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一章实验探究类问题
一、单选题
1.(2022七上·余杭月考)下列关于“量筒、量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有“零刻度”
B.都需要水平放置
C.刻度线都是均匀的
D.测量20mL水,量筒液面一定比量杯高
2.(2022七上·余杭月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金同学整理的“不规范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不规范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小
B 在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把细铜丝松散地绕在铅笔上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不变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面上沿水平平齐读数 偏大
A.A B.B C.C D.D
3.(2019七上·浙江期中)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 )
A.4℃ B.一定是-40℃
C.0℃ D.应该略高于-40℃
二、填空题
4.(2021七上·瑞安月考)如图所示为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寒暑表的读数为 ℃。它们都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5.(2019七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江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
6.(2018七上·长兴期中) 2018年10月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在比赛中小明取得了优异成绩。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1)小明在男子铅球比赛中以15.04 (填单位)的优异成绩获得初一年级组冠军。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松,则测量值将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2)小明在第三次推球时,不小心滑倒,手塑胶运动场上擦了一下,感到有点痛,这主要是人体的
组织在起作用。
7.(2018七上·天台月考)如图是温度计的一部分,温度计的示数为 ,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可以精确到 。氮的熔点是-210℃,沸点是-196℃,则氮在-230℃时是 态,在-180℃时是 态。
8.如图1—4—15所示是某同学测体温时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 ℃,该同学的体温属于 (填“正常”或“不正常”)范围。
现在,英美等国家多用华氏温度计。华氏温度计是华伦凯特在1709年用酒精制作的温度计。他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F,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F,用°F代表华氏温度,温度计刻度均匀,每格表示1°F。请利用这些知识得出体温计的读数也可以记作 °F。(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三、实验探究题
9.(2019七上·义乌月考)小科发现很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她想:影响同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小科根据生活经验以冰糖为例,提出了她的一些猜想:
A.与水的温度有关 B.与冰糖颗粒的大小有关 C.与是否搅拌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实验方案(实验中的烧杯完全相同),并进行了探究。下表是她在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颗粒大小 水的温度 是否搅拌 溶解快慢
① 5 克块状冰糖 100 毫升、10 ℃的水 是 缓慢
② 5 克块状冰糖 100 毫升、80 ℃的水 是 较快
③ 5 克粉末状冰糖 100 毫升、80 ℃的水 是 快速
④ 5克粉末状冰糖 100毫升、80 ℃的水 否 较慢
(1)通过对比实验①和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可验证猜想 (填字母)。
(2)通过对比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当水温等其他条件一定时, 。
(3)为了验证猜想C,应选择 进行比较。
(4)通过该实验得出物质的溶解快慢与 有关。
10.(2018七上·三门期中)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⑴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⑵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 。请你帮助设置实验:
①取与甲同学所取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 。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如果20天后,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11.(2017七上·鄞州月考)柿子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等功效。有时候买来的柿子还没熟透,还是青色的。这时候,妈妈就会把青柿子放到米缸里。过一段时间柿子就会从未成熟的青色变成红色。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选取品种、大小、色泽、软硬相同、成熟度相似的柿子硬果实70个,分成7组,分别置于不透光的盒内,放置于不同的温度下,经过三天的时间,发现情况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温度/℃ 17 20 23 26 29 32 35
颜色 青色 青黄色 偏黄 有点红 泛橙红 偏红 红色
软硬 硬 硬 偏硬 有点硬 有点软 偏软 很软
查阅资料:柿子越红越软就越熟。
(1)该兴趣小组是研究什么外界因素对柿子果实成熟的影响; 。
(2)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论是: 。
(3)该兴趣小组的实验中选取的柿子是品种、大小、色泽、软硬相同、成熟度相似的硬果实,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实验仪器的了解分析。
