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5.1《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7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8 22:35: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论语》十二章
今天我们怎么读中国传统经典
去政治化,去宗教化,去神秘化。动用我们的同理心,想象进入他们生活的世界中,去接近他们的心灵遗产。以此观照自我,完成自我的圆融,领略人生行走的智慧。“读者阅读经典不是单纯的将个人无条件的交出去来服从经典,而是应当在阅读的过程中吸收,反思乃至批判一个强大的具有反思能力的读者,在阅读经典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的丰富自我。”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山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一生
(1)30岁前,3岁丧父,少年丧母,位卑而有志于学。
(2)30—50岁,欲仕不能。
(3)50—55岁,在鲁从政。
(4)55—68岁,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乐在其中。
(5)65—73岁,安居鲁国,办教育,理六经。复古主义者,一生致力于恢复周礼。
相关文化常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
儒家传统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或六艺)六艺还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思想
思想上,以“仁”为核心,崇礼反法,仁者君子;政治上,提倡仁义忠恕,以德治国;生活上,主张“温良恭俭让”;教育上,开创私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原文】
1.1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①,可谓好学也已。”
【注释】
①有道: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就:接近、靠近;正:匡正,端正。
【翻译】
孔子说:“君子吃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对说话很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解读】
本章讲的是君子的日常言行的基本要求。
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一是在物质条件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二是在言行方面应当做事敏捷、说话谨慎,三是向有道德的榜样人物学习,及时匡正自身行为。第一条重在排除干扰,第二条重在实践锻炼,第三条重在虚心请教。这是孔子对学生的教诲,也是孔子一生求学精神的真实写照。
孔子认为,君子要善于抵制物欲,要尽可能地把精力用于追求理想和真理上。人活着不仅仅为了求得饱暖安逸,还应该有一种对理想的追求精神。有了这样的理想,就不应再沉溺于物质的欲望,要有克制自己的能力,把对物质的追求提升为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精神的独立上来。这样就不会去计较私欲得失,蝇营狗苟,而会敏于事而慎于言,使自己的内心清澄,去接近有道之人来匡正自己。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原文】
3.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①?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①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礼)。
【翻译】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本章讲述礼乐对于人尤其是仁者的重要性。
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 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解读】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你一旦这样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礼的功用,是为了让人们相处和顺、社会和谐。上古圣王之道也就美在这和顺之上,不论大小事情都都是为了人们生活的更和谐。但是也会有行不通的时候,如果一味的为了和谐而和谐,无原则的调和,而不用礼来为之作适当的限制,就行不通了。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天子之礼)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说:“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订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接受周代的。”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原文】
12.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一日②克己复礼,天下归③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④。”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①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归到礼的方面去,即合于礼。复礼,归于礼。 ②一日:一旦。 ③归:称赞。 ④目:条目,即具体做法。
【翻译】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回归于礼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他有仁德。实践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细目(做法)。”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仁”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核心。要在生活中行“仁”,按孔子的说法,就要克己复礼,加强自我约束。“仁”是用来实践的,不是把“仁”挂到嘴边就可以做到“仁”了。
儒学中的“仁”,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内心修养的真功夫,是实实在在的境界,并不是简单抽象的理论。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耐得住寂寞。古今成大事者,无不具有“仁”的真功夫,他们都能够很好地克制自己的欲望,将精力集中到所从事的事业上,最终才获得了成功。
“礼”并不仅仅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谓的“礼貌”,它是一种更高的境界,文 中指周礼。求“仁”在于自己。孔子在教育颜回如何克己复礼,从而达到“仁”的境界时,告诉了他一个入手的方法,就是要他从眼、耳、口、鼻四方面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从外在来规范自己。
我们应该从一些小事入手逐步去约束自我,同时注重使内心修为逐步达到庄严、诚敬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到达孔子所说“仁”境界。
【解读】
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所以很崇尚。孔子的政治偶象是制定周礼的周公,他要恢复的是周礼。周礼的核心内容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所以孔子强调“孝”,孝敬父母还是小孝,孝敬天下才是大孝,视天下百姓如自己父母,做到这一步,就可以忠,所以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而现实又“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孔子为什么崇尚周礼?
小结:什么是礼?孔子心目中的礼,即是以周礼为核心内容的规范社会上各种关系的制度、规定、法则等,以此来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定。
关于周礼
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远古氏族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各安其分,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因之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原文】

