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课时
1社戏
知识回顾
1.
梳理全文
2.
学习文章两处情节
1.教学内容:月下行船(10~13段)
2.教学重点:赏析语言,学习写景方法,
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内容和重点
作者抓住什么详细地描写来突出小伙伴看戏途中的心情?请对此进行赏析。
读文章第10自然段,思考: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赏析:
这一句话对小伙伴的开船动作运用一系列的动词“点”“磕”“退”“上前”等,进行传神的描绘。
通过“已经”“即”这些副词,表现看戏时的急切心情。
表现小伙伴们驾船熟练敏捷的技巧、勤劳能干的性格和去看戏时的愉快的心情。
语言赏析
1.朗读,并体会写景语言的优美。
2.从中任意选择一句完成书面赏析,
写在课本相应的位置。
读文章第11、12自然段,完成任务: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赏析:
这一句从嗅觉的角度写出了富有江南水乡特征的
景物的香味,空气清新。
“扑面”这个词从侧面体现出船行的很快,表现出小伙伴兴奋的心情。
语言赏析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赏析:
“朦胧”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江南月色在水气中氤氲中迷蒙、富有诗意的特点,体现当时我们愉悦的心情。
语言赏析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本体
喻体
山的颜色
山的线条
跳跃
赏析:
这一句把连山比喻成兽脊,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在夜色中的颜色、线条。山在船行进时视觉上给人的上下起伏的感觉。
“踊跃”“远远地跑向船尾”化静为动,表现船行之快,衬托出小伙伴们急切又兴奋的心情。
比喻
语言赏析
赏析:
这句话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横笛的悠扬,“自失”写出作者当时为笛声而吸引陶醉、沉静的心情。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语言赏析
高兴
迫切
沉静
起伏的连山,入踊跃的铁的兽脊,船速很快,烘托出我的那种急迫的心情。
听到歌声,料想便来自戏台,心里更是迫切。
而婉转悠扬的笛声使我沉静。
在这两段文字当中,作者的心情是多样化的。
2.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描写。
1.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3.运用修辞手法。
船、水、豆麦、渔火。
视觉:豆麦“碧绿”、远山“淡黑”,月色
朦胧在水气里,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嗅觉: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听觉:“潺潺”的水声,横笛的悠扬,远处
的歌吹。
感觉: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使我的心也沉
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
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山水之间、月色之下、横笛悠扬、赏心乐事
——江南水乡月夜图。
景物描写手法小结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暗示社会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心情或衬托任务性格、品质。
4.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5.表现中心。
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这一段环境描写写出了优美的江南水乡风光,渲染了朦胧、静谧的氛围,烘托着我的好心情,表达着我的景色的喜爱和留恋。
为下文在赵庄看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也有力地表现了中心,这一路所见的优美自然风光正是我难以忘怀这一夜的重要原因。
第11、12自然段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2.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有感情地朗读第11、
12自然段。
1.本课细细品味第11、12自然段的语言,
学习了景物描写的方法,掌握环境描写
的作用。
本课小结
1.朗读,并体会写景语言的优美。
2.从中任意选择一句完成书面赏析,
写在课本相应的位置。
读文章第11、12自然段,完成任务:
社
戏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见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澡之香的夜气里。
读文章第11、12自然段,完成任务:
再 见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