【解答】量筒和量杯,都没有零刻度,故A错误;
B.二者使用时都需要放在水平桌面上,故B正确;
C.量筒上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上的刻度不均匀,故C错误;
D.测量20mL的水时,量筒液面不一定比量杯高,故D错误。
故选B。
2.【答案】C
【知识点】误差分析
【解析】【分析】(1)(2)根据长度的测量结果=分析;
(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判断;
(4)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判断。
【解答】A.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此时长度标准变大,根据“长度的测量结果=”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把细铜丝松散地绕在铅笔上,那么测出的长度就是铜丝直径和空隙的和,这会导致直径和偏大,则测量结果偏大,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后示数会迅速下降,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该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如果视线与液面上沿水平平齐读数,那么读数偏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大气的温度
【解析】【解答】冰水混合物中的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度,晶体在熔化时和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冰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当外界温度高于0度时,热传递只能促进冰熔化成水,外界温度低于0度时热传递只能促进水凝固成冰,外界温度等于0度时冰水混合物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所以无论外界温度怎样变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0度,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
【分析】掌握摄氏温度的规定。
4.【答案】-12;液体的热胀冷缩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特性这一特性制成的,由图可知,甲图为体温计,甲的分度值是0.1℃;乙图为寒暑表,乙的分度值是1℃。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由图可知,乙的分度值是1℃, 乙图的示数在0°℃以下, 为-12℃;
2.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这一特性制成的。
5.【答案】(1)热胀冷缩
(2)向左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当温度改变时,瓶内气体体积改变,压强改变,那么液柱的位置就会发生改变。
(2)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增大,因此液柱向左移动。
【解答】(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向左移动。
6.【答案】(1)米;A
(2)神经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1) 根据生活经验填上合适的单位;皮卷尺具有弹性拉紧时会使测量结果偏小,拉的太松时测量结果会偏大。
(2)感觉主要是由神经系统形成的,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中主要是神经组织。
[解答] (1) 小明在男子5kg铅球比赛中以15.04m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松,相当于每个刻度变小,则测量值将会偏大,A选项正确。
(2)痛觉在神经系统中形成,这主要是人体的神经组织在起作用。
7.【答案】-23℃;1℃;固;气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温度计的刻度和液面的位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通过比较氮的温度和氮的熔点、沸点得出答案。
【解答】解:根据液面的位置和温度计的刻度知:0刻度线在液面的上方,温度的示数在0℃以下,温度计的示数为:-23℃;此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1℃,所测的温度 可以精确到 1℃; -230℃ 低于 氮的熔点, 氮在-230℃时是 固态; -180℃ 高于 氮的 沸点, 在-180℃时氮是气态。
故答案为:-23℃;1℃;固;气。
8.【答案】37.2;正常;99.0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本题运用分析法,找出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再利用比例关系求解。要注意的是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换算关系,需要同学们注意弄清楚的是:212华氏度和32华氏度分别表示的是摄氏温度的100℃和0℃。
【解答】
图中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因此它的读数为37℃+0.2℃=37.2℃;该同学的体温属于正常范围;
根据温度计刻度的划分可知,华氏温度的212°F相当于摄氏温度的100℃,同样的华氏温度32°F相当于摄氏温度的0℃,所以1℃用华氏温度表示为:℉,故37.2℃对应的华氏温度值37.2× +32℉=98.96°F=99.0℉。
故答案为:37.2;正常;99.0。
9.【答案】(1)A
(2)冰糖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
(3)③④
(4)温度 颗粒大小 是否搅拌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1)分析实验①和②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2)分析实验②和③中哪个因素不同,根据实验现象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实验结论;
(3)猜想C验证物质的溶解速度与搅拌的关系,必须控制水温和冰糖颗粒大小相同,而改变是否搅拌即可;
(4)根据表格数据得到物质的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答】(1)实验①和实验②中水的温度不同,因此可验证猜想A;
(2)实验②和③中水温和搅拌相同,而冰糖的颗粒大小不同,因此得到结论:当水温等其他条件一定时,冰糖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