15.24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①?"子曰.“其恕乎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注释】

①一言:一个字。言,字。 ②恕: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翻译】

子贡问道:“有一个可以终身奉行的字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本阐体现儒家的“忠恕”之道。 “忠恕”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之一,孔子学说的核心就是“仁”,“忠恕”是仁的基本要求,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你要求别人做什么时,首先自己本身也要愿意这样做,或者你自己本身也做到和别人这样了,那么你的要求才会心安理得;通俗理解就是,自己做不到,就不能要求别人去做到。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解读】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呀!我的学说可以用一个根本的原则贯通起来。”曾参答道:“是的。”孔子走出去以后,其他学生问道:“这是什么意思?”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只不过是忠和恕罢了。”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不合理的事加在我身上,我也不想把不合理的事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呀,这不是你可以做得到的。”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说:“如果一个人能广泛地给民众以好处,而且能够周济大众,这人怎么样?可以说他有仁德了吗?”孔子说:“哪里仅仅是仁呢,那一定是圣的境界了!尧和舜对此都感到为难!一个有仁德的人,自己想树立的,同时也帮助别人树立;自己要事事通达顺畅,同时也使别人事事通达顺畅。凡事能够以自身作比去类推别人,可以说是实行仁道的方法了。”
恕:指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已及人,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即对人要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积极为人”就做到了“仁”。而忠又是建立在孝悌的基础上的。一个人只有做到“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才能“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才会忠。
“忠恕”之道的含义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5.3)(这人从哪里取得这么好的品德)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5.4) (祭祀时用来盛放粮食的珍贵的器皿)
子曰:“君子不器。” (2.12)(君子不应像器皿,只有一定的用途)
孔子认为子贡还没有达到“恕”的境界,只是一个瑚琏,虽然珍贵,却不是君子。君子不应只有学问,更要有德,有恕,有仁,有礼,这样的君子才算得上“仁者”,否则虽是君子却不是仁者。仁者比君子更高更难.
探究:忠与恕两者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
明确:两者既统一又有区别。
统一:都从属于“仁”,是仁的外在与内在的和谐统一,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这种忠恕最后都落实到“人”身上,即靠人去实践,达到“仁者爱人”的理想目标。
区别:
在内容指向上,忠侧重于外向性,竭力为人,重心指向他人;而恕则侧重于内向性,推已及人,重心指向自我。
在思维向度上,忠体现出的是归纳整理,它建立在孝悌的基础上,有孝而能忠;恕则是演绎推理,在既定善的心灵之下,由已及人,宽厚爱人,才是恕。
在程度上,恕比忠更难以做到,君子不一定有恕。
孔子的“仁”以“孝悌”为根本,以“忠恕”为具体内容的表现。通过近取譬喻,推己及人,最终实现“仁者爱人”。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仁”的基本主张。总之,仁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
关于“仁”
儒家认为,忠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在家中实现了孝悌,统治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将“孝悌”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老百姓也会绝对服从统治,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因此,孔子提倡的“孝悌”,不仅仅是对个人提出的“仁”的要求,而是在此基础上要求个人尽“忠”(对父母对君王甚至对兄长),再扩大到能自觉“守礼”,最终维护统治者的统治,达到社会的安定。因此,自春秋后,所有统治者都继承了孔子这种“孝悌说”。
今天,我们要一分为二去分析继承,批判吸收。
探 究: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管仲在维持天下一统方面的贡献,认为他有”仁德”,由此可看出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豪华住宅 ),官事不摄(节俭),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立照壁) ,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结好设宴),有反坫(音店,放空酒杯的设备),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3.22)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14.16)
明确:孔子主张志士仁人应杀身成仁,而管仲在失败后不能为公子纠殉难,又做了原来政敌齐桓公的相。管仲看似违背了仁道,但孔子却明确地肯定了管仲的仁,原因是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了天下统一,使人民免遭外敌的奴役。这说明,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这就是”爱人”,能这样做的就是”仁者”,而不是只讲求小谅小信。孔子肯定管仲的大节大信,忽略他的小节小信,说明孔子在仁的认识理解上能知权达变。
总之,孔子否认管仲知礼而肯定管仲为仁,也表明他的仁和礼之间存在着矛盾之处。但在大的方面,两者是一致的,统一的。这就是孔子的仁爱观。

