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2.4 风和降水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导学——2.4 风和降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6.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1-20 18:48:23

文档简介

2.4风和降水(1)
学习指要
一、知识要点
1.风是空气的水平运动,是从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
2. 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风向和风速。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天气观测和预报中常使用8
种风向,常用风向标和风向器来测定风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
度量单位有米/秒、千米/时等。常用风级表示风速,测定风速常用风速仪。
3. 风对人类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利用风能可以进行发电、行船、运动等活动,有些动物
的行为也和风有关。
二、重要提示
1.要学会观测风向、风速,特别是要掌握利用目测的方法估计风向、风速。日常生活中可
利用旗帜和烟的飘向、树叶和小树枝的摇动方向等大致地判断风向。也可对照风力等级
表中不同风级在陆地上目测的结果来测当地的风速。
2. 8种风向是天|气观测中的基本风向,实际气象观测中使用l6个方位的风向。即还有北
西北风、北东北风、东东北风、东东南风、南东南风、南西南风、西西南风和西西北风。
科学广场
天气预报图上的风向与风速
我们在天气预报图上,经常会看到一些表示风向与风速的图,那么如何去认识它们呢?
风向是指风的来向,用符号表示就是:用一短线段表示风杆,风杆上的横道叫做风尾。
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风向,风尾标在风杆的左侧,如表示北风,表示东风,
表示东北风。
风速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常用风级表示。风级越大,表示风速越快。风级的
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表示风速为4米/秒,即风力为2级;二道风尾,表示风力为
4级;三道风尾,表示风力为6级;半道风尾,表示风力为l级。如表示北风4级,表
示东风3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如表示北风8级。
解题指导
【例题】如图2.4- l甲所示为某地某时刻某特殊天气所在位置及未来移动趋势。据图回答。
图2.4—1
(1)该特殊天气的风级为12级,是指 ( )
A.强风 B. 劲风
C. 狂风 D.台风
(2)图中箭头表示其未来移动趋势是 ( )
A.向东北方向移动 B.向西北方向移动
C.向东南方向移动 D.向西南方向移动
(3)该特殊天气形成在海洋中时,我国大陆某地的天气受其影响出现如图乙的符号,则风向
为________,风力为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图示及风级可知,l2级属最高风级,为台风;方向由东南向西北移动;乙图
中的风向为西北风,风速为两长横一短横,所以风速为(4+4+2)米/秒,为5级风力。
【答案】(1)D (2)B (3)西北风 5级
同步训练 A组
1._______和_________是测量风的两个基本要素,测量的仪器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_。
2.“吹面不寒杨柳风”,脸部感觉有风,树叶有微响,风速达1.6米/秒,这样的风所对
应的风级应是 ( )
A. 0级 B. 2级
C.6级 D.8级
3.如果要在我国东部城市周围建一个对空气有污染的企业,考虑到风向的关系,图中四个
地点,最佳位置是 ( )
A.① B.④
C.②③ D.都可以
4.下列现象不适合作为判断风向依据的是 ( )
A. 树叶的摇动方向 B.国旗的飘向
C.炊烟的飘向 D.竿的影子方向
5.下列人类活动不是利用风来进行的是 ( )
A.帆板运动 B.放风筝
C.滑雪运动 D.利用风力发电
6.晴天,几位同学在森林中迷路了,下面四种利用风向引导他们走出森林的说法中,正确
的是(图中虚线为空气流动形成风的路径示意图) ( )

(第6题)
A.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迎风走
B.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迎风走
C.地面空气从森林流向外界,应顺风走
D.地面空气从外界流向森林,应顺风走
同步训练 B组
7.小宇同学在网站上看到如图所示的风向标,其表示的风速为 ( )
A.10米/秒 B.20米/秒
C. 24米/ D.26米/秒

(第7题) (第8题)
8.如图所示,甲地的风向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应是 ( )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风 D.西风
9.城市常常被称为“热岛”,城内气温高于郊区。在这个因素的作用下,城市与郊区间的
近地面风向应该是由_____吹向_____。按照这个原理,郊区应该规划为工业区还是绿化
带?
