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下图为“与造纸生产相关的资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 B.煤炭 C.森林 D.水
2.从纸张生产和使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无节制采伐林木 B.节约使用纸张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污水直接排放
【答案】1.B 2.B
【解析】1.土地、森林、水属于可再生资源;煤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无节制采伐林木会造成植被破坏;节约使用纸张可以减少对森林树木的砍伐;过度开采地下水会引发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等问题;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河流。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结合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清洁能源,不包括( )
A.水能 B.风能 C.太阳能 D.煤、石油
4.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A.保护耕地,人人有责 B.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C.清洁能源,低碳转型 D.因地制宜,科技兴农
【答案】3.D 4.C
【解析】3.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煤炭和石油不属于清洁能源。所以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读图可知,图中漫画说明的是“碳达峰”。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的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清洁能源,低碳转型,故C正确。保护耕地、垃圾分类和科技兴农对减少二氧化碳的作用不大,故ABD错误。故选C。
风能近乎无尽,广泛分布于陆地表面,环保清洁,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读中国风能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风能可以反复使用,近乎无穷,下列能源与风能性质相同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6.风能欠缺的地区是( )
A.北京 B.上海 C.三亚 D.重庆
7.关于海上风电的优点是( )
A.投资成本低 B.解决了西部地区能源不足的问题
C.海平面没有遮挡物,风力足 D.建设方便,可大规模开发
【答案】5.C 6.D 7.C
【解析】5.风能可以反复使用,近乎无穷,为可再生资源。下列能源与风能性质相同的是太阳能,故C正确;煤炭、石油、天然气在自然界中经过亿万年形成,短期内无法恢复且随着大规模开发利用,储量越来越少,是非可再生能源,故ABD错误。故选C。
6.由图可知,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地区,北京、上海、三亚离海较近,风能资源丰富;重庆位于我国风能资源缺乏带,有效风功率密度为50W/m2以下,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7.海上风电的优点是海平面没有遮挡物,所以,风力足,故C正确;海上风电有投资成本高,不稳定的缺点,建设难度大,故AD错误;我国西部地区人口较少,既有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能源充足,相比之下,东部地区人口稠密,能源短缺,海上风电可以解决东部能源不足的问题,故B错误。故选C。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展现了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2021年9月以来,受“能耗双控”持续加码影响,多地区推出限电措施严控能耗强度,江苏、浙江等地拉闸限电,上千家企业限产停工。自然界的碳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碳循环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地域性 B.差异性 C.无序性 D.整体性
9.人类影响大气C0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对于拉闸限电地区而言,正确的做法是( )
①政府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节能减排
③企业加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④政府采取多途径积极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8.D 9.B 10.D
【解析】8.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相关知识。由图可知,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将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及水圈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各个圈层共同组成了地球的生态系统,从而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9.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相关知识。由图可知,①为火山喷发增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②为人类活动通过燃烧化石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③为生物残体被分解,释放二氧化碳;④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人类影响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主要途径为燃烧化石燃料。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本题主要考查能源可持续发展。对于拉闸限电地区,政府应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研发投人,实施节能减排,采取多途径积极解决能源短缺问题,①②④正确,故D正确;企业加大生产规模,会增加用电量,③错误,故 ABC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泰州农业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鱼汤面是泰州特色美食。下图为“泰州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泰州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
A.水域 B.林地 C.草地 D.耕地
12.泰州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和( )
A.甘蔗 B.棉花 C.小麦 D.花生
13.下列属于泰州种植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草场广布 C.工业发达 D.地广人稀
【答案】11.D 12.C 13.A
【解析】11.据图可知,耕地在泰州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为47%,比重最大。泰州位于江苏省南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为主,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2.甘蔗性喜湿热,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台湾省(台)、福建省(闽)等,广西壮族自治区为最大产区。我国的棉花生长区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平原和四川盆地及华北、新疆地区,而新疆的长绒棉质地最好。泰州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下游地势较为平坦,平原广大;泰州市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适合水稻和小麦的生长;花生比较适合在气候温暖,雨量适中的沙质土地区种植,其中以山东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13.泰州市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种植业生产。故BCD错误,A正确,故选A。
2021年第3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据材料和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4.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土地利用率低 B.乱占耕地 C.土地荒漠化 D.耕地污染
15.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控制城镇建设用地
②开林种田,缓解耕地不足
