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浙江省义乌中学 高一语文备课组
2021/11/16
《乡土中国》:学术著作
用一句话概括《乡土中国》与之前所读文学类著作的差异。
学术著作是作者根据某一学科或领域的研究成果而撰写的作品。这些作品或在理论上有创新见解,或在实践中有新的发明,或具有重要的文化积累价值。本通知所指学术著作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学科的研究型著作,通俗理论读物、科普读物等不在其列。
(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术著作出版规范的通知》)
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
——[德] 恩格斯《马恩选集》
学术论著代表人类最高的理性精神,它对人的思维发展、思想成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林忠港《学术初阶》
价值意义
学术著作五步阅读法
浏览目录,大致了解书的结构
跳读
了解每一章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
粗读
对在阅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阅读和思考
研读
用笔记、批注的方式记录句子的心得体悟
细读
在生活实践中审视反思书中观点
践读
跳读目录,讨论:
1.这十四篇文章在内容上可以分为几类?
2. 全书结构上有何特色?
文字下乡
血缘与地缘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男女有别
无讼
乡土本色
无为政治
差序格局
礼治秩序
从欲望到需要
再论文字下乡
家族
长老统治
名实的分离
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
乡土社会
人与土地相互依存,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与自然(1-3)
差序格局是中国社会的重要特点
人与他人(4-7)
“礼”是乡土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
人与礼法(8-14)
《乡土中国》学教评
费孝通对乡土社会的讨论至少有三个维度
《乡土中国》
乡土本色
文字下乡
再论文字下乡
乡土
特色
无为政治
长老统治
权利
类型
差序格局
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社会
结构
家族
男女有别
人际
交往
礼治秩序
无讼
礼法
制度
血缘和地缘
名实的分离
从欲望到需要
社会
变迁
粗读序言:
搜集《重刊序言》里有用的信息
1
费孝通写作《乡土中国》一书的目的何在?
2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界定“乡土中国”这一概念吗?
3
《乡土中国》与作者其他著作相比特色何在?
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这个问题。
它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一个具体社会提炼出的一个概念。
认识费孝通:看图猜人,了解费孝通的学术成就与社会贡献。
照片
姓名
主要 成就 社会学家。 著作:《社会科学与社会政治》《中国少数民族情况》等。 建筑学家。 著作:《清式营造则例》,建筑作品: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等。 作家、文学研究家。 著作:《围城》《谈艺录》《管锥编》等。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 著作:《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等。 语言学家。
著作:《中印文化关系史论集》《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牛棚杂忆》等。
吴文藻
(1901-1985)
梁思成
(1901-1972)
钱钟书
(1910-1998)
费孝通
(1910-2005)
季羡林
(1911-2009)
①吴文藻先生是费孝通的社会学老师,梁思成、钱钟书都曾与费孝通共事,季羡林曾与费孝通为同学。他们都是中国学界的泰斗。
②这些照片都是几位学界泰斗年轻时的照片,学者不必既老又丑。
③因为长期从事思考,这些学者都很长寿,外界对于科学精英早逝的报道是片面概括。
知人论世:结合《后记》及《学教评》,概括其成就与贡献
学术成就
《乡土中国》《乡土重建》《江村经济》《生育制度》
01
社会贡献
投身中国民主爱国运动,任教于清华大学,参加少数民族社会调查,曾担任民盟中央主席,做过社会学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02
文化贡献
“少年早慧,青年成名,中年成器,盛年成‘鬼’,晚年成仁,暮年得道,可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
03
《后记》中对瑶山调查悲惨经历的记述给了你哪些启迪?
马克斯 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其意图在于对社会行动进行诠释性的理解,并从而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及结果予以因果性的解释。
01.
陆学艺《社会学》
社会学是一门通过研究人们的社会行动以揭示社会结构和过程的规律性的科学。
02.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
03.
根据你对《后记》的理解,你认为费孝通先生会认同以下哪一条有关“社会学”的定义?
反复研读如下两个句子,说说它们的言外之意以及表达特色。
1.至于本书内容所提出的论点,以我现有的水平来说,还是认为值得有人深入研究的,而且未始没有现实的意义。
2.社会学这名词在这潮流里表面上是热闹了,但是实际上却连“剩余社会学”的绰号都有够资格了,所剩的几乎等于零。
粗读与细读相结合,重读《乡土中国》第一至第三篇,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