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9 06:4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秋季儿童极易感冒发烧,为了降温常用在额头贴“退热贴”。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在这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医生建议小孩发热时不要给小孩加盖厚被子,是因为盖厚被子阻碍了汗液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
2.二氧化碳气体被压缩、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   (填具体的物态变化名称)成干冰。干冰被抛到空中,会迅速变为气体,同时迅速   (选填“吸收”“放出”)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的热量,使水蒸气   (填具体的物态变化名称)成水滴,实现人工降雨。
3.北方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常出现冰花,这是    现象,冰花出现在玻璃朝向    (选填“室内”或“室外”)的一面;夏天开空调时,窗玻璃上常出现水珠,水珠出现在玻璃朝向    (选填“室内”或“室外”)的一面。
4.下面有几个常见的物理现象,各属什么物态变化:
(1)湖面结冰:   ;
(2)烧水时看到“白气”:   ;
(3)自来水管“出汗”:   ;
(4)严冬玻璃窗上结有“冰花”:   ;
(5)冰箱中取出冰棒冒“白气”   。
5.下图是一种新型可以手抛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   热(选填“吸”或“放”)实现快速灭火。
6.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则   (选填“甲”、“乙”或“丙”)是固态,由乙到丙是   过程(填物态变化名称)。
二、选择题
7.在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B.刚出冷库的冻肉表面有白色颗粒
C.秋天的下半夜,草尖上会出现露珠
D.冬天,打开家里浴室的热水阀门,旁边的镜面很快“模糊不清”了
8.下列现象中哪一种属于升华现象(  )
A.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
B.冬天室外冰冻的湿衣服也会变干
C.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冒“白气”
D.夏天洒在室外地上的水很快变干了
9.以下对中华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露从今夜白”,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吸热
B.“清明时节雨纷纷”,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吸热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
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冰和雪的形成都是凝固现象,需放热
10.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冬天清晨,室外草木上有霜是凝华现象
B.冬天地面上的雪逐渐减少是液化现象
C.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固现象
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是汽化现象
11.图所示是自然界水循环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图中过程① 和过程② 的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 是液化 B.过程① 是汽化
C.过程② 是凝华或汽化 D.过程② 是凝华或液化
1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 中国诗词大会 ,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
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非晶体的熔化
三、实验探究题
13.“模拟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它以真实的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为原型,创造出和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相同或相近的实验环境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为了让实验效果明显,实验时应在锥形瓶中加入      (填冰、温水、与室温相同的水),在在蒸发容器中放入      (填冰、温水、与室温相同的水).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在锥形瓶口内有     出现,其形成的原因是     在蒸发容器的底部出现了水滴这就形成了“雨”.
(3)人们把善于传热(或传热本领大)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例如金属就是热的良导体;人们把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你认为如图中的蒸发容器用     容器为好(选填“金属”或“玻璃”).
14.如图所示,
(1)电冰箱工作时,液态制冷剂在蒸发器中迅速    (填物态变化名称),并    热量,使冷冻室内温度降低,气态的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送入冰箱外侧的冷凝器,在此冷凝剂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并    热量,使冰箱外侧温度升高。液态的致冷剂通过很细的毛细管回到蒸发器,又开始了新的循环。
(2)冰箱中的“制冷剂”应具有沸点    (“低”或“高”)的物理性质;
(3)冷冻室中霜的形成属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4)冰箱的自动除霜功能实际上就是通过化霜系统加热使霜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除霜所形成的水,由箱内经引水管流至冰箱底部蓄水盒中,自动蒸发。
15.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 , 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 , 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划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   、   、   ;
(2)上面四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提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
①   ②   .
16.由于今年春季冷空气和暖湿气流的影响,这短时间“回南天气”特别严重,每当“回南天气”到来时,家里的墙壁和地板,课室的玻璃窗、黑板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
(1)关于这些“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多选题);
A.它出现在玻璃的内壁 B.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C.“水”的出现是汽化现象 D.“水”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2)用所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些“水”是如何形成的:   ;
(3)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   和   ;
(4)物态变化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人工降雨时用小导弹把干冰发射到高空,干冰在云层中散开,利用干冰   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   成小冰粒,这些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冰粒遇到暖气就   变为雨水最终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
1.升华;吸热;汽化
2.凝华;吸收;液化
3.凝华;室内;室外
4.(1)凝固 (2)液化 (3)液化 (4)凝华 (5)液化
5.升华;吸
6.乙;升华
7-10.A B C A 11.B,D 12.C,D
13.(1)温水;冰 (2)雾;水蒸气遇冷液化 (3)金属
14.(1)汽化;吸收;液化;放出 (2)低 (3)凝华 (4)熔化
15.(1)汽化;液化;凝华;熔化 (2)汽化;熔化
(3)洗菜、洗衣剩下的水可用来冲洗厕所;使用节水型马桶
16.(1)B
(2)春季吹来温暖的带有大量水蒸气的空气,这些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窗、黑板和地板就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窗、黑板和地板上,形成这些“水”。
(3)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4)升华;凝华;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