③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保护
④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⑤多使用农药、化肥,保障农业产量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4.B 15.C
【解析】14.读图可知,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违规建房,乱占耕地,造成耕地面积不断减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读图可知,漫画中出现的问题是乱占耕地,造成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针对乱占耕地问题应该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保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①③④正确;不应该开林种地,应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稳定耕地的总量。②错误;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土地污染,同时与材料反映的乱占耕地无关。⑤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6.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关于我国上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多,草地少
B.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丘陵
C.林地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山地和盆地
D.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区和青藏高原
【答案】B
【解析】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可知,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少,草地多,A错误;由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可知,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B正确;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内陆高原极少分布,C错误;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的高原和山地,D错误。故选B。
农业用地类型与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量大于800mm多为水田,大于400mm且小于800mm多是旱地,400mm和200mm之间一般多草地,小于200mm更多是戈壁荒漠等难利用的土地,根据图中甲、乙、丙三地降水量,推测该地区农业生产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7.甲、乙、丙对应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难利用土地、草地、耕地 B.林地、草地、耕地
C.难利用土地、耕地、草地 D.草地、耕地、林地
18.根据上题推测,有关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最有可能以畜牧业为主的是乙地区②可以种植大面积水稻③可以发展绿洲农业④丙地以水田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9.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高效发展农业,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
A.大规模开发难利用土地,增加耕地面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B.结合经济收入,只发展经济效益高的农业类型
C.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坚守“十分珍借、合理利用切实保护耕地”国策
D.提倡科技兴农,最大程度使用农药化肥增加作物产量
【答案】17.A 18.D 19.C
【解析】17.读图分析可知,甘肃省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是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受其影响,图中甲降水量小于200mm更多是戈壁荒漠等难利用的土地,排除BD;乙降水量在200mm和400mm之间一般多草地,排除C;丙降水量大于400mm且小于800mm多是旱地,为耕地,A正确,故选A。
18.根据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可知,我国畜牧业主要分布在以草地为主的地区,①正确;该地区大部分降水在800毫米以下,不适合种植水稻,排除②,排除ABC;在荒漠边缘的绿洲地区可以发展绿洲农业,③正确,①③正确,D正确;丙地属于半湿润地区,以旱地为主,排除④;故选D。
19.难利用土地不宜大规模开发,排除A;结合我国农业现状,应因地制宜,开展多种经营,排除B;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坚守“十分珍借、合理利用切实保护耕地”国策,C正确;提倡科技兴农,尽量少使用农药化肥,减少污染,排除D;故选C。
读图“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北方耕地较少,水资源多
C.水土资源搭配中缺水严重的是北方地区
D.人多地少矛盾更加突出的是北方地区
21.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答案】20.C 21.A
【解析】20.读图可知,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南方耕地少,水资源多,故AB错误。水土资源搭配中缺水严重的是北方地区,故C正确;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的是南方地区,故D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21.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有: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污水处理,达标排放,推广节水器具等。故A②④⑤⑥正确;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会造成地面塌陷,故①错误;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地,故③错误。即BC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沿着京杭运河向北输水,它使运河文明在流淌中得到延伸和发展。2022年4月,在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调水和水库调控等共同作用下,京杭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下左图示意京杭运河,右图为京杭运河穿过某河流河床底部隧道施工现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图示京杭运河输水隧道从某条河流河床底部穿过,该河流是( )
A.海河 B.黄河 C.淮河 D.长江
23.南水北调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 )
①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状况②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
③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④减轻南方地区的水体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22.B 23.A
【解析】2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四条河流中只有黄河属于地上河,因此输水隧道需要从河床底部穿过。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3.南水北调有利于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的状况,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①③正确;南水北调工程疏浚了京杭运河的河道,补充了水源,有利于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②正确;南水北调对于减轻南方地区的水体污染没有影响,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选A。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地下水资源量占水资源总量的28.2%。读“我国地下水资源量变化图”和“地下水取水用途占比”,完成下面小题。
24.我国地下水资源( )
A.占水资源总量比重超过50%以上
B.2001-2016年较1980-2000年减少了58亿m3
主要用于工业发展
D.城镇使用比重大于乡村
25.下列漫画反映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是( )