(3)猜想C验证物质的溶解速度与搅拌的关系,必须控制水温和冰糖颗粒大小相同,而改变是否搅拌,故选③和④;
(4)比较①和②可知,物质的溶解快慢与温度有关;比较②和③可知,物质的溶解度与冰糖颗粒大小有关;比较③和④可知,物质的溶解度与是否搅拌有关;
那么通过该实验得出物质的溶解快慢与温度、颗粒大小和是否搅拌有关。
10.【答案】设置对照组;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在庄稼地里农民经常使用农药品使植株长得更好更高大。
【解答】(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组。因为设置对照组可以对比试验结果,更准确得到实验结果。设置实验: ①取与甲同学所取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②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因为喷洒清水可以和喷洒赤霉素对比实验。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如果20天后,出现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因为喷洒赤霉素的大豆植株增高比对照组的高,那么说明赤霉素确实能促进大豆植株增高。
故答案为:设置对照组;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
故答案为:(1)设置对照组;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
11.【答案】(1)温度
(2)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柿子熟得越快
(3)控制变量,排除这些因素对柿子成熟的影响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控制变量法;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可知从实验设计中变化的量就是研究的量;(2)根据第1小题中知道研究的是温度因素对柿子果实成熟的影响,再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温度对柿子成熟的影响;(3)在控制变量研究问题时,除了要研究的量不同,其余的量要控制相同。
【解答】(1)表格数据中温度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兴趣小组是研究温度因素对柿子果实成熟的影响;(2)从实验记录的数据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柿子熟得越快;(3)该兴趣小组的实验中选取的柿子是品种、大小、色泽、软硬相同、成熟度相似的硬果实,这样做的好处是:控制变量,排除这些因素对柿子成熟的影响。
故答案为:(1)温度;(2)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柿子熟得越快;(3)控制变量,排除这些因素对柿子成熟的影响
1 / 1浙教版科学七上 第一章实验探究类问题
一、单选题
1.(2022七上·余杭月考)下列关于“量筒、量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都有“零刻度”
B.都需要水平放置
C.刻度线都是均匀的
D.测量20mL水,量筒液面一定比量杯高
【答案】B
【知识点】体积的测量
【解析】【分析】根据对实验仪器的了解分析。
【解答】量筒和量杯,都没有零刻度,故A错误;
B.二者使用时都需要放在水平桌面上,故B正确;
C.量筒上的刻度是均匀的,量杯上的刻度不均匀,故C错误;
D.测量20mL的水时,量筒液面不一定比量杯高,故D错误。
故选B。
2.(2022七上·余杭月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金同学整理的“不规范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不规范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 偏小
B 在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把细铜丝松散地绕在铅笔上 偏大
C 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 不变
D 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与液面上沿水平平齐读数 偏大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误差分析
【解析】【分析】(1)(2)根据长度的测量结果=分析;
(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判断;
(4)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判断。
【解答】A.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此时长度标准变大,根据“长度的测量结果=”可知,测量结果偏小,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在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把细铜丝松散地绕在铅笔上,那么测出的长度就是铜丝直径和空隙的和,这会导致直径和偏大,则测量结果偏大,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后示数会迅速下降,导致测量结果偏小,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该与凹形液面的最低处相平。如果视线与液面上沿水平平齐读数,那么读数偏大,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3.(2019七上·浙江期中)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至-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 )
A.4℃ B.一定是-40℃
C.0℃ D.应该略高于-40℃
【答案】C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大气的温度
【解析】【解答】冰水混合物中的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都是0度,晶体在熔化时和晶体在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冰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当外界温度高于0度时,热传递只能促进冰熔化成水,外界温度低于0度时热传递只能促进水凝固成冰,外界温度等于0度时冰水混合物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所以无论外界温度怎样变化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总是0度,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故选C。
