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导学——2.7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文档属性

名称 名师导学——2.7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3-11-20 18:49:52

文档简介

2.7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1)
学习指要
一、知识要点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冈底斯山一线,该线以东以南
分布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2.冬季风的源地在蒙古、西伯利亚干冷地区,风向偏北,性质寒冷干燥;夏季风的源地在
太平洋、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上,风向偏南,性质温暖湿润。
季风气候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有利有弊: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但冬季的
低温又常形成寒潮、冻害、暴雪等恶劣天气,对工农业生产造成危害。
夏季风不能到达我国的西部地区。这些地区一般降水稀少,为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主
要气候特征有:气温的It较差和年较差大,日照充沛,全年降水量稀少,降水集中在
夏季,季节变化大。
5.干旱气候区的生物表现出形态和行为对干旱的适应性。
二、重要提示
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哈尔滨、上海、广州等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分布图,以气温和降水
状况来了解气候特征,从而得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即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的气候特征。
科学广场
季风环流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
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形成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
季风受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影响,出现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
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现象。
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亚洲东部的季风环流最为典型。海陆热力性质
的差异,导致冬夏间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
图2.7一l
解题指导
【例题】下列能反映季风气候特点的是 ( )

【解析】此题是读图分析题,要求学生能判读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分布图,总结气候特征,同
时对季风气候特点要了解。季风气候的最大特点就是雨热同期。夏季,我国盛行从太平洋、
印度洋热带和副热带海洋吹来的夏季风,气温高,降水充沛;冬季,我国盛行从蒙古、西伯
利亚干冷地区吹来的冬季风,气温低,降水少。
【答案】B
同步训练 A组
1.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 )
A.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 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冈底斯山一线
C.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
D.大兴安岭一北京西侧一兰州一昆明一西藏东南部
2.如图所示为某地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可以反映出该地的主要气候特征为 ( )
(第2题)
A.全年高温多雨
B. 冬季温和多雨
C. 夏季高温多雨
D.全年高温少雨
3.我国西北地区为干旱气候,产生这一气候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
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 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
到达 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A.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②③④① D.④②③①
4.有一首民歌这样歌颂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瓜果蜜一样甜。”下列
解释最合理的是 ( )
A. 歌颂新疆劳动人民勤劳勇敢
B.吐鲁番地区降水量大,瓜果水分多
C. 吐鲁番地处内陆,昼夜温差大,白天日照充沛
D.吐鲁番地区处于湿润地区,适宜瓜果生长
5.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气候特征? ( )
A. 漠河 B. 新疆
C.北京 D.海南岛
6.“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位于我国甘肃省,属于非季风区,此处“春风”最可
能指的是 ( )
A.春天的风 B.夏季风
C.冬季风 D.西北风
7.读“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第7题)
(1)华北地区降水量各年之间的年际变化量最大值约为 ( )
A.320毫米 B. 450毫米
C. 650毫米 D.400毫米
(2)2000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小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 )
A. 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B. 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
C.气温高,蒸发量大
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
同步训练 B组
8.下列关于生物对气候适应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 )
①沙漠中的植物叶子很小,甚至变成针刺状以减少蒸腾 ②热带草原上的斑马用迁徙的
方法度过干旱的季节 ③沙漠中的植物根系都很短,以减少水分散失 ④狮子用夏眠
的方法度过高温干旱季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如图为4月6~15日沿海某地和内陆某地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分布图,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位于沿海,乙地位于内陆
B.该时间段内,甲地气温日较差都大于乙地
C.该时间段内,甲地降水总量大于乙地
D.该时间段内,甲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大于乙地
10.读我国四城市1月和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0题)
(1)图中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城市是,夏季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大的城市是_____。
(2)从图中可以得知,我国冬季南、北方温差_______(填“较大”或“较小”),我国气温
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填“南方”或“北方”)地区。
(3)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
(4)我国南方地区夏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
2.7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2)
学习指要
一、知识要点
1.寒潮是指降温幅度大、影响地区广、持续时间长的强冷气流,会带来剧烈的降温、霜冻、
大风和扬沙天气。
2.台风是一种破坏力很大的灾害性天气,是来自北太平洋西部和南海海面上的热带空气旋
涡。当台风过境时,往往会带来狂风暴雨。
3.洪水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持续性暴雨、台风等。
一些人类活动也可能引发洪水或使洪水的危害增大。