A. B. C. D.
【答案】24.B 25.A
【解析】24.由题干可知,我国地下水资源我国地下水资源量占水资源总量的28.2%,故A错误;由图可知,我国地下水资源2016年较1980-2000年减少了58亿m ,故B正确;我国地下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用水,占比69.6%,工业供水占比只有6.8%,故C错误;城镇生活供水占比7.9%,乡村生活供水占比15.7%,乡村比重大于城镇,故D错误。故选B。
25.由图可知,图A为过度取用地下水造成地面沉降,故A正确;图B反应的是工业用水的污染,故B错误;图C反映的是水资源的浪费,故C错误;图B反映的治理空气污染,故D错误。故选A。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达坂城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天山山脉,一年中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尤其以冬季最为明显,被称为“中国风电事业的摇蓝”。近年来,部分风电企业从新疆转移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下图为达坂城附近的区域示意图。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
(2)达坂城风能资源丰富,主要与当地的主导风________(风向)有关,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________。
(3)与煤炭资源相比,说明风能资源的优点。
(4)近年来,新疆部分风电企业转移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请分析原因。
【答案】(1)新 乌鲁木齐 (2)西北风 冬季
(3)风能资源可以循环利用,并且会减少大气污染。
(4)东部沿海地区风力资源充足,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解析】(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新疆的资源主要为石油、天然气、 煤炭 。
(2)由图可知,达坂城风能资源丰富,主要与当地的主导风西北风有关,达城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天山山脉,一年中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尤其以冬季最为明显,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冬季。
(3)风能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是清洁能源。与煤炭资源相比,风能资源可以循环利用,节约资源,并且会减少大气污染。
(4)近年来,新疆部分风电企业转移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因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风电企业;其次,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密集,工厂众多,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27.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核能、可燃冰等新兴能源崭露头脚。核能的开发主要通过铀等重元素的裂变,1千克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500吨优质煤;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能源界的能量棒,100升天然气能让汽车跑300公里,同体积的可燃冰则能跑5万公里。
材料二: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发布公告,提出要确保粮食安全,必须长期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不动摇(图1)。
材料三: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2)。
(1)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核能和可燃冰均属于_______资源,据材料信息可知二者与普通能源相比,其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
(2)我国颁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_______亩耕地红线,我们要在确保现有基本耕地的同时,开源与节流并举,对此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________。
A合理控制建设占用耕地 B.综合治理土地污染
C.东南丘陵大力开垦梯田 D.复垦废弃土地
(3)写出图例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A______ B________。在农业用地中,林地和_______的90%都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分布在山区的主要是________地。
(4)在青藏和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为主,近年来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劣,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好景象?_______________。
【答案】(1) 非可再生 能够产生巨大能量(意思对即得分)
(2)18亿 C
(3)草地 林地 耕地 林
(4) 草地 退耕还草、禁止土地不合理利用、植树种草(意思对即得分)
【解析】(1)据所学知识可知,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两类,核能和可燃冰均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据材料信息可知,二者与普通能源相比,其优点在于核能和可燃冰都能够产生巨大能量。
(2)我国颁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我们要在确保现有基本耕地的同时,开源与节流并举。为了保护耕地,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合理控制建设占用耕地,综合治理土地污染,复垦废弃土地,ABD可行,但不符合题意;东南丘陵大力开垦梯田,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C不可行,符合题意。故选C。
(3)据图和已学知识可知,A代表草地,B代表林地,C代表旱地,D代表水田。在农业用地中,林地和耕地的90%都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分布在山区的主要是林地。
(4)据所学知识可知,在青藏和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可以发展畜牧业,但是近年来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劣,我们应该采取如下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草、禁止土地不合理利用、控制合理的载畜量、植树种草等方式。
28.“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小南水北调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将汉江水引入渭河。读以下“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及“西安和汉中的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1)“引汉济渭”工程可以调节该区域水资源______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与渭河流域相比,汉江流域的年降水量较__________,支流较___________,水量较__________。
(2)“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它是我国长江水系和__________水系的分水岭。汉中与西安相比,__________的冬季更温暖,除了纬度差异,还有此山脉对__________的阻挡作用。
