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届高考地理复习统揽精测卷
(湖北地区使用)
(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一个 POI(Point of Interest,即“兴趣点”)可以是一栋房子、一个商铺、一个邮筒、一个公交站等。下图示意银川市中心城区某地理事物 POI 密度及路网密度特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理事物是( )
A.商业网点 B.物流仓库 C.公交站点 D.医疗诊所2.该地理事物增多可能会使( )
A.交通设施损坏率增大 B.区域间道路绿化差别增大
C.道路交通压力增大 D.汽车尾气污染扩散速度加快
据调查,某些区域该地理事物的密度与人口密度不完全相关,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
( )
A.住房质量 B.出行距离 C.地质条件 D.人居环境
2022 年 6 月 16 日起,和田至若羌铁路(以下简称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和若铁路
开通运营后,形成了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长达 2712 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
线。塔克拉玛干沙漠一年有 7 个月是风季,火车在沙漠中运行,风沙是最大的威胁。为了抵
(
10
) (
第页
)
御风沙侵袭,和若铁路在风沙区域修建了“过沙桥”,并应用了智能灌溉技术,确保植被成活率。下图示意环塔里木盆地铁路环线和铁路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从根本上防风固沙,铁路沿线还进行了大量的治沙工程,下列该线治沙工程主要作用对应合理的是( )
A.草方格沙障——阻沙 B.高立式沙障带——固沙
C.“过沙桥”——导沙 D.乔木植被——固沙
下列关于和若铁路开通前后,和田到内地的线路最佳选择正确的是( )
开通前:和田——若羌——库尔勒——哈密——内地
开通后:和田——若羌——乌鲁木齐——内地
开通前:和田——若羌——乌鲁木齐——格尔木——内地
开通后:和田——若羌——格尔木——内地
和若铁路没有设计成高速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
高速铁路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更大
高速铁路不宜进行货运,普通铁路可以客货兼运,用途更广C.沿线自然条件复杂,建设高铁技术要求高
D.沿线风沙会影响高速铁路的运行速度
镁是生产镁合金的主要原料,多蕴藏于白云石中。2002 年,陕西省府谷县镁业开始起步,独创了利用兰炭产生的煤气和热源冶炼镁技术,突破了传统炼镁耗电大的不足。2020 年,府谷县原镁产量约为 48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 42%,被誉为“世界镁都”。但 2021 年
9 月起,府谷县 40 余家镁厂通过停产、减产等方式整体压减产量。下图示意府谷县镁业产
业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府谷县在不到 20 年的时间内成为“世界镁都”,主要得益于( )
①原料丰富
②技术改良
③成本低廉
④资金充足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2021 年府谷县整体压减原镁产量,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原镁市场价格 B.降低镁产品市场风险
C.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D.维持产业链供应稳定9.为大力提升府谷县在全球镁业链地位,该县最应该( )
A.扩大原镁出口量 B.提高原镁产量
C.提高原镁出口价 D.延长镁合金产业链
茎柔鱼亦称“美洲大鱿鱼”,分布范围广,资源量丰富,对海水温度敏感而易发生迁徙,是东太平洋重要的经济物种。下图示意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茎柔鱼渔场重心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茎柔鱼渔场重心( )
1—5 月向西南方向移动
1—5 月的移动范围小于 5—8 月
8—12 月向东北方向移动
8—12 月南北移动距离大于东西移动距离
11.据图推测,茎柔鱼 5—8 月( )
A.顺洋流流向迁移 B.向高水温区迁移
C.对饵料需求增大 D.受赤道热带气旋影响较大
12.研究发现厄尔尼诺年茎柔鱼个体较小,主要是由于( )
①海水温度升高
②海水温度降低
③栖息范围增大
④营养盐类减少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我国某城市某中学生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习惯观察天空中的太阳。下图为该同学先后在两个不同日期的日出时经过 M 地,看到太阳在地平线附近的 a、b 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该同学两次观察间隔期,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南半球,向赤道方向移动 B.位于北半球,向赤道方向移动C.位于南半球,向南方向移动 D.位于北半球,向北方向移动14.该同学发现太阳位于 a 的这一天,日落的方向为( )
A.正西方向 B.西南方向 C.正东方向 D.西北方向15.对应图示观察时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B.晨昏线与经线夹角减小 C.悉尼昼长与夜长差值增大 D.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 分)
李树是多年生乔木,栽种 3 年后即可挂果,4~5 年后进入盛果期,细菌虫害对李树挂果及其后期生长影响极大。
