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上册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对比阅读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上册4.《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对比阅读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8 22:41: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钟扬》
——中国当代劳动者的风采(二)
作业讲评
“探界者”钟扬
人物事迹(选择)
文章结构(组材)
背景
精神品质
时代意义
写作背景
文中背景材料
“探界者”钟扬
“英雄”少年:成长经历、
性格特点
种子达人:生活上、事业上
科学队长:热衷科普工作
接盘导师:对学生热情帮助
生命延续: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不走寻常路
勇于开拓进取
甘于奉献
爱岗敬业
社会责任感
专业素养强、敬业
仁爱、担当精神
奉献自我,探索生命的高度和广度
时间顺序
联系文章开头文字
“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他一直探索自己的边界,直到他生命戛然而止的一天……”
探界者
“探界者”
(1)“英雄少年”:
(2)种子达人:
(3)科学队长:
(4)“接盘”导师:
(5)生命延续:
探学习工作之界
探植物学之界
探科普之界
探教书育人之界
探生命之界
钟扬所有“探界”行为的动力来自哪里?请结合新闻背景来说一说。
文内新闻背景
一个基因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能够造福万千苍生。青藏高原这个占我国领土面 积 1/7 的地区,植物种类占到了 1/3。有些地方甚至百年来无人涉足,植物资源被严重低估。”钟扬曾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介绍。
钟扬的追求:心怀祖国,心怀苍生
查找写作背景
中宣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
……
一段时间以来,钟扬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钟扬的事迹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是忠于祖国奉献人民、不懈探索追求的杰出科学家,是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也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模范。广大教师和科技工作者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钟扬为榜样,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勇担复兴大任、争做时代新人,努力用奋斗开创幸福美好未来,在为国为民建功立业中书写人生华章。
查找写作背景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新、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时代意义
小结
结合文内背景和查找背景,我们就能理解钟扬的精神品质赋予的时代意义,他就可以成为时代楷模,我们对人物的认识也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作业讲评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人物事迹(选择)
文章结构(组材)
背景
精神品质
时代意义
写作背景
文中背景材料
①用糖哄哭闹的小孩
②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果并悉心指路
③接待气呼呼的女顾客
④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服务态度
⑤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遭质问后受到触动
⑥忆往昔,想而今,感慨不已
⑦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自己
⑧吃宵夜的特殊待遇而受启发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耐心细致 ,周到体贴
体贴入微,急人所急
热情大度,主动耐心
隐忍克制,爱岗敬业
自我反省,不断成长
懂得感激,乐于奉献
主动求知,严于律己
善于剖析,觉悟很高
细节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
描写人物的方法
在矛盾冲突中描写人物
借他人之口刻画人物
接待生气的女顾客
买两块桃酥的农民顾客的质问
顾客眼中的张秉贵:热情、服务态度好、技艺精湛
侧面描写
人物更真实
前后的思想变化
典型事件
张秉贵所有行为的动力来自哪里?请结合新闻背景来说一说。
文内新闻背景
张秉贵服务态度这样好,有人问他:“难道你自己就没有过不顺心的事吗 ”张秉贵回答:“一个人哪能事事如意 不过,我们售货员一进柜台,就要像解放军战士进入战斗岗位那样,把自己的事情放一边,全神贯注地去为人民服务。”
张秉贵对自己职业的态度:
忘我工作,全心全意
查找写作背景
张秉贵是北京百货大楼一位普通的售货员,但是他以为人民服务的热忱,在平凡的售货员岗位上练就了令人称奇的“一抓准”、“一口清”及“一团火”的服务精神,成为中国商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这一篇通讯发表于1977年。当时我们的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劳动者恢复生产,张秉贵身上的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非常符合时代的要求。林为民将全国劳动模范张炳贵的事迹加以整理,写成了一篇新闻作品,刊载在1977年12月24日的北京日报上。
时代意义
小结:新闻的理性
新闻事实
新闻背景
作者观点
两篇文章中,有很多蚊子,都深深打动了读者,同学们4人一小组,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并选出发言人。
交流讨论
例1:
张秉贵在柜台里“三步并作两步走,一点儿不知累”,下班后累得“有时连上楼还要扶着墙”。
强烈的对比,突出张秉贵忘我的工作精神。
例2:
张秉贵也随着她向柜台东头走去,边走边想:她准遇到了什么不顾心的事,越是这样,我越是要热情接待她。张秉贵一边走,一边还是那样和颜悦色地说:“最近从上海来了几种新果,味道还不错,您想看看吗?我向您介绍一下。”
心理描写与语言描写结合,表现了他的主动耐心、亲切和蔼,善于应对各种顾客。
例3:
他从称好的糖果中拿出一块放回货柜里,又拿出几块用小纸袋装好,塞进孩子的衣兜里,把剩下的糖果包捆结实递给顾客,嘱咐道……
动作描写,表现他的细致周到。
例4:
“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对于生命的意义,钟扬这样说。
语言描写。
例4:
叶雨婷说:“这样的写作方式在一般典型报道中显得有些不同,但却是中国青年报一直追求的新闻写作方式。我们不希望把典型人物捧到脱离群众,也不会用记者的话直接引导读者。报社前辈说,我们要把新闻事实呈献给读者,让他们自己去判断,要做真正能在大家心中产生触动的报道。
触动靠细节!
人物活在细节中
新闻
理性
感性
请大家提出阅读中的疑问,通过讨论解决问题。
答疑解惑
问题
问题一:作者为什么要写钟扬结婚这件事?
问题二:有的同学对《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这篇文章,买东西的情形不理解,比如排队购物,为什么需要“一抓准”等。
总结
人物事迹
精神品质
时代意义
新闻事实
新闻背景
观点导向
人文
语文
作业
1.提纲一张。
2.阅读《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的品质》一文,圈点勾画,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