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考试时,考场外会设置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 减弱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是在 减弱噪声。
2.“中国好声音”比赛现场,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
3.在我国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声音的优美诗句,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选填“响度大”“音调高”或“音色不同”);中考期间的考场周围设有禁止鸣笛的标志,这是从 减弱噪声。
4.如图是幸福花苑住宅小区内的提示牌,图中A要求在 减弱噪声;根据图B可知,按规定,汽车在小区内内行驶100m至少需要 s.
5.现代城市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显示屏显示50、66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 ,符号是 .
6.小明在修理桌椅时有敲击声,为了使邻居小宇免受干扰,请你帮小明想出三种解决问题的办法.
方法一: 理由是:
方法二: 理由是:
方法三: 理由是:
二、选择题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一定会听到声音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考场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医学上用超声波碎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8.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 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频声波的威力在于其比飞机飞得更快
B.“声波炮”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C.发射器喇叭状外观能增大声音的音调
D.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9.以下减弱噪声的方法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
A.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B.飞机旁的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
C.关闭房间的门窗
D.高架道路两侧某些路段设有隔音板墙
10.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钢琴、小提琴、笛子等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它们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12.小明假日去旅游的时候,看到繁忙的道路两边有时会有玻璃幕墙,这引发他对幕墙的作用产生了许多的猜想。观察图,他的猜想中正确的是( )
A.美化道路
B.防止大风天气影响车辆行驶安全
C.增加司机两边的视野
D.减弱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
13.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
14.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真空能传播声音
B.令人心烦意乱的声音就是噪声
C.秋天,蝉趴在树上某个地方也能发出叫声,说明发出声音时物体不需要振动
D.人们利用声呐技术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说明声音只能传递信息而不能传递能量
15.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
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以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而不是以听到枪声开始计时,是因为声速远小于光速
D.学校路段“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
16.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所示,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作用是( )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C.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
17.铁路通过居民区时,为了减弱噪声对居民的伤害铁路部门在两旁安装隔声墙。小明提出观点,表面光滑平整的材料的隔声效果比表面粗糙的材料的隔声效果好。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温馨提示: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1)实验器材: ;
(2)实验步骤: :
(3)实验结论: 。
答案
1.声源处;传播过程中
2.音调;空气;声源处
3.响度大;声源处
4.声源处;72
5.分贝;dB
6.在被敲击的地方垫一块厚布;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把自己家的门窗关得很严实;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告诉小宇,暂时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或塞团棉;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7-16 D D A C D D D B C C
17.(1)声源、闹钟、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
(2)把声源放入一只鞋盒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声音时的位置与声源的距离
(3)表面粗糙的材料比表面光滑平整的材料的隔声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