4.寒潮、台风、洪水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其他常见的气象灾害还有干旱、沙尘暴、冰
雹、霜冻等。
二、重要提示
1.灾害性天气会对人类造成严重威胁,学习时可联系生活实际,以亲身经历的或通过媒体
看到的去理解种种灾害性天气对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严重危害。
要了解本地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危害,认识哪些人为因素会导致气象灾害的危害增大,
掌握一定的防灾、抗灾、自救的措施。
科学广场
台风的命名
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
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
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l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后来据说因受到
女权主义者的反对,从1979年开始,用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
11月25日至l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
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
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
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l40个名字,分别由WM0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
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
以及越南等l4个成员方提供。每个成员方提供10个名字。具体条件:每个名字不超过9
个字母;容易发音;在各成员语言中没有不好的意义;不会给各成员带来任何困难;不是商
业机构的名字;选取的名字应得到全体成员的认可,如有任何一成员反对,这个名称就不能
用作台风命名。这l40个名字分成l0组,每组有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英文名称的字母顺
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即形成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表。同时保留原有热
带气旋的编号。
目前台风的命名已很少用人名,大多使用的是动物、植物、食品等的名字,还有一些名
字是某些形容词或美丽的传说,如玉兔、悟空等。“杜鹃”这个名字是中国提供的,就是我
们熟悉的杜鹃花;“科罗旺”是柬埔寨提供的,是一种树的名字;“莫拉克”是泰国提供的,
意为绿宝石;“伊布都”是菲律宾提供的名字,意为烟囱或将雨水从屋顶排至水沟的水管。
解题指导
【例题】如图2.7--2是我国境内A(山西曲沃)、B(内蒙古乌海)、C(湖南长沙)三地的各月
降水量柱状图。请读图后回答问题:
图2.7—2
(1)相比较而言,如果植被遭到破坏,________ 地更容易引起土地的沙漠化。
(2)如果三地的排涝条件相当,洪涝灾害最容易在______地发生。
【解析】本题考查对植被作用的理解和应用。从A、B、C三地的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
出:A地是温带季风气候,属于半湿润地区;8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属于干旱区;C地是
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湿润地区。
【答案】 (1)B (2)C
同步训练 A组
1.下列自然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 ( )
A.寒潮 B. 台风
C.洪水 D.地震
2.下列现象中,主要是人为原因而产生的是 ( )
A.台风、寒潮
B.南极上空出现的臭氧层空洞
C.地震
D.海啸
3.某校科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的现象,进行
了调查研究。该研究小组对城市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下列调查最不可信的是 ( )
A.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的池塘和河道
B. 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
C. 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D.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4.关于寒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寒潮造成灾害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 ②植树造林是防御寒潮的有效方法 ③寒潮是指
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灾害天气④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的降
温、大风和降水等天气现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治水先治山”,必须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 ( )
A. 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B. 增加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C. 减弱噪声,防治噪声污染
D.减缓雨水对地表的冲刷,保持水土
6.海南岛“反季节蔬菜”的生产规模很大,这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 )
A. 气候条件 B.地形条件
C. 水源条件 D.土壤条件
7.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正确的是 ( )
A. 植树造林可以使气温升高
B. 修建水库可以使温差减小
C. 引水灌溉使水资源减少
D.围海造田引起海啸
8.如图所示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第8题)
(1)大气中的CQ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
①大气中C02浓度增加 ②造成台风灾害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
⑤寒潮多发
9.下列降水量的年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
10.如图所示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其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
(第10题)
干旱、洪涝、霜冻 B. 寒潮、台风、霜冻
C. 干旱、暴雪、沙尘暴 D.干旱、寒潮、沙尘暴
11.200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莫使旱地变荒漠”。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
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
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第ll题)
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
明植被可以减少______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______污染。
(3)温州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_________。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冰岛约l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面积中约有11%被冰
川覆盖。专家称,未来200年间,冰岛的冰川将受全球变暖的影响
而消失。如图所示为2008年7月10日,冰岛杰古沙龙湖漂浮的冰
川。
材料二2007年8月13日以来孟加拉国洪水泛滥,卫生部门公布的最新数字显示,
此次洪灾导致孟加拉国全国各地共有516人死亡。
全球变暖导致高纬度地区冰川融化,会产生哪些影响?(请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加拉国洪水泛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全球变暖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请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