【翻译】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原文】

4.8子曰:“朝闻道①,夕死可矣。”
【注释】

①道.道理,指道理或真理。可:可以。
【解读】
本章强调道(真理)的重要性。
这一段话在后世常常被追求真理的人所引用。真理,是每个仁人志士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哪怕要付出生命的代价。在孔子心中,追求道懂得道比什么都重要,只有闻道,才是君子仁者。 人类之所以有别于动物,在于人类能认识世界,能掌握自然规律,并能利用掌握的规律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服务,所以“闻道”很重要。领悟了生活的真谛、宇宙中的真理,纵然朝闻夕死,亦会觉得心满意足,不虚此生,否则纵然高寿八百年,不得闻道,亦枉然为人。
【翻译】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①,小人喻于利。”
【注释】
①喻:通晓,明白。
【解读】
本章从义利的角度来区别君子与小人。小人追求个人利益,而君子亦会追求个人利益,但会先考虑所得是否合于义,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种义利观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君子怀(思也)德,小人怀土(乡土,指贪图安逸) ;君子怀刑(法则) ,小人怀惠(小恩小惠)。 (4.11)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4.5)
明确:“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但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孔子认为,追求正当的利是可以的,但反对见利忘义。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这是不对的。
探究:如何看待孔子的义利观
【翻译】
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原文】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
【注释】
①贤:贤人,有贤德的人。齐:看齐。
②省.反省,检查。
【解读】
本章阐述学习他人与自我反省。
自我反省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经常反省自己,可以去除心中的杂念,理性地看待自己,快速地改掉自己的缺点,完善自己的道德境界。《论语·为政》篇中提到,曾子每日“三省吾身”,在此孔子又提出了“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的修养方法,就是为了说明在一个人完善自己的人格和学问,提高道德修养的过程中,自省的重要作用。
此章也可作为交朋友的标准。朋友中有贤与不贤,都为我们朝向世界的不同方向打开了一扇窗,而“思齐”与“内自省”,就是自我不断进步的动力。
【原文】

6.18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①,然后君子。”

【注释】

①文质彬彬(bīn):文质配合适当。质:内容质朴;文 :文采文饰,即形式。野:粗野;史:虚浮。

【翻译】

孔子说:“质朴(内容)多于文采(文饰)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解读】
本章阐述君子要文质彬彬。这是孔子的传世名言。它高度概括了文与质的合理互补关系和君子的人格模式。文与质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未经加工的质朴是朴实淳厚的,但容易显得粗野。后天习得的文饰,虽然华丽可观,但易流于虚浮。 质朴与文采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同样重要的,只有文、质双修,才能成为合格的君子。孔子的文质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实践,成为中国人“君子”形象最为鲜明的写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原文】