2.4风和降水(2)
学习指要
一、知识要点
1.空气中水汽的多少(即潮湿程度),常用湿度表示。
2.一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空气的湿度,即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
空气中水汽的多少往往是相对的,气温的高低不同,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数量也不同,
温度越高,空气中所能含有的水汽就越多。
用于观测湿度的仪器称为湿度计。湿度计有干湿球湿度计、毛发湿度计、自动感应湿度
计等,其中最常用的湿度计是干湿球湿度计。
用干湿球湿度计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方法:先读出干球温度计刻度,再读出湿球温度计
刻度,然后计算它们的温度差。最后通过查相对湿度表,得出相对湿度。
二、重要提示
1.湿度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学习时可充分联系实际,从一些生活经验出发。如冰箱在潮
湿的环境中会“出汗”,打开冰箱门会涌出“白雾”等。
相对湿度的概念也较难理解,可以亲自动手做实验来加深理解。实验中三只不同水温的
烧杯口的空气中水汽的含量是不同的。水温越高,烧杯口的空气温度也越高,水面蒸发
的水也越多,空气中含有的水汽就越多,在玻璃上凝结的水珠也就越多。
科学广场
湿度对人类的影响
在冬天,我国北方采用火炉或暖气取暖,室内空气被加热会导致室内相对湿度降低。由
于室温较高,相对湿度常常低至l0%以下,在这种环境中居住,人易患呼吸道疾病和出现
口干、唇裂、流鼻血等现象。
另外,由于相对湿度低,人体表皮水分大量散失,导致人的皮肤弹性下降,加速皮肤衰
老,出现表皮粗糙、细胞脱落等现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皮肤抵抗病菌的能力。相对湿度过
低,还会导致木材水分散失,引起家具或木质地板变形、开裂和损坏;钢琴、提琴等对湿度
要求高的乐器不能正常使用;文物、档案和图书脆化、变形。相对湿度过高,又易使室内家
具、衣物、地毯等织物生霉,铁器生锈,电子器件短路,地毯、壁纸发生静电现象,对人体
有刺激,甚至诱发火灾。
解题指导
【例题】根据下表的观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5月10日
8:O0
5月10日
14:O0
5月11日
8:O0
5月11日
14:O0
干球温度/℃
20.0
25.0
20.0
25.0
湿球温度/℃
16.0
20.0
18.0
24.0
(1)查表算相对湿度:5月10日8:00:_______,5月10日14:00:_____;5月11日
8:00:________ ,5月11日14:00:_________。
(2)两天中哪一天降水的可能性大一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利用相对湿度表查相对湿度,以及根据相对湿度判断降水的可能性大小。相对湿度数值可以从课本的相对湿度表中查得。相对湿度指空气中水汽和当时气温下空气所能含有的最大水汽含量的比值。相对湿度越大,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答案】(1)66% 61%82% 92% (2)5月11日
同步训练 A组
1.下列有关湿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湿度是指天空云量的多少
B.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的多少
C.湿度是指空气中雾的厚薄
D.湿度是指单位时间的降水量
2.决定云、雾、降水等天气现象的重要因素是( )
A.大气的湿度 B.气温
C.气压 D.风
3.“蜻蜓低飞,不雨也阴”这条天气谚语蕴涵的科学道理是 ( )
A.下雨前气压低,蜻蜓飞不高
B.下雨前云中的小水珠很多,蜻蜓飞不高
C.下雨前空气的湿度大,蜻蜓的翅膀变软,飞不高
D.下雨前上空的空气太稀薄
4.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一天内校园草地湿度变化曲线图。
(第4题)
(1)在一天内空气最干燥的时段为 _________(填“早晨”“中午”或“晚上”)。
(2)仅依据这个曲线图,该同学还不能得出草地能够改变空气湿度的结论。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A、B、C三只玻璃杯中盛有温度不同的水,室内气温为25℃。
(第5题)
(1)此时三只玻璃杯杯口的空气中含有水汽最多的是________。
(2)分别用一块玻璃片靠近三只玻璃杯杯口,哪只杯子上方的玻璃片上水雾最多?_______。
6.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
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因此可以判断出:房间甲的气温______(填“高于”“低于”或
“等于”)房间乙的气温.
