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同步备课课件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课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同步备课课件 1-2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课时)(2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28 15:0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走近细胞
第1章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本节聚焦
怎样使用高倍显微镜?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是什么?
怎样理解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
问题探讨
1.图中共有几种细胞?它们分别叫什么?有哪些共同的结构?
2.请举一两个例子,说说不同种类细胞的形态结构不同的原因。
光学显微镜下的几种细胞
红细胞、白细胞、口腔上皮细胞、正在分裂的植物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
同: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的结果。
一、观察细胞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通光孔
遮光器
压片夹
反光镜
镜座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载物台
放大物像
连接目镜和物镜
调焦距
光线通过
稳定镜身
调换物镜
放玻片
固定玻片
反射光线
调节光线强弱
放大物像
显微镜的结构
目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
物镜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
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制作不同材料的临时装片
材料:
植物细胞:低等植物细胞(如水绵等丝状绿藻)、高等植物细胞(如叶的保卫细胞)
动物细胞:如鱼的红细胞
真菌细胞:如酵母菌
切片:人体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的切片、
血涂片、植物叶片结构的永久切片
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擦滴撕(漱)浸(刮)展(涂)盖染吸
举例: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用清水漱口。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已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刮取几下。

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缓缓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

把一滴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

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显微镜的使用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5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目镜
低倍镜: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显微镜的使用
二、对光
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约2cm,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显微镜的使用
把一个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同时用两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二、对光
显微镜的使用
三、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显微镜的使用
顺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注意: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三、观察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1、把写有“e”字的玻片放在物镜下,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什么样?
2、玻片上、下、左、右移动市,视野中的物像如何移动?
显微镜的使用
三、观察
显微镜下的字母“e”
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
三、观察一一 高倍镜
显微镜的使用
“找”—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
并调至清晰后
“移”—将观察点移到视野中央
“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调”—调节光圈或反光镜,
使亮度适中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
显微镜的使用
10x10
10x40
低倍显微镜下和高倍显微镜下
显微镜的使用
四、收放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呈八字型),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讨论
2.归纳所观察的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
这些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
各细胞之间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是:这些细胞的位置和功能不同,其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是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分化产生的差异。
3.下图是大肠杆菌的电镜照片,你在问题探讨中观察到的细胞与大肠杆菌有什么主要区别。
从图中看出大肠杆菌没有明显的细胞核,没有核膜,细胞外有鞭毛,等等。
光镜 (染色)
细胞
多样性
统一性
小结
形态结构等多种多样
相似的结构
【典例1】
练习巩固
当你开始用低倍物镜观察自制的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异物并不动,转换高倍物镜后,异物仍在。这异物可能在( )
A.反光镜上
B.装片上
C.物镜上
D.目镜上
D
【典例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х,物镜为10х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х,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典例3】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х,物镜为10х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细胞所充满,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х,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A.2个 B.4个 C.16个 D.32个
C
B
基础必背
1.显微镜的使用:首先,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并找到目标,把要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其次: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观察,并轻轻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清物像为止。若视野较暗,可调节光圈和反光镜。(P9“探究·实践”)2.特别提醒:(1)必须先用低倍镜观察后,再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镜观察。(2)低倍镜观察时,粗、细准焦螺旋都可调节,高倍镜观察时,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3)由低倍镜换高倍镜,视野变暗,视野内细胞数目变少,每个细胞的体积变大。(4)目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反比;物镜的长度与其放大倍数呈正比。(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指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的放大倍数。(6)物像移动与装片移动的关系:由于显微镜下成像是倒立的像,若细胞在显微镜下的像偏右上方,实际在装片中细胞的位置则偏左下方。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载玻片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P9“探究·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