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病毒(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5病毒(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29 13:09: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病毒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病毒的种类。
2. 熟悉并记忆病毒的基本特征。
3. 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病毒的基本特征。
(2)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难点
病毒的结构。
三、教学步骤
1、新课导入
教师:自然界中有许多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你知道多少种微生物呢?
学生1:细菌、真菌。
学生2:细菌、真菌和病毒。
教师:微生物包含细菌、真菌和病毒三大类。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细菌和真菌。本节课我们将对病毒进行学习和研究。
课件展示新冠病毒的结构示意图以及疫情现状。
课件展示一些知名的危害人类的病毒。
课件展示“想一想,议一议”。
教师:病毒究竟具有怎样的结构,使得病毒人类和动植物深受其害。甚至有一些疾病至今找不到治疗方法。首先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病毒的发现过程。
2、新课讲授
(一)病毒的发现过程
课件展示病毒的发现过程。
提问:病毒发现过程说明病毒具有什么特征?
学生:病毒比细菌小。
教师:病毒有多小?试着用类比的方法用身边熟悉的两个事物比较病毒与细胞的大小。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病毒对于细胞,相当于一个篮球与一栋摩天大厦。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要用纳米来计量大小。
提问:有一次,我的一个同学拿来一份鸡的血液,说这只鸡可能患有鸡瘟,想拿到学校的显微镜下查一查。老师马上说你一定查不到。老师为什么这么说?
学生: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病毒。
(2)病毒的种类
课件展示电子显微镜下病毒的几种基本形态。
学生:识别病毒的形态,了解病毒按照形状分成3类。
(3)病毒的结构
课件展示病毒的结构。
学生:通过比较病毒结构与动植物细胞,了解病毒结构的主要特征。
(4)病毒的繁殖
课件展示病毒(大肠杆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
提问:通过上面的学习,你判断病毒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为什么?
学生: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可以生长和繁殖,是生物。
教师: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又符合生物的特征,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5)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件展示与病毒有关的疾病:流感、肝炎、口蹄疫、鸡瘟、烟草花叶病等。
提问: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的信息,你还知道哪些疾病与病毒有关?
学生自由回答。
提问:科学工作者将引起肝炎、流感、口蹄疫这类病的病毒归为一类,将引起烟草花叶病、萝卜花叶病的病毒归为一类。你知道它们的分类依据吗?
学生:根据寄生细胞的不同,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称作动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称作植物病毒。
教师:侵染大肠杆菌的病毒寄生在细菌当中,称作噬菌体。
提问:同学们打过肝炎疫苗的有多少?
学生举手。
提问:肝炎疫苗有什么作用?
学生:防止得肝炎。
教师:肝炎疫苗中也有病毒。病毒能带来疾病,也能为人类带来益处。
课件展示人类对病毒的利用。
教师:病毒能够给人类带来疾病,同时也能为人类所利用。病毒的研究前景非常广阔,希望将来人类能够攻克更多病毒难题。
完成练习。
四、板书设计
第5章 病毒
一、病毒的发现:伊万诺夫斯基
二、病毒的种类
1. 按照形状
2. 按照寄生细胞
三、病毒的结构
1. 没有细胞结构
2. 蛋白质的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
四、病毒的繁殖
五、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有害也有利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