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学习目标
知道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
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影响
2
知道万隆会议及“求同存异”方针的内容和影响
3
探讨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
4
1840年 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 《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大大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后签订《辛丑条约》,清政府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
袁世凯与日本订立灭亡的中国的“二十一条”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清末近代中国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近代屈辱外交的原因有哪些?
①社会制度落后;
②综合国力衰弱;
③统治者的腐朽。
思考:近代中国外交与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区别是什么?
基本特征 主要区别
近代中国外交
新中国外交 新中国外交
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国家是否独立;社会性质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南京条约》签订仪式
《马关条约》签订仪式
《辛丑条约》签订仪式
近代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毛泽东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背景①国内: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
②国际: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封锁和禁运
(3)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③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百废待兴;政权需要巩固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目的: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另起炉灶
(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指导下的外交方针
1949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继外交关系。”
——是新中国执行独立自主原则的基本保证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人捣乱。
——巩固了新中国的
独立和主权
“一边倒”
“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各国无产阶级结成国际统一战线。
——使新中国不至于处
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核心是什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49年10月2日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并建交。
1949年12月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
1950年签订了《中
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
毛泽东和斯大林
建国第一年,新中国与苏联等十七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5)、外交成就
17
(6)影响: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周恩来
国务院总理、 第一任外交部长
也是亚洲第一个让联合国在其逝世时为他降半旗致衰的领导人
猜猜他是谁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
②中、印、缅三国在历史上存在领土纠纷,中国的强大引起缅甸与印度的担忧。
缅甸
① 1953年7月,中国取得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这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引起中国周边国家的担忧与忌惮。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中国同印度就西藏问题签字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首次提出: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就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2)正式提出: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周恩来总理会晤缅甸总理吴努
周恩来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核心和基础
保证
目标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
对中国:
①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②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对世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日内瓦会议
周恩来步入日内瓦会议会场
(1)时间:
(2)地点:
(3)地位:
(4)内容:
(5)意义:
1954年4月至7月
瑞士·日内瓦
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
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西方曾有报刊称:“已有不少人将周恩来喻为印度支那会议的挽救者,他已赢得了外交舞台第一流人物的地位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万隆会议:1955年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
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台湾特务机关阴谋刺杀周恩来,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未搭乘此飞机,幸免遇难。
危机四伏的万隆会议——“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事件
万隆会议期间的周恩来
1.背景: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2.万隆会议
(4)矛盾和分歧: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代表当着中国代表的面攻击共产主义,甚至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1)召开时间:1955年,印度尼西亚万隆
(2)地位: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会议的主题: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5)结果: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苏 联
泰国代表: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还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会中:矛盾重重——充满“火药味”的万隆会议
万隆
巴基斯坦代表: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美 国
中国
印度尼西亚总统:我们各个民族和国家不再是殖民地了。现在,我们已经取得自由、主权和独立。让我们团结起来,同舟共济,共同促进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与繁荣。
思考“求同存异”中的“同”和“异”各指什么?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称为“万隆精神”。
本次会议还形成了“万隆精神”。
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
① 共同的经历: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
② 共同的任务:面临着民族独立、 发展经济的任务;
③ 共同的愿望: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同
异
作用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合作。
二.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2015年 4月22日,亚非领导人会议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 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话。
今天,中国与其他亚非国家之间是否还存在“同”与“异”?是否还需要“万隆精神”?
拓展延伸
弘扬万隆精神,加强亚非合作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
1954年日内
瓦会议
1954年访问
印度、缅甸
1953年底接见
印度代表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存异
请根据图片,归纳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冰心称他是:二十世纪十亿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位完人。
习近平总书记对他高度赞扬: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
拓展延伸
外交部长
疫情按下暂停键
中国开启云外交
新中国成立初期取得重大的外交成就的主要原因?
①新中国成立后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本原因)
②国际威望的提高;
③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贯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
⑤我国卓越的外交家的努力;
⑥国际形势的变化。
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
旧中国:屈辱外交政策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认识:
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
2、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必然导致外交失败
3、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
课堂小结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求同 存异”
时间:
1953年底
内容:
时间:
意义:
1955年万隆会议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
作用:
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训练评价
1.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外交政策 B.外交孤立政策
C.扶蒋反共政策 D.积极扶助政策
B
2.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3. “两国(中国、印度)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材料中的这些原则所产生的作用是( )
A.只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
B.有利于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C.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唯一准则
D.有助于打破英国对中印的封锁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