(第6题)
同步训练 B组
7.小怡为了模拟大自然“雨”的形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温水,然
后取一干燥的表面皿盖在瓶口,在表面皿中放置一些冰块,稍后,在瓶内出现朦胧的“白
雾”,表面皿底部看到有小水滴,小水滴逐渐变大,最终下落到瓶内。下列关于雨滴形
成的过程和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B.水蒸气下降,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C. 水蒸气上升,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液化
D.水蒸气下降,当遇冷时,水蒸气凝结成水滴,物态变化为汽化
8.根据相对湿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第7题)
干湿差(两支温度计示数差)
干球温度
1.0℃
2.0℃
3.O℃
4.0℃
5.0℃
-5℃
77%
54%
3 2%
11%
0.0℃
82%
65%
47%
31%
15%
5.0℃
86%
71%
58%
45%
32%
10.O℃
88%
76%
65%
54%
44%
15.O℃
90%
80%
70%
61%
52%
20.0℃
91%
82%
74%
66%
58%
25.0℃
92%
83%
76%
68%
61%
30.0℃
93%
86%
79%
73%
67%
35.0℃
93%
87%
81%
75%
69%
当气温(干球温度)一定时,干湿差越大,空气的相对湿度越_____,表
明湿球温度计包着的湿棉纱蒸发越 _________。
如果某两天的相对湿度相同,那么气温较高的这一天干湿差较_____。
当这两天的相对湿度都达到100%时,则气温较高的这一天,空气中容
纳的水汽较_______,一旦降温,就可能出现________。
(3)若某天干湿球湿度计的读数如图所示,则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_____。
(第8题)
2.4风和降水(3)
学习指要
一、知识要点
1.云和雾是空气中水汽的凝结现象,成云并不意味着降水。降水是一个水滴不断增大,最
终变成雨滴、雪花或冰雹的过程,最常见的降水是降雨。
降雨量是表示一定时间内(一日、一月、一年)的降水,在未经蒸发、渗透、流失的情况
下,在地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单位为毫米,气象上通常用雨量杯测定降雨量。
二、重要提示
1.可以通过实验来加深理解水汽的凝结过程,通过观察可知:在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空
气因容纳水汽的能力下降而达到饱和或过饱和,水汽就会发生凝结。而在自然状态下,
空气的上升运动是主要的冷却降温过程,空气中微小的尘粒是发生水汽凝结的另外一个
必要条件,起凝结核作用。
降雨量的测量通常用雨量杯来测定,雨量杯上的刻度是根据雨量筒口的面积换算的,读
数即为降雨量“毫米”。还可用虹吸雨量计和翻斗式雨量计来测量。

科学广场
人工降雨
人工降雨是通过向云层播撒催化剂,促使天空降雨的方法,一般有空中、地面作业两种
方法。
空中作业是用飞机在云中播撒催化剂;地面作业是利用高炮和火箭从地面向空中发射催
化剂,一般利用高炮和火箭作业较为广泛。
在自然情况下降水,不仅需要一定的天气条件,还需要满足云中的微物理条件。例如,
0℃以上的暖云中要有大水滴;0℃以下的冷云中要有冰晶。如果不具备这两个条件,或具备
的条件不够充分,就很难产生降水。、人工降雨中催化剂的作用:①增加云中的凝结核数量,
有利于水汽粒子的碰撞并增大;②改变云中的温度,有利于扰动并产生对流,促使降雨的发
生。
目前,我国人工降雨主要使用的催化剂有干冰晶体(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和碘化银。干冰
升华时会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周围空气层冷却,引起水滴的凝结。碘化银见光分
解时也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量,使云雾冷凝生成雨滴。碘化银在人工降雨中是作为“晶种”,
很像云中天然的冰晶。把碘化银晶体撒入云中后,水蒸气就会凝结在碘化银晶体上,等于增
加了云中的冰晶,有利于雨滴形成。
同步训练 A组
【例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气中含有水汽就一定会降水
B.大气中只要能成云,就一定会降水
C. 大气中的水汽越多,一般成云、降水的可能性就越大
D.降水的状态有固、液、气态
【解析】解答本题需了解降水的形成过程和理解降水的概念。相对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丰