【资料1】秦岭地质构造复杂,穿越秦岭的隧洞埋深都在500米以上,修建隧道工程难度很大;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为保护生态环境,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
(3)据资料1说出“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时遇到的主要困难____________。
【资料2】渭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开发利用程度高;城市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对水资源需求量大;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地面下陷和水污染、水浪费等现象。“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会使西安、咸阳、渭南等城市1000多万人喝上汉江水,会使300-500万亩耕地恢复灌溉,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发挥重大作用。
(4)据资料2,归纳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_______。
【答案】(1)空间 大 多 大
(2)黄河 汉中 冬季风
(3)地质构造复杂,隧道工程难度大;珍稀动植物种类多,保护难度大等
(4)水资源总量不足;城市众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水污染、水浪费等。
【解析】(1)“引汉济渭”工程可以调节该区域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由图可知,从西安和汉中的气候资料图中看出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区,渭河流域位于温带季风区,与渭河流域相比,汉江流域的年降水量大,支流多,汉江水量大。
(2)“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秦岭是我国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汉中与西安相比,汉中纬度较低,再加上秦岭对冬季风的阻挡作用,汉中的冬季更温暖。
(3)由资料1可知,“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的隧洞埋深都在500米以上,地质构造复杂,修建隧道工程难度很大;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保护难度大等。
(4)由资料2可知,渭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开发利用程度高;城市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对水资源需求量大;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地面下陷;水污染、水浪费等现象突出,使渭河流域缺水严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下图为“与造纸生产相关的资源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 B.煤炭 C.森林 D.水
2.从纸张生产和使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无节制采伐林木 B.节约使用纸张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污水直接排放
优化能源结构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结合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清洁能源,不包括( )
A.水能 B.风能 C.太阳能 D.煤、石油
4.针对该漫画,某同学创作了几条警示语,其中最贴切的是( )
A.保护耕地,人人有责 B.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C.清洁能源,低碳转型 D.因地制宜,科技兴农
风能近乎无尽,广泛分布于陆地表面,环保清洁,能够有效降低碳排放。读中国风能资源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风能可以反复使用,近乎无穷,下列能源与风能性质相同的是( )
A.煤炭 B.石油 C.太阳能 D.天然气
6.风能欠缺的地区是( )
A.北京 B.上海 C.三亚 D.重庆
7.关于海上风电的优点是( )
A.投资成本低 B.解决了西部地区能源不足的问题
C.海平面没有遮挡物,风力足 D.建设方便,可大规模开发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将其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展现了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2021年9月以来,受“能耗双控”持续加码影响,多地区推出限电措施严控能耗强度,江苏、浙江等地拉闸限电,上千家企业限产停工。自然界的碳处于不断的循环之中。下图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碳循环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地域性 B.差异性 C.无序性 D.整体性
9.人类影响大气C02含量的主要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对于拉闸限电地区而言,正确的做法是( )
①政府积极促进产业结构升级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节能减排
③企业加大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④政府采取多途径积极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泰州农业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鱼汤面是泰州特色美食。下图为“泰州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泰州土地利用类型中比重最大的是( )
A.水域 B.林地 C.草地 D.耕地
12.泰州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和( )
A.甘蔗 B.棉花 C.小麦 D.花生
13.下列属于泰州种植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草场广布 C.工业发达 D.地广人稀
2021年第3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据材料和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4.漫画揭示的土地问题是( )
A.土地利用率低 B.乱占耕地 C.土地荒漠化 D.耕地污染
15.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控制城镇建设用地
②开林种田,缓解耕地不足
③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保护
④制定法律法规,加强土地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⑤多使用农药、化肥,保障农业产量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和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分布图,关于我国上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耕地多,草地少
B.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丘陵
C.林地主要分布在内陆高原、山地和盆地
D.草地主要分布在东北山区和青藏高原
农业用地类型与降水量密切相关,降水量大于800mm多为水田,大于400mm且小于800mm多是旱地,400mm和200mm之间一般多草地,小于200mm更多是戈壁荒漠等难利用的土地,根据图中甲、乙、丙三地降水量,推测该地区农业生产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17.甲、乙、丙对应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难利用土地、草地、耕地 B.林地、草地、耕地
C.难利用土地、耕地、草地 D.草地、耕地、林地