【分析】掌握摄氏温度的规定。
二、填空题
4.(2021七上·瑞安月考)如图所示为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寒暑表的读数为 ℃。它们都是根据 的性质制成的。
【答案】-12;液体的热胀冷缩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解析】【分析】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特性这一特性制成的,由图可知,甲图为体温计,甲的分度值是0.1℃;乙图为寒暑表,乙的分度值是1℃。据此分析解答。【解答】1.由图可知,乙的分度值是1℃, 乙图的示数在0°℃以下, 为-12℃;
2.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特性,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的这一特性制成的。
5.(2019七上·浙江期中)如图所示是小江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 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移动。
【答案】(1)热胀冷缩
(2)向左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1)当温度改变时,瓶内气体体积改变,压强改变,那么液柱的位置就会发生改变。
(2)当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增大,因此液柱向左移动。
【解答】(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向左移动。
6.(2018七上·长兴期中) 2018年10月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在比赛中小明取得了优异成绩。请按要求完成题目:
(1)小明在男子铅球比赛中以15.04 (填单位)的优异成绩获得初一年级组冠军。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松,则测量值将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都有可能
(2)小明在第三次推球时,不小心滑倒,手塑胶运动场上擦了一下,感到有点痛,这主要是人体的
组织在起作用。
【答案】(1)米;A
(2)神经
【知识点】长度的测量;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解析】【分析】(1) 根据生活经验填上合适的单位;皮卷尺具有弹性拉紧时会使测量结果偏小,拉的太松时测量结果会偏大。
(2)感觉主要是由神经系统形成的,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中主要是神经组织。
[解答] (1) 小明在男子5kg铅球比赛中以15.04m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果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的太松,相当于每个刻度变小,则测量值将会偏大,A选项正确。
(2)痛觉在神经系统中形成,这主要是人体的神经组织在起作用。
7.(2018七上·天台月考)如图是温度计的一部分,温度计的示数为 ,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可以精确到 。氮的熔点是-210℃,沸点是-196℃,则氮在-230℃时是 态,在-180℃时是 态。
【答案】-23℃;1℃;固;气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熔点和凝固点;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解析】【分析】根据温度计的刻度和液面的位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通过比较氮的温度和氮的熔点、沸点得出答案。
【解答】解:根据液面的位置和温度计的刻度知:0刻度线在液面的上方,温度的示数在0℃以下,温度计的示数为:-23℃;此温度计的最小分度值为1℃,所测的温度 可以精确到 1℃; -230℃ 低于 氮的熔点, 氮在-230℃时是 固态; -180℃ 高于 氮的 沸点, 在-180℃时氮是气态。
故答案为:-23℃;1℃;固;气。
8.如图1—4—15所示是某同学测体温时温度计的一部分,它的读数是 ℃,该同学的体温属于 (填“正常”或“不正常”)范围。
现在,英美等国家多用华氏温度计。华氏温度计是华伦凯特在1709年用酒精制作的温度计。他把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212°F,把纯水凝固时的温度定为32°F,用°F代表华氏温度,温度计刻度均匀,每格表示1°F。请利用这些知识得出体温计的读数也可以记作 °F。(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37.2;正常;99.0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的测量;体温的控制
【解析】【分析】本题运用分析法,找出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再利用比例关系求解。要注意的是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的换算关系,需要同学们注意弄清楚的是:212华氏度和32华氏度分别表示的是摄氏温度的100℃和0℃。
【解答】
图中体温计的一个大格表示1℃,里面有10个小格,因此它的分度值为0.1℃。因此它的读数为37℃+0.2℃=37.2℃;该同学的体温属于正常范围;
根据温度计刻度的划分可知,华氏温度的212°F相当于摄氏温度的100℃,同样的华氏温度32°F相当于摄氏温度的0℃,所以1℃用华氏温度表示为:℉,故37.2℃对应的华氏温度值37.2× +32℉=98.96°F=99.0℉。
故答案为:37.2;正常;99.0。
三、实验探究题
9.(2019七上·义乌月考)小科发现很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她想:影响同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小科根据生活经验以冰糖为例,提出了她的一些猜想:
A.与水的温度有关 B.与冰糖颗粒的大小有关 C.与是否搅拌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实验方案(实验中的烧杯完全相同),并进行了探究。下表是她在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颗粒大小 水的温度 是否搅拌 溶解快慢
① 5 克块状冰糖 100 毫升、10 ℃的水 是 缓慢
② 5 克块状冰糖 100 毫升、80 ℃的水 是 较快
③ 5 克粉末状冰糖 100 毫升、80 ℃的水 是 快速
④ 5克粉末状冰糖 100毫升、80 ℃的水 否 较慢
(1)通过对比实验①和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可验证猜想 (填字母)。