8.7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

①弘毅:志向远大,意志坚毅。已:止。

【翻译】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本章阐述君子要弘毅并死而后已。曾子所言是在我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的名言。后世无数的仁人君子,无不以此言激励自己,投身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追求中。
在这里,曾子所言的“士”应当是儒家之士,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知识分子。春秋战国时期,士人还只是一个群体,到了后来,士人发展成一个社会阶层。从孔子的时代起,士人主动去承担推动国家发展的重任。
士人要有着弘大的襟怀,刚毅的品格,才能推己及人,救人救世,进而兼善天下。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努力实现大同社会的理想,就是儒家所说的“行仁”。所以士人的这种追求,是一种体察和贴近天道的自觉,是一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精神境界与使命意识。
曾子的这番话,表达了士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那种坚定信心和决绝勇气。这样的话,孔子曾经说过,孟子也曾说过,但是他们都没有曾子表达得清晰明确
【解读】
【原文】
9.1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①,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释】
①篑:盛土的筐子。平:填平,平整。
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翻译】
【解读】
本章强调自愿坚持的重要性。孔子运用“堆土成山,与“填土平地”这两比喻,说明了功亏一篑与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而且,他还一再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是做学问,还是为人处世,都应自觉自愿地坚持下去。如若半途而废,只会前功尽弃,留下终身遗憾。
【原文】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解读】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
【全文】子曰:“君子道 者三,我无能焉: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拓展】
6.23子曰:“知者乐(yào喜爱)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的人爱好活动,仁德的人爱好沉静。聪明的人活得快乐,仁德的人长寿。”
【解读】此章是孔子对智慧和仁德的深切体悟,是对智和仁的形象化解读。正是因为仁者的品格与山接近,智者的品格与水接近,所以孔子才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他以大自然作比,来巧妙揭示“仁”与“智”的内涵,给后人以生动的启示。孔子的这个提法,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此以后,贤德君子无不喜欢流连山水之间,他们希望能借助山水的灵气,来熏陶自己的性情。
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但不互相勾结,小人相互勾结但不能互相团结。
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所思是德行,小人所思是生活安逸;君子心中想的是法,小人心中想的是小恩小惠。
3.子曰: 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应该像器具一样,作用仅限于某一方面,应多才多艺。
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6.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态度和顺,但不会苟同别人;小人容易附和别人的意见,但其实不能与别人平和相处。
7.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骄傲,小人骄傲而不泰然自若。”
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
【关于君子的论述】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必须具备的品质,包括“道”、“德”、“仁”、“义”、“礼”、“信”等为核心的政治、道德素质及掌握“六艺”的知识技能素质。具体又有能正确处理“利”与“义”的关系,能以生命捍卫仁义,不以个人利益为重,不以非正当手段去追求富贵名利,重视个人修养,追求内涵与外表的统一等。
【小结:何谓君子】
子路问成人(完美的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修饰)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君子之风
志道
据德
依仁
游艺
有义
有礼
有孙
有信
之一:志道求仁、喻义弃利
之二:安贫乐道、乐以忘忧
之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之四:心胸开阔、意志坚毅
之五:文质一致、表里如一
温而厉
威而不猛
恭而安
【原文】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①!诗,可以兴,可以观②,可以群,可以怨③:迩之事父④,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①小子:指学生们。②观:观察力。③怨:讽刺。 ④迩(ěr):近。

【翻译】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本章阐述学经的重要作用。《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学术地位。孔子重视《诗经》的教化作用。在《论语》中,孔子不仅多次引用《诗经》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还多次强调《诗经》在为人处世上的重要作用,教诲弟子要学《诗》。在这里,孔子再次向弟子提出学《诗》的重要意义。这段文字全面而精确地概括了《诗经》的社会价值。
【解读】
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真情流露、毫不作假
陈亢(kàng)问于伯鱼(孔子儿子,孔 鲤)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陈亢请教伯鱼说:“您的父亲我们的老师有没有给你讲过和讲给我们不一样的知识和道理呀?”孔鲤敬答:“没有的。有一天我的父亲在屋子里自己站着思考问题的时候,我小心地从他的面前走过,他问我:‘你开始学《诗》了吗?’我回答说:‘还没有’。他告诉我说:‘学学诗吧,不学诗,就不会懂得怎么把话讲好哪’。我后来就开始认真地学诗了。后来还有一回,情况和这回差不多,我的父亲又问我:‘开始学《礼》了吗?’我回说:‘还没哪’。他又告诉我:‘开始学《礼》吧,不明礼不会知道什么是人道之本哪。’我就回去开始学礼了,父亲单独的指教,我就遇到这两回。”陈亢回来高兴地和我讲:“今天捡便宜了,问了孔鲤一个问题,我却明白了三个道理:知道了学诗可以顺言,知道了学礼可以顺行,知道了智者公平,不独亲其子。”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贡说:"贫穷但却不谄媚,富有但不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呢 "孔子说:"这算得上可以了。但是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
子贡说:"《诗》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是这个意思吧 "孔子说:"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
子贡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理之无穷,虽有得焉,而未可遽自足也。
——朱熹《集注》
高山仰止
9.11 颜渊喟然叹曰①:“仰之弥高②,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③,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④。虽欲从之,末由也已⑤。
【注释】
①喟(kuì)然:叹气的样子。②弥:更加,越发。③循循然:有步骤地。④卓尔:高高直立的样子。尔,相当于“然''。⑤末:无。
颜渊感叹地说:“我的老师啊,他的学问道德,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深。看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了。老师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我们,用各种文献来丰富我们的知识,用礼来约束我们的行为,我们想要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自己的才力,似乎有一个高高的东西立在我的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找不到可循的路径。”
儒家之于道家
国学大师南怀瑾对中国的儒释道三家比喻: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可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所以这三家,是碰不得的,是不可动摇的,更不必说“打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