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第十三章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学案(无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8 20:24: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物体的内能
【学习目标】
1.根据分子动理论描述的微观特征,能说出什么是内能。
2.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内能是能量的一种重要形式。
3.能举例说明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4.能判断具体的生活实例是通过哪种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
5.通过热传递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热量是内能变化的量度。
6.能说出热量的物理意义和单位。能在生活和相关的物理活动中正确使用其术语。
【学习重点】
1. 影响分子内能大小的因素。
2. 能判断具体的生活实例是通过哪种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
【学习难点】
能辨析内能、热量、能量之间的区别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物体的内能
1.物质是由 组成的。
2.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
3.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 力和 力。
4.动能是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势能是由于物体被 或发生 而具有的能。
5.分子运动的快慢与 有关。
请根据上面回顾的知识自学教材34页1-3三段内容,完成以下内容:
内能是 。
内能的国际单位是 ,与前面学过的物理量 的单位一样。
物体的温度越 ,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 。
请结合教材34页图13-1和图13-2理解: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能越大,温度越低,其内能越小。
请同学举例说明: 。
二、合作探究
(一)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交流讨论:既然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那么改变物体的内能也就是改变物体的温度,那么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改变物体的温度呢?请将讨论结果填入下面的横线上。

分析:既然以上方法能改变物体的温度,也就是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因此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种方式:
科学研究表明: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 和 。
练一练
1.下列四幅图片中,属于利用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2.图6为冬天时,女孩通过哈气取暖,男孩通过搓手取暖,这两名儿童的取暖方式分别是:( )
A.两人都是通过做功取暖
B.两人都是通过热传递取暖
C.女孩通过做功取暖,男孩通过热传递取暖
D.女孩通过热传递取暖,男孩通过做功取暖
(二)热量
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在热传递的过程中,改变内能的多少称为热量 ,热量通常用字母 表示,常用单位是 ,符号是 。
热量的解释:
请同学们阅读37页两段,进一步理解热量的意义。
关于热量的说明:
1.1Kg的水温度升高1℃要吸收4.2×103J热量,温度降低1℃要放出4.2×103J热量。
2.热量是热传递的过程中产生的物理量,因此,离开了热传递热量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只能说吸收或放出多少热量。
【课堂练习】
1.物体的内能是( )
A.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
B.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的大小
C.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D.物体温度的高低
2. 在0°C的房间内,放在地面上的铅球( )
A.具有动能 B。没有机械能 C。具有内能 D。没有内能
3.在如图所示的四个过程中,食物、温度计、水和圆木的内能都会发生改变,其中利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