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歌曲《静夜思》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歌曲的思乡之情,体会古诗音律与歌曲旋律相结合的美感和古韵新声的表现魅力。
2、学生大胆自信地参与表现,能够用连贯的气息和优美动人的声音演唱歌曲《静夜思》。
3、二部合唱部分能够做到和谐统一,准确地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感受歌曲级进的旋律、舒缓的节奏、思乡的愁绪,连贯的气息;会准确地充满情感地演唱歌曲,做到二部合唱时声音和谐统一。
2、难点:倚音和八分休止符声断气连的准确演唱;重复乐句的演唱时情感和力度变化;合唱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欣赏吕思清演奏的《思乡曲》
问:从乐曲中感受到怎样的情绪?
(二)、创设情境:
1、课件出示“圆月”、“游子”
师:寂静夜晚,明月当空,远离家乡的游子仰望圆月,心情会怎样?
2、课件逐句出示“诗句”
师:床前洒满明亮的月光,犹如秋冬的白霜,抬头仰望圆圆的明月,不禁低头思故乡。
3、课件展示课题《静夜思》
师: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叙述的语气,浓浓的乡情,千百年来,吟诵至今。
(三)、古诗诵读:
师生比赛:1、教师诵读《静夜诗》,配以肢体动作。
2、学生深情吟诵,加以自己的表情动作。
(四)、古诗演唱:师:著名音乐作曲家“黎英海”为《静夜思》谱写了优美的旋律,让古诗今唱,散发出时代的气息。
1、欣赏《静夜思》齐唱部分。
师:认真聆听,感受歌曲的旋律、情绪。(旋律舒缓、情绪优美,充满思乡情)
教师范唱歌曲齐唱部分。
学生用“lu”模唱旋律。
观察曲谱,唱一唱:a、找出“倚音”,指导唱法。
b、强调八分休止“02”的“声断气连”唱法。
随琴唱谱,比较二、三乐句情感的递增,旋律的高潮。
随旋律演唱歌曲齐唱部分。
聆听《静夜思》合唱部分。
师:这段演唱与前段有什么不同?(声音丰富、情感更浓,合唱形式)
介绍歌曲的演唱形式。(齐唱 + 合唱)
和声练习:
- - - | 1 - - - |
- - - | 3 - - - |
9、学生分声部练习,指出合唱时的“弱拍进入”和“低头思故乡”节奏的不同。
10、师生合作合唱《静夜思》,师唱第二声部,生唱第一声部。
11、学生尝试演唱合唱部分,教师强调音准、节奏。
12、随旋律完整演唱歌曲。
(五)古诗拓展:
1、聆听不同版本的《静夜思》歌曲。
2、观赏宋词歌曲《明月几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