重庆市巫溪县红池坝镇铁岭村位于巫山深处,是个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近两年来, 在政府的扶持下,该村立足本村资源禀赋,引入青脆李树种植。引入初期,村民在青脆李树滴水线内套种传统中药——独活(以根入药),如图。独活根系发达,叶片茂盛,种下 1 年即可采挖。套种后,青脆李树的病虫害增多,生长不良。经当地农业专家指导后,村民通过疏果、整枝、清除滴水线内套种作物等方法,使青脆李树重新焕发生机。青脆李成为该村的特色产品,村民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逐渐走上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简述村民在改种青脆李树后套种中药独活的原因。(4 分)
说明村民在青脆李树滴水线内套种中药独活后,青脆李树的病虫害增多且生长不良的原因。(6 分)
分别说明疏果和整枝对提高青脆李产量和品质的作用。(6 分)
区域发展要因地制宜。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9 分)
X 国面积约 13 万平方千米,其中 15%为岛屿,海岸线长约 1.5 万千米;人口约 1071 万
(2020 年)。境内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且制约经济社会发展。为此,该
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
描述 X 国的地形地势特征。(10 分)
说明 X 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表现,并分析原因。(6 分)
分析 X 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社会经济原因。(3 分)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
说出乌梁素海的主要生态功能。(8 分)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两级政府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持续推进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列举区域内三种主要环境问题,并说出各自对应修复工程的分布地区。(8 分)
在持续推进生态修复工程的基础上,当地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创建“天赋河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越来越多的优质河套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走向高端市场。
分析“天赋河套”农产品质优价高、立足高端市场的原因。(4 分)
答案
选择题
答案:A
答案:C
答案:D
答案:C
答案:D
答案:B
答案:C
答案:C
答案:D
答案:B
答案:C
答案:A
答案:B
答案:D
答案:B
一、非选择题
答案:(1)青脆李树需 3 年才能挂果,而独活种下 1 年即可采挖,套种独活能保证青脆李树挂果前村民的经济收入;当地山地较多,耕地稀少,采用套种可以节约土地。
独活叶片茂盛,会增加地表湿度,从而有利于病虫害的滋生;独活种植密度大,根系发达,会与青脆李树争抢水肥;独活采挖过程中会破坏青脆李树根系,从而影响青脆李树生长。
疏果:减少挂果数量和养分消耗,提高单果重量和品质。整枝:减少多余树枝的养分消耗,增强果树的抗病能力,减少病虫害;增加光照,提高果实品质。
套种独活对青脆李树的危害主要从独活的生长特征以及独活生产过程中对李树的影响
的角度分析。独活叶片茂盛,会减小地表的空气流动,增加地表湿度,有利于病虫害的滋 生;独活种植密度大,根系发达,抢夺养分的现象突出,使得青脆李树缺乏养分,生长不 良;独活以根入药,根系发达,在采挖过程中会破坏土壤结构和青脆李树根系,影响青脆李树生长。
结合材料可知,“疏果”即减少果实数量,疏果能使保留下来的果实得到充分的营 养,从而提高单果重量和品质。“整枝”即修剪树枝,通过修剪枝条来减少果树的养分消 耗,增强果树的抗病能力;同时“整枝”可以提高果树的透光能力,增加光照,提高果实品质。
答案:(1)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表崎岖,起伏大;地势北高南低;海岸线曲折;喀斯特地貌广布。
表现:冬多夏少,西多东少。原因: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控制。该国西部处于冬季西风的迎风坡。
东部城市和人口多,水资源需求量大。
(3)由图可以看出该国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东部城市和人口多,生产生活需水量大,水资源短缺。
答案:(1)降解污染,改变水质;调节黄河水量;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区域气候等。
土地沙化-乌兰布和沙漠;土壤盐碱化、使用化肥农药产生污染河套平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乌拉山;草原退化阿拉奔草原;湖水污染、水面萎缩乌梁素海,等。
当地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绿色有机生态产品为主,产品品质高;品牌效应。
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三方面的内容,图示区域包括:不合理利用水资源导致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乌兰布和沙漠;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使用化肥农药产生污染-河套平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乌拉山;过渡放牧导致草原退化、荒漠化-阿拉奔草原;过度利用水资源导致湖水污染、水面萎缩-乌梁素海等。
河套平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工业不发达,环境污染小,绿色有机生态产品为主,产品品质高、价格高;当地注重面对高端市场、打造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