18.根据上题推测,有关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最有可能以畜牧业为主的是乙地区②可以种植大面积水稻③可以发展绿洲农业④丙地以水田为主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19.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高效发展农业,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
A.大规模开发难利用土地,增加耕地面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B.结合经济收入,只发展经济效益高的农业类型
C.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坚守“十分珍借、合理利用切实保护耕地”国策
D.提倡科技兴农,最大程度使用农药化肥增加作物产量
读图“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20.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北方耕地较少,水资源多
C.水土资源搭配中缺水严重的是北方地区
D.人多地少矛盾更加突出的是北方地区
21.下列做法能够有效解决我国缺水问题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①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②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③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④改变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技术 ⑤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⑥推广节水器具
A.②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南水北调工程东线沿着京杭运河向北输水,它使运河文明在流淌中得到延伸和发展。2022年4月,在南水北调工程东线调水和水库调控等共同作用下,京杭运河实现近一个世纪以来首次全线通水。下左图示意京杭运河,右图为京杭运河穿过某河流河床底部隧道施工现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图示京杭运河输水隧道从某条河流河床底部穿过,该河流是( )
A.海河 B.黄河 C.淮河 D.长江
23.南水北调对我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有( )
①缓解华北水资源短缺状况②提升京杭运河的通航能力
③改善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④减轻南方地区的水体污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联合国确定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我国地下水资源量占水资源总量的28.2%。读“我国地下水资源量变化图”和“地下水取水用途占比”,完成下面小题。
24.我国地下水资源( )
A.占水资源总量比重超过50%以上
B.2001-2016年较1980-2000年减少了58亿m3
主要用于工业发展
D.城镇使用比重大于乡村
25.下列漫画反映地下水过量开采的是( )
A. B. C. D.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达坂城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的天山山脉,一年中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尤其以冬季最为明显,被称为“中国风电事业的摇蓝”。近年来,部分风电企业从新疆转移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下图为达坂城附近的区域示意图。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________,行政中心是________。
(2)达坂城风能资源丰富,主要与当地的主导风________(风向)有关,发电量最多的季节是________。
(3)与煤炭资源相比,说明风能资源的优点。
(4)近年来,新疆部分风电企业转移到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请分析原因。
27.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种类齐全。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核能、可燃冰等新兴能源崭露头脚。核能的开发主要通过铀等重元素的裂变,1千克铀产生的能量相当于燃烧2500吨优质煤;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能源界的能量棒,100升天然气能让汽车跑300公里,同体积的可燃冰则能跑5万公里。
材料二: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发布公告,提出要确保粮食安全,必须长期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不动摇(图1)。
材料三: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2)。
(1)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和非可再生两类,核能和可燃冰均属于_______资源,据材料信息可知二者与普通能源相比,其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
(2)我国颁布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提出要坚守_______亩耕地红线,我们要在确保现有基本耕地的同时,开源与节流并举,对此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________。
A合理控制建设占用耕地 B.综合治理土地污染
C.东南丘陵大力开垦梯田 D.复垦废弃土地
(3)写出图例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A______ B________。在农业用地中,林地和_______的90%都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分布在山区的主要是________地。
(4)在青藏和内蒙古半干旱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为主,近年来由于开垦荒地,造成土壤沙化,生态环境恶劣,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重现当年“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好景象?_______________。
28.“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小南水北调工程,采用隧洞引水方式,将汉江水引入渭河。读以下“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及“西安和汉中的气候资料图”,回答问题。
(1)“引汉济渭”工程可以调节该区域水资源__________分布不均的问题。与渭河流域相比,汉江流域的年降水量较__________,支流较___________,水量较__________。
(2)“引汉济渭”工程穿越秦岭,它是我国长江水系和__________水系的分水岭。汉中与西安相比,__________的冬季更温暖,除了纬度差异,还有此山脉对__________的阻挡作用。
【资料1】秦岭地质构造复杂,穿越秦岭的隧洞埋深都在500米以上,修建隧道工程难度很大;秦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为保护生态环境,工程尽可能避开生物敏感区。
(3)据资料1说出“引汉济渭”工程建设时遇到的主要困难____________。
【资料2】渭河流域水资源总量不足,开发利用程度高;城市众多,经济发展迅速,对水资源需求量大;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地面下陷和水污染、水浪费等现象。“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后,会使西安、咸阳、渭南等城市1000多万人喝上汉江水,会使300-500万亩耕地恢复灌溉,对遏制渭河生态环境恶化发挥重大作用。
(4)据资料2,归纳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