富程度,常用百分比表示。当空气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再也不能容纳更多的
水汽了。若气温降低,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也随之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就会附在微小的颗粒
上形成细小的水滴或冰晶。它们混合组成的可见的悬浮体即为云,接地时称为雾。云形成之
后不一定会降水。若水滴和冰晶随温度的降低和水汽的增多逐渐增大,则最终形成雨滴、雪
或冰雹降落到地表,形成降水。降水包括雨(液态水)、雪、冰雹(固态水)等。
【答案】C
【例2】 2012年7月22日,北京房山区最大降雨量达到460毫米,为61年以来最大。这
里降雨量460毫米表示的是 ( )
A.每小时的降水体积
B. 一天内降水的体积
C. 一天内降水形成的地面积水深度
D.一天内雨量筒中积水的体积
【解析】降雨量一般用毫米来表示,它指的是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而不是体积。
【答案】C
同步训练 A组
空气容纳水汽的能力随_____的升高而升高,当空气的____达到l00%时,就再也不能容
纳更多的水汽了。此时,若空气的温度下降,则就可能产生_________ 。
2.在大气的云雾里,水的状态有 ( )
A.气态 B.液态
C.固态和液态 D.固、液、气态
3.降雨量的单位是 ( )
A.毫米 B.毫米3/时
C. 毫米3 D.厘米3
4.某日降雨量为16毫米,它表示 ( )
A.每小时的降水体积
B.一天内降水形成的地面积水深度
C.一天内降水的体积
D.雨量筒内积水量的体积
5.某同学测了当地l2小时的降水量,如图所示,则该同学的判断正确的是 ( )
(第5题)
A. 降水量为4毫米,小雨
B.降水量为8.2厘米,中雨
C.降水量为8.2毫米,中雨
D.降水量为8.2毫升,中雨
6.以下是降水形成的几个阶段,请排列出一个大致的降水过程(填字母)。
A.水汽凝结 B.水珠和冰晶增大 C冷却降温 D.空气上升 E.形成降水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小明同学学习了“降水的形成”知识后,为
家人做了“下雨”的实验。他把盘子擦干放进
冰箱里冷却,水壶装满水并烧开,这时水汽不
断上升,壶嘴上方就出现一团“白气”,这就是
“云”。从冰箱里取出盘子放在壶嘴上方约1厘米的地方,盘子碰到这团“云”,一会儿盘的下表面就布满了水滴,水滴越积越多,越积越大,等到挂不住时就纷纷落下,这就是“雨”。下列关于该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壶中水汽化 (第7题)
形成的气态水
B. 壶嘴上方出现的一团“白气”是液态水
C.水汽化时放出热量
D.水滴下落时,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因此一定匀速下降
同步训练 B组
8.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如图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 ( )

(第8题)
A.各月降水都很多
B.全年降水分布较均匀
C.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D.全年降水总量冬季大于夏季
9.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满天乌云却不下雨的情况。这是因为 ( )
A.空气中的水汽不足
B.云中凝结的水珠不够大
C.气温不够低
D.云的上升运动太快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在气温30℃的环境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在40%~50%左右,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时,
人们就不会感到很热,然而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若增大到80%以上,风速很小时,人们就
会产生闷热难熬的感觉,体弱者甚至会出现中暑现象。贵州省专业气象台推出了体感温度(舒适度)预
报……”
贵州省专业气象台之所以会推出体感温度(舒适度)预报,说明传统的气象预报只关注具
体的空气温度,而忽视了_______对人体的影响。同在30℃的环境中,空气湿度越大,人
________(填“越舒适”或“越不舒适”)。
(2)“……蝉的叫声是由腹部发音器的薄膜振动而发出的,薄膜潮湿,振动不灵……”
根据材料提供的内容,你认为夏天当蝉不叫的时候,就预示着天气将要_____(填“转
晴”或“转阴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