思考:
(3)城市噪声的来源分类
主要来源
日常生活
工业生产
交通运输
建筑施工
④建筑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时发出的噪声等.
①日常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等.
(4)举例
②工业生产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等.
③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例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和乐音的主要区别是( )
A.噪声的响度大,乐音的响度小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的音调低,噪声的音调高
D.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
D
解析:乐音和噪声都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是发声体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发声体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与它们的音调、响度无关.乐音不仅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其他物体发出的声音也可以是乐音,噪声也不仅是机器发出的声音,一些爆炸等都能发出噪声.
2.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
适用区域 白天环境噪声/dB 夜晚环境噪声/dB
特别需要安静的康复疗养区 50 40
居民、文教、行政办公区 55 45
商业中心区、商业与居民
混合区 60 50
工业中心区 65 55
交通干线道路(公路、航
道)两侧 70 55
铁路干线两侧 70 60
了解我国城市环境声强及标准
问题: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②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③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例2】如图所示的是某市区竖立在马路旁边的噪声监测装置,由装置上显示的分贝数可知此处的噪声( ).
A.使人失去听力
B.妨碍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C.妨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D.所造就的环境较理想,较安静
解析:监测装置上显示的噪声分贝数是68dB,低于保证人们工作和学习的70dB的噪声标准,但高于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的上限50dB的噪声标准.
C
控制噪声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控制噪声”,并回答下面的思考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甲 摩托车的消声器
乙 穿越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
丙 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① 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② 声音通过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③ 鼓膜的振动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① 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② 阻断它的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 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3)请同学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实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
实验可用闹钟做声源.
①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泡沫塑料垫起(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② 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置于空纸盒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 用棉花塞住耳朵(在人耳处减弱).
禁止鸣笛标志
汽车消声器
枪管消声器
控制噪声被列为环境保护的重要项目之一。
植树种草(吸收噪声)
隔声板
戴耳罩
【例3】小华是本班物理学习小组的组长,本组几名同学经常在小华家一块儿学习.但小华的邻居家经常播放歌曲,而且音量较大,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小组的几名同学各抒己见.
小红:请邻居把音乐关小一些.
小刚:把门窗都关紧好一些.
小敏:用棉球将双耳塞住.
你认为谁的办法好呢 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吗
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从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小红的建议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的;小刚的建议是从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小敏的建议是从人耳处减弱噪声的.他们三人的方法都可以减弱噪声,小红的建议最好,但需与邻居协商才能达到目的.
【例4】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还可利用的器材有: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在本实验中适合做声源的是 .
(1)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以下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 .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到鞋盒的距离
机械闹钟
B
解析:
音叉和机械闹钟都能发声,但发声的音叉其振动易受隔声材料影响,故声源宜用闹钟;两种实验方案中最佳的是B,因为A方案在响度相差不大时,不易区分开.
(2)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 .
泡沫、衣服、锡箔纸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dB
dB
dB
dB
减弱噪声的主要途径
噪声体系
发生
传播
接收
控制噪声
防止噪声产生
阻断噪声传播
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1.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但应用性较强,因此教学时要从环境保护出发,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
2.在对噪声的来源和乐音与噪声的区别方面,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社区调查,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切身的体会.
【教材P45“动手动脑学物理”】
1.调查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与班里的同学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详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解: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当然对于校园或者家周围的噪声,我们应采取控制措施,如:①防止噪声产生;②阻断噪声传播;③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2.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如果你认为无效或不合理,简单说明理由.
(1)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2)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3)在教室周围植树;
(4)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解:老师讲话声音大一点,可以使我们在噪声中听到讲课声,但达不到减弱周围环境中噪声的目的,且老师讲话的声音毕竟是有限的,故(1)不合理;戴上耳罩后虽然能防止噪声进入耳朵,但老师讲课的声音也会听不到,故(2)有效但不合理;在教室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显示噪声的强度,无法减弱噪声,故(4)无效;倘若在教室周围植树,这样就可以阻断噪声传播,故(3)合理.
3.在安静环境里,测量你的脉搏在1min内跳动的次数.在声音过大的环境里,你的脉搏有变化吗?测量一下.
解:有变化,在噪声过大的环境里,心跳会加快,脉搏也会跳动得更快、更乱.
4.学过“声现象”这一章后,请结合学过的知识,再加上你丰富的想象,写一篇《无声的世界》或类似题目的科学作文.
解:本题目的要求是写科学作文,其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对残疾人爱心的培养,建议读一些关于听力障碍人士的作文、报道及纪实,不仅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写科学作文,更要深入地了解残疾(耳聋)人的生活现状,增加对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