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章末综测-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章末综测-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8 14:3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地球上的植被与土壤》章末综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把甲、乙、丙、丁四份质地不同的土壤堆成形状大小相同的圆锥体,在其中三个土堆上覆盖一层相同的草皮。通过模拟实验观测相同降水强度下土壤质地、植被覆盖与水土流失量的关联性。读实验相关数据表和土壤质地的三角坐标示意图,回答1~2题。
甲 乙 丙 丁
土壤质地/% 砂粒 40 45 78 14
粉粒 25 25 14 19
黏粒 35 30 8 67
水土流失量/(g/m2) 47.3 201.2 15.7 76.9
1.甲土壤属于(  )
A.砂土 B.壤土
C.黏土 D.粉土
2.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土壤质地(  )
A.砂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B.黏粒比重小,砂粒比重大
C.粉粒与黏粒比重接近
D.砂粒比重小,黏粒比重大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2019年8月,取材于此的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开播。塞罕坝位于滦河的发源地。历史上由于过度采伐,土地退化严重。新中国成立后,三代造林人让贫瘠的沙地变成了绿水青山。下图为塞罕坝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塞罕坝植树造林适宜的树种类型是(  )
A.常绿阔叶林 B.热带季雨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阔混交林
4.林场建立之初,塞罕坝造林成活率不到8%的自然原因有(  )
①地处高原、山地,海拔高,热量不足  
②地处季风区边缘,降水少  
③靠近冬季风源地,易受风沙危害  
④野生动物数量多,破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下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5~6题。
5.磷高累积区是(  )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6.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 000~3 000米处(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读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C.年降水量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D.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
8.岩石风化最强烈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少雨 B.高温多雨
C.低温多雨 D.低温少雨
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坡气候资料图,实线表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据此回答9~10题。
9.该山脉南坡为(  )
A.背风坡、向阳坡 B.迎风坡、背阴坡
C.迎风坡、向阳坡 D.背风坡、背阴坡
10.该山脉山麓自然植被所具有的特征是(  )
A.耐干热 B.喜温凉
C.耐低温 D.喜湿热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指土壤中体积很小的活的细菌、真菌、藻类和土壤微动物体内所含的生物总量。它是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主导因子,对了解土壤肥力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岷江上游河谷各类植被在土层0~10厘米不同季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分布图。据此完成11~13题。
11.与春季相比,秋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有大量枯枝落叶进入土壤
B.秋季微生物繁殖快
C.气温回升,生物生长旺盛
D.土壤湿度和温度高
12.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壤有机质含量 B.土壤湿度和温度
C.海拔高低和降水 D.植被的疏密程度
13.图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分布特点是(  )
A.春夏季多,秋冬季少 B.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C.夏秋季多,冬春季少 D.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现在有很多手机软件,对着植物拍摄,软件能立即对比辨认出植物,下面是某同学周末在野外使用该软件时显示出的三幅图片,读图完成14~15题。
14.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拍摄地最可能位于(  )
A.太行山区 B.长白山区
C.昆仑山区 D.武夷山区
15.一个植物群落往往由乔木、灌木和草本等组成,它们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分享着阳光雨露,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从上层到下层排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②③①
图1是面包树景观,面包树为了能够顺利度过降雨很少的旱季,在雨季就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大的树干里。图2示意某区域Ⅰ~Ⅳ类气候带和Q山分布,Q山垂直自然带丰富。据此完成16~18题。
16.Ⅳ气候带的地带性土壤(  )
①因植被茂盛多枯枝落叶,有机质含量高  
②因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低  
③因全年微生物分解旺盛,有机质含量低 
④因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有机质含量高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7.Q山垂直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低 ②相对高度大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面包树在图中主要分布在气候带(  )
A.Ⅰ B.Ⅱ
C.Ⅲ D.Ⅳ
3月21日上午,我们地学小组一直沿着条带状分布、稀疏干枯的森林考察,沿途地形开阔,地势起伏较小。到达目的地后,GPS屏幕上显示的纬度为40°N,北京时间14点08分……据此完成19~20题。
19.稀疏干枯的森林植被属于(  )
A.热带雨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针叶林
20.考察地的森林呈条带状分布,主要是其受控于(  )
A.降水量分布 B.地下水分布
C.地势的高低 D.气温的分布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50分)
21.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研究高山植被演替对探究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某山海拔2 140~2 220米,原以耐寒矮小灌木和苔藓地衣为主,草本植被难以生长,仅零星分布于“特殊区域”。近几十年来,随着气候变暖,该地区草本植物不断入侵,使原有的灌木萎缩退化。某地理科考队调查该区域时发现,不同海拔高度和坡度的草本入侵程度有显著差异(如图);随着草本植物入侵的加剧,被侵入地区的土壤水分增加,有机质含量减少。
分析随着气候变暖,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减少的原因。(12分)
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索科特拉岛被称为与世隔绝的“地球上的外星世界”。它原本是非洲大陆的一部分,在1 800万年前,这里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地壳运动,岛屿与非洲大陆分离,从此孤悬海外。来到岛上,简直就是到了另一个星球,一些奇怪的植物和动物见所未见。岛上生存的动植物很多是特有的。龙血树是索科特拉岛上最引人注目的植物。岛上遍布干燥砾石,龙血树却长得枝繁叶茂。下图示意索科特拉岛位置和龙血树照片。
(1)结合当地干热的气候特点,分析龙血树叶片和根系的显著特点。(10分)
(2)分析索科特拉岛多特有物种的原因。(10分)
23.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的特点。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________。(4分)
(2)图中A、B、C、D箭头中,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过程的是________,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________,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________。(8分)
(3)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2BD
3-4DC
5-6AC
7-8BB
9-10CA
11-13ABC
14-15DA
16-18CAC
19-20CB
21.
草本植物入侵程度提高,灌木减少,枯枝落叶量减少,有机质来源量减少。
22.
(1)为适应当地干热的气候特点,龙血树叶片较厚,表面有蜡质(以减少水分蒸腾);根系发达,以吸收较深层的地下水。
(2)与大陆分离时间长,物种演化空间独立;人类活动少,干扰小。
23.
(1)整体性 生物(植被)
(2)C A B D
(3)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由于暴雨的冲刷,水土流失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