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课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课件(共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8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8 17:4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物理八年级 上册 H
第 三 章 声的世界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振动会发出声音,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却能听到蜜蜂翅膀发出的声音?


蝴 蝶
情景引入
你见过用烧杯做这样的演奏吗?
用不同的力敲同一个烧杯,烧杯所发出的声音相同吗?有什么区别?
声音大小不同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实验
响度、音调、音色
提出问题 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你观察到了什么?
探究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下面两个图,哪个图中的小球振幅大?
振幅大
振幅小
发声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由此可见: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距离
的远近有关。
小结
男同学和女同学说话,他们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男同学声音要粗、要低。
女同学声音要细、要高。
我们把声音的高低,粗细叫做音调。
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
注意: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大致相同。
比较不同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动手动脑
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音调越低。
发声体振动的快
慢决定着音调的
高低。
分析思考
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单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例如:物体在1s钟振动50次,则我们 称,物体振动的频率为50Hz。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知识拓展
音色
——声音的特色。
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是由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等方面引起的,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其音色不同。
例: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不同,就是音色不同。
不同的乐器演奏相同的曲子,我们却可以分辨出来。
结论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从物理的角度
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噪声
噪声的防治
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30dB-40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dB:干扰谈话和工作;
90dB:长期忍受会严重影响听力;
150dB:鼓膜破裂,失去听力。
保证工作和学习的最高限度
保护听力的最高限度
保证休息和睡眠的最高限度
1、噪声的等级用分贝来表示 ,符号是dB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2、噪声的危害
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和身心健康
长期在噪声环境下工作,会使听力下降甚至致人耳聋,还能造成其他疾病(头疼、高血压等)
控制噪声也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改造声源结构,减小噪声响度;在声源处加防护罩;在内然机排气管处加消声器。)
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用隔音或吸音材料把噪声声源与外界隔离开。)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戴防噪声耳塞,用手指塞住耳朵等。)
1.“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______。
2.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先快些,后慢些,划得快时,发出声音的音调_____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____________有关。
3.男同学说话声音“低沉”,是指男同学声音的 _____低,这是因为男同学说话时,声
带_________的缘故。
音调

振动频率
响度
响度
振动幅度小
课堂练习
1、音调、响度和音色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大,
音调高。
3、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振幅决定。振幅大,响度大。
4、音色指声音的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
5、减小噪声的主要途径
在声源处减弱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在人耳处减弱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