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下册15.1《谏太宗十思疏》 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下册15.1《谏太宗十思疏》 课件(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8 23:0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谏太宗十思疏
魏 征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一些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进一步积累文言知识。
2.学习作者反复开导、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
3.领悟“十思”的积极意义。
一、导入新课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尽忠直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的故事,千古流传。但是,唐代著名谏官魏征进谏唐太宗,却大多被采纳,不但没有招来杀身之祸,还经常得到唐太宗的表扬。
魏征写了《谏太宗十思疏》上奏后,唐太宗非常赞赏,亲手写诏书嘉许魏征,并放置案头,以资警惕。 魏徵究竟如何说服唐太宗?我们能从这篇文章学习到怎样的说理艺术,一起来走进人物。
1.知人论世
(1)走近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
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
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 ,
也有说在河北晋州)人,唐朝政
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
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
称为“一代名相”。
魏征少孤贫,好读书,涉猎很广。胸怀大志,致
力研究纵横之学。隋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参加李密义
军,后随李密投唐。先效忠太子李建成,玄武门事
变后,被李世民常识重用。而后,魏征也竭尽所能
服务于唐太宗李世民。
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
被采纳,深受唐太宗器重。
魏征死后,李世民经常对身边的侍臣说:“用铜
镜可以端正自己的衣冠,以古史作为镜子,可以知
晓兴衰更替,以人作为镜子,可以看清得失。我经
常用这样的方式防止自己犯错,但现在魏征去世,
我少了一面镜子。”
魏征言论散见于唐代史学家吴兢的《贞观政要》。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2)了解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
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
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
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
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
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
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
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
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
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
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
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
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
风之上。
2.解释标题
“谏”,劝谏。
【补充】
浅说“讽、谏、谤、讥、说”
讽:以委婉的言辞暗示、劝告。如《邹忌讽齐王
纳谏》。
谏:用言语规劝君主或尊长改正错误。如《谏逐
客书》。
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一般不作贬
义词用。如《召公谏厉王弭谤》。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微带讽刺。
劝:劝说,说服。
“十思”,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一种文体。
【补充】
关于“疏”
疏,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封建时代臣下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疏的用途十分广泛,包括论谏、劝请、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著名的“疏” 类文章有晁错《论贵粟疏》、贾谊的《论积贮疏》等。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听配乐的朗读音频(多媒体播放朗读音频),注意停顿与节奏。
2.学生齐声朗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疏通字句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①其根本②;欲流之远者,
必浚③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
而望流之远,根不固④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
之理,臣虽⑤下愚,知其⑥不可,而况于明哲⑦乎!
①固:使……牢固。
②根本:同义复词。树根。
③浚:疏通水道。
④固:牢固。
⑤虽:虽然。
⑥其:这。
⑦明哲:形作名。明智的人。
人君当①神器②之重③,居④域中⑤之大,将崇极天之
峻,永保无疆之休⑥。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⑦俭,
德不处⑧其厚,情⑨不胜其欲,斯⑩亦伐根以 求木
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①当:主持,掌握。 ②神器:指帝位。
③重:重权。形作名。其后的“大”(重要的地
位),“峻”(皇权),与其用法一样。
④居:处于。 ⑤域中:天地间。
⑥休:喜庆,福禄。 ⑦以:表并列,不译。
⑧处:停留。此处译为“保持” 。
⑨情:情操。 ⑩斯:这。
以:来。表顺承。
凡百①元首,承天景②命,莫不殷忧③而道著④,
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⑤终者盖⑥寡。岂
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
何也?
①凡百:所有的。
②景:大。
③殷忧:深深忧虑。殷:深。
④道著:德行显著。
⑤克:能够。
⑥盖:大概。
夫在殷忧,必竭诚以①待下;既②得志,则纵情以③
傲物。竭诚则胡越④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⑤。
虽⑥董⑦之以⑧严刑,振⑨之以威怒,终苟⑩免而不怀
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
舟,所宜 深慎;奔车朽索,其 可忽乎!
①以:地。表修饰。 ②既:已经。
③以:不译。表并列。
④胡越:古代分别居于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两个民族。
⑤行路:路人。动作名。 ⑥虽:即使。
⑦董:督察。 ⑧以:用。
⑨振:同“震”,威吓。 ⑩苟:苟且。
宜:应当。 其:怎么。表反问语气。
君人者,诚①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②自戒,将有作③
则思知止以安④人,念高危则思谦冲⑤而自牧⑥,惧满溢
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⑦则思三驱⑧以为度,忧懈怠
则思慎始而敬⑨终,虑壅⑩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
则思正 身以黜 恶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
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①诚:如果。 ②以:来。表目的。
③作:建造,兴建。 ④安:使……安宁。
⑤谦冲:谦虚。 ⑥牧:养。
⑦盘游:游乐。这里指田猎。盘,快乐。
⑧三驱:田猎时设网三面,留一面不设。指田错有度,
不过分捕杀。 ⑨敬:慎。
⑩壅:堵塞。 正:使……端正。
黜:摈弃,削除。 恶:形作名。
总此十思,弘①兹九德,简②能而任之,择善③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④,信⑤者效⑥
其忠。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⑦之乐,可以
养松乔⑧之寿,鸣琴垂拱⑨,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
代下司⑩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①弘:光大。 ②简:选择。
③善:好的意见。形作名。 ④惠:仁爱,宽厚。
⑤信:诚信。 ⑥效:献,呈献。
⑦豫游:出游,游乐。帝王秋天出巡为“豫”,春天出
巡为“游”。
⑧松乔:赤松子和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⑨垂拱: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
⑩司:主持,操作。这里指“行使”。
四、分析文本
1.文中的“十思”大致说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它们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十思”的意义是
什么?
(答案参考)
(1)分类
①在生活上,要知足知止,游乐有节。
②在修养上,要谦冲自牧,慎始敬终。
③在用人上,要虚心纳谏,正身黜恶。
④在执法上,要赏罚分明,不徇私情。
(①②⑤⑥)
(③④)
(⑦⑧)
(⑨⑩)
(二)共同说明的观点
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三)好处
国君若做到“十思”,坚守好的品德,
“文武争驰”“鸣琴垂拱”的政治书面就会
出现,到那时,就不必“劳神苦思,代下司
职”。
2.魏征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劝谏唐太宗?请举例说明。
(答案参考)
①比喻论证。
用水可载舟也可覆舟来比喻说明人民的力量的重要性。
②对比论证
用“竭诚以待下”则“胡越为一体”与“傲物”则“骨肉
为行路”对比,说明要善待下。
③举例论证
列举历史上的君主“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劝
诫唐太宗要居安思危。
谏太宗十思疏
积其德义
二.
总结历史
引出警告
提出十思
戒奢以俭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善始实繁
克终盖寡
三.
居安思危
一.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提出问题即观点)
(分析问题即为什么要积德义
(解决问题即怎样积德义)
3.回顾课文 理清思路 图一
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
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
总结历史(对比)说明
引出警告
反面
怎么样
提出十思
正面
解决问题
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积德义(观点)
为什么
文武并用
垂拱而治
善始实繁
克终概寡
图二
五.拓展延申
在当今社会,《谏太宗十思疏》有哪
些现实意义?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
作业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
2.熟记文本中出现的成语。
3.完成配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