(2)通过对比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当水温等其他条件一定时, 。
(3)为了验证猜想C,应选择 进行比较。
(4)通过该实验得出物质的溶解快慢与 有关。
【答案】(1)A
(2)冰糖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
(3)③④
(4)温度 颗粒大小 是否搅拌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解析】【分析】(1)分析实验①和②中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2)分析实验②和③中哪个因素不同,根据实验现象利用控制变量法得出实验结论;
(3)猜想C验证物质的溶解速度与搅拌的关系,必须控制水温和冰糖颗粒大小相同,而改变是否搅拌即可;
(4)根据表格数据得到物质的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解答】(1)实验①和实验②中水的温度不同,因此可验证猜想A;
(2)实验②和③中水温和搅拌相同,而冰糖的颗粒大小不同,因此得到结论:当水温等其他条件一定时,冰糖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
(3)猜想C验证物质的溶解速度与搅拌的关系,必须控制水温和冰糖颗粒大小相同,而改变是否搅拌,故选③和④;
(4)比较①和②可知,物质的溶解快慢与温度有关;比较②和③可知,物质的溶解度与冰糖颗粒大小有关;比较③和④可知,物质的溶解度与是否搅拌有关;
那么通过该实验得出物质的溶解快慢与温度、颗粒大小和是否搅拌有关。
10.(2018七上·三门期中)为了探究"赤霉素对大豆植株高矮特性的影响"。
⑴甲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生长正常、大小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测量高度后,置于按科学标准配制的培养液中,放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每天喷洒用清水配制的赤霉素溶液。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发现平均高度增加了。
实验结论: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的作用。
⑵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 。请你帮助设置实验:
①取与甲同学所取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
② 。
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
如果20天后,出现 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
【答案】设置对照组;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
【知识点】控制变量法;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在庄稼地里农民经常使用农药品使植株长得更好更高大。
【解答】(1)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可信度不高,因为甲没有设置对照组。因为设置对照组可以对比试验结果,更准确得到实验结果。设置实验: ①取与甲同学所取相同的大豆幼苗15株,置于同样的培养液和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②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因为喷洒清水可以和喷洒赤霉素对比实验。③20天后测量每株大豆的高度,计算平均高度。如果20天后,出现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赤霉素有促进大豆植株增高作用"的实验结论。因为喷洒赤霉素的大豆植株增高比对照组的高,那么说明赤霉素确实能促进大豆植株增高。
故答案为:设置对照组;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
故答案为:(1)设置对照组;每天喷洒等量清水;实验组大豆植株比对照组的高
11.(2017七上·鄞州月考)柿子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健脾化痰等功效。有时候买来的柿子还没熟透,还是青色的。这时候,妈妈就会把青柿子放到米缸里。过一段时间柿子就会从未成熟的青色变成红色。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
选取品种、大小、色泽、软硬相同、成熟度相似的柿子硬果实70个,分成7组,分别置于不透光的盒内,放置于不同的温度下,经过三天的时间,发现情况如下:
组别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第6组 第7组
温度/℃ 17 20 23 26 29 32 35
颜色 青色 青黄色 偏黄 有点红 泛橙红 偏红 红色
软硬 硬 硬 偏硬 有点硬 有点软 偏软 很软
查阅资料:柿子越红越软就越熟。
(1)该兴趣小组是研究什么外界因素对柿子果实成熟的影响; 。
(2)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结论是: 。
(3)该兴趣小组的实验中选取的柿子是品种、大小、色泽、软硬相同、成熟度相似的硬果实,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
【答案】(1)温度
(2)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柿子熟得越快
(3)控制变量,排除这些因素对柿子成熟的影响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控制变量法;植物激素
【解析】【分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可知从实验设计中变化的量就是研究的量;(2)根据第1小题中知道研究的是温度因素对柿子果实成熟的影响,再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温度对柿子成熟的影响;(3)在控制变量研究问题时,除了要研究的量不同,其余的量要控制相同。
【解答】(1)表格数据中温度发生了变化,所以该兴趣小组是研究温度因素对柿子果实成熟的影响;(2)从实验记录的数据可知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柿子熟得越快;(3)该兴趣小组的实验中选取的柿子是品种、大小、色泽、软硬相同、成熟度相似的硬果实,这样做的好处是:控制变量,排除这些因素对柿子成熟的影响。
故答案为:(1)温度;(2)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越高柿子熟得越快;(3)控制变量,排除这些因素对柿子成熟的影响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