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地球的绕日运动
课堂追踪训练
1.地球公转是指地球 ( )
A.绕地轴旋转 B.绕月球运动 C.绕太阳运动 D.绕北极星运动
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地点是( )
A.一个点 B.一个面 C.一条线 D.整个地球
地球表面经度相同的地点是: ( )
日出时间相同的地点 B.地方时相同的地点
C.昼夜长短相同的地点 D.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地点
4.从8月1日到9月1日这段时期内,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
A.北京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并且昼短夜长,夜越来越长
B.赤道处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大,并且昼夜长短相等
C.南极圈内有极夜现象,并且极夜范围逐渐扩大
D.北半球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南半球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越来越大
5.北半球夏至日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按由长至短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武汉、乌鲁木齐、台北、兰州B.乌鲁木齐、兰州、武汉、台北
C.乌鲁木齐、兰州、台北、武汉D.台北、武汉、兰州、乌鲁木齐
6.地球上产生季节变化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
8.北京纬度是北纬40°,在五带中位于 带,夏天正午杆影朝向 ,一年中正午杆影最长的一天是 。
9.夏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 纬线上,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 ,在北极圈内出现有 现象。
10.在 ,终年都是昼夜等长。 是半年极昼时间,半年极夜时间。
11.在 日和 日这两天,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12.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 纬线上,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比黑夜时间 ,在北极圈内出现有 现象。
13济南在放暑假和寒假时,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不同?
课后新知巩固
1.下列四地区中,一年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
A.15°S B.25°N C.45°S D.30°S
2.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 D.冬至日
3.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是 ( )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圈
4.南温带和南寒带的分界线是 ( )
A.赤道 B.南回归线 C.南极圈 D.23.5°s
6.北京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6.北半球的冬季是 ( )
A.1、2、3月 B.10、11、12月 C.3、4、5月 D.12、1、2月
7.某地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温带,南侧有极昼、极夜现象,该地应位于 ( )
A.66.5°N,20°W B.66.5°N,0° C.66.5°S,20°W D.66.5°S,0°
8.下列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 )
A.南、北纬90° B.南、北纬23.5° C.赤道 D.南、北纬66.5°
9.读“地球上的五带”图1-11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名称 A.______、B._______C.______
(2)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纬线名称和纬度:
①名称:_______,纬度:_______。②名称:_______,纬度:_______。
(3)图中字母表示的范围有阳光直射的是____,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
10.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日期是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这一天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北极圈内有______现象。
(3)当地球公转到B处时,武汉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此时正是北半球的______日。
11.我国南极考察队前往南极考察的日期为什么多选在11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夹角为60°,试问五带范围有何变化 (提示)①目前地轴和公转轨道面的夹角是66.5°。②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往返移动。③目前热带范围在南、北纬23.5°之间,寒带范围在66.5°与90°之间。请思考太阳直射点位置如有变化,五带范围会有何化? 。
课后拓展创新
1.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 ( )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40°N
2.我国科学家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我国正处在四季中是 ( )
A.冬季 B.秋季 C.夏季 D.春季
3.“五一”这一天 ( )
A.北京昼夜等长 B.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7°W)没有黑夜
C.伦敦(0°,51°N)昼长夜短 D.悉尼(151°E,33°S)昼长夜短
4.根据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下面四个地区有阳光直射的地区是 ( )
A.热带 B.北寒带 C.南寒带 D.北温带
5.10月1日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接近的地方是 ( )
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
6.有关春分日时,我国各地学校昼夜情况是 ( )
A.我国各地所有学校昼夜等长 B.南方比北方学校所在地昼长
C.东部学校比西部学校所在地昼长 D.只有位于同纬度的学校昼夜等长
7.一年内有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 ( )
回归线上 B.赤道上
C.极圈上 D.本初子午线上
8.产生四季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时( )
A.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运动 B.保持自东向西的方向
C.地轴始终倾斜于轨道平面 D.地轴始终垂直于轨道平面
9.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是( )
A.南回归线 B.北回归线 C.南极圈 D.北极圈
10.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
12.北回归线的纬度是 ,北极圈的纬度是 。
13.地球公转产生了 现象。
14.南半球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的节气是 ,此时, 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15.读图1.2-11回答:
(1)写经纬度:A ,B ,C ,D 。
(2)位于热带的点 。
(3)冬至日以上四点中白昼最长的是 。
(4)以上四点中最冷的是 点。
(5)位于南半球的点是 。
16.读图1.2-12,回答:
(1)图上各点中,正值白天的是 ,正值黑夜的是 。
(2)朝向太阳的半球上, 点将首先进入黑夜;背向太阳的半球上, 点白昼即将来临。
(3)该图表示的 月 日的太阳照射情况,这一天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 ,白昼时间 。这时,北半球是 季,南半球是 季。
17.读图1.2-13是12月22日太阳照射地球的情况,读图并回答:
(1)这一天太阳直射 纬线;北半球正值 节气。
(2)此时,A、B、C、D四地的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正确排列是 。
(3)上海这一天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1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1.2-14所示,回答: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
(2)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3)一年中,山东省白昼最短的一天是在 月 日或 月 日。(4)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 ,而且它的空间指向 。
(5)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 变化。
每课中考直通
1.(2013 湖南长沙)读某日光照图及我国某海岛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10分)
(1)根据光照图,判断该日该海岛的白昼比黑夜 (填“长”或“短”)。
2.(四川德阳)2013一年中,在西沙群岛某地有几次太阳直射现象( )
A . 一次 B . 二次
C. 三次 D .四次
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课堂追踪训练
1C 2.A 3A 4B 5B 6A 7北温带,北,6月22日前后(夏至日)。
8北回归线(北纬23.5°),长,极昼。9赤道上;北极点和南极点。
10春分;秋分。 11南回归线 12放暑假时,昼长夜短、正午太阳高度高;放寒假时,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低。(南纬23.5°),长,极夜。
课后新知巩固
1.A 2.D 3.B 4.C 5.B 6.D
7.C 8.C
9.(1)A.北寒带B.北温带C.热带(2)南回归线23.5°s南极圈线66.5°S (3)C A
10.(1)自西向东 (2)12月22日 23.5°S 昼短夜长极夜 (3)昼夜平分 春分
11.11月为北半球的深秋,却是南半球的春末,考察队员航行一段时间以后到达南极大陆,正逢南极大陆考察的黄金时间——夏季。
12.热带和寒带范围扩大,温带范围缩小
课后拓展创新
1.C 2.A 3.C 4.A 5、C 6.A 7.B 8.C 9.A 10.D
11.自西向东 一年 12.23.5°N 66.5°N 13. 四季变化 14.夏至 北 热最多,南半球则相反;冬至日北半球大部分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白昼时间最短,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最少,南半球则相反。
15.(1)A(1°N、179°W) B(35°E,15°S) C(30°N,20°E) D(60°S,90°E) (2)A、B (3)C (4)D (5)B、D
16.(1)CDEF,AB (2)D B (3)6 22 最高 最长 夏 冬
17.(1)南回归线 冬至 (2)A B C D (3)昼短夜长
18.(1)夏至日 冬至日 (2)23.5°N, (3)12 22 12 23 (4)倾斜的 不变 (5)季节
每课中考直通
1.长 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