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 课件(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必修上册12拿来主义 课件(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8 23:08: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拿来主义
鲁迅
e7d195523061f1c029d8a470330beef7eecbf578a74c67be34E755975358C32C42B60046E65E5AB2B817CFACDA70963A03272FA99D31C85E250EFEC4061BFB07F05F931B289192FCB8E0285A555C1F230118F7F8770BE109C6A236ADD9D0DF7F6EDF993B29D8D4197971C93B1D3E0FC1897610C4C4DC494CC41155E1F11C7ED4291354FE5279312A7ECB2B854BFA52F3
e7d195523061f1c029d8a470330beef7eecbf578a74c67be34E755975358C32C42B60046E65E5AB2B817CFACDA70963A03272FA99D31C85E250EFEC4061BFB07F05F931B289192FCB8E0285A555C1F230118F7F8770BE109C6A236ADD9D0DF7F6EDF993B29D8D4197971C93B1D3E0FC1897610C4C4DC494CC41155E1F11C7ED4291354FE5279312A7ECB2B854BFA52F3
学习目标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明白议论性文章的针对性;
梳理论述思路,
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纵深递进的写法,
分析比喻论证,感受文章蕴含的批判力量;
赏析本文精辟犀利、幽默讽刺的语言艺术。
读懂百年前中国看世界的心态,树立文化自信,明确对待文化交流的正确态度;
1
2
4
3
杂文是一种直接、迅速反映社会事变或动向的文艺性论文。特点是“杂而有文”,短小、锋利、隽永,富于文艺工作者色彩和诗的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在剧烈的社会斗争中,杂文是战斗的利器。
要有这样的一种战士——
已不是蒙昧如非洲土人而背着雪亮的毛瑟枪的;也并不疲惫如中国绿营兵而却佩着盒子炮。他毫无乞灵于牛皮和废铁的甲胄;他只有自己,但拿着蛮人所用的,脱手一掷的投枪……
那些头上有各种旗帜,绣出各样好名称:慈善家,学者,文士,长者,青年,雅人,君子……头下有各样外套,绣出各式好花样:学问,道德,国粹,民意,逻辑,公义,东方文明……
但他举起了投枪。


梳理论证思路,学习本文写法
为了证明“拿来主义”的重要性,作者先后评判了哪些主义?他们的实质是什么?
思考探究
一破一立,层层递进
1.“抛来”和“抛给”有什么区别?
2.要论述的是“拿来主义”,却在文章前半部分用相当大的篇幅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这样安排的用意是什么?
倘是狮子,自夸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但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鲁迅
一破一立,层层递进
现象 表现 结果 实质
闭关主义 自己不去,别人不许来 碰了一串钉子 盲目排外,
封闭误国
送去主义 送古董、送画、送活人 只送不拿,沦为乞丐 媚外求宠,
投降卖国
任其送来 送鸦片、送废枪炮、送香粉、送电影 被吓怕了,发生恐怖 文化侵略下
的被动接受
条分缕析,理解“怎样拿来”
问题2:第8段中刻画了对待文化的哪几种人?请结合其心理、行为来分析他们的行为本质。
怎样“拿来”
拿来主义
类型 (喻体) 想法 表现 实质 (本体) 共同点
孱头
怕给染污
徘徊不敢进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逃避主义)
昏蛋
保存清白、完全拒绝
放火烧光
盲目排斥、全盘否定(极端主义)
废物
羡慕
欣欣然蹩进
崇洋媚外、全盘接受(投降主义)
不加选择
拿来主义
问题三:阅读第9段,筛选文中信息并讨论作者是如何论证的
喻体事物 正确做法 本体事物 态度
鱼翅
鸦片
烟枪和烟灯
姨太太
使用比喻论证,使深奥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说理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
有养料,吃掉
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吸收(使用)
送药房,供治病
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
批判吸收(使用)
留一点,毁大部
文化中的旧形式
作为史料、反面教材
(存放)
各自走散
文化中的糟粕
剔除 (毁灭)
条分缕析,理解“怎样拿来”
思考:对于“大宅子”的理解,向来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其指代外来文化,一是认为比喻文化遗产,你怎么看?
明确对待文化交流的正确态度


联系课文,联系现实,针对当下的中西方文化交流现状,谈谈你的“新拿来主义”观。
材料1:该不该过洋节?
2014年12月24日,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封校禁止学生过平安夜,禁止在校园举行任何相关活动,并组织学生集体观看传统文化宣传片。这一行为引发了学生的争议与网友的讨论。
材料2: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审美”
上海举办的《迪奥与艺术》展览中,一组由中国摄影师陈漫拍摄的亚裔女性照片,眼神阴鸷、脸色暗沉、厚重眼影、清朝护甲……这张图片迅速在网上传播,许多网友怒批:观感极度不适,有“丑化亚裔形象”之嫌,迎合了西方对亚裔族群的刻板印象。
材料3:
李子柒火遍外网——央视新闻评论中称 " 没有热爱就成不了李子柒,没有热爱也看不懂李子柒。外国人看懂了李子柒的热爱,也解释了为何李子柒的很多作品没有翻译却依旧火遍全球。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今天起,像李子柒一样热爱生活,活出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
材料4:
华为公司之前一直依靠美国的芯片来生产手机。那么为什么在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芯片的今天,华为仍能站在世界5G技术的巅峰呢?因为华为一直在暗中筹备着“备胎计划”,在美国禁止出口后一直卯足了劲,不断自主创新,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道路,站在了5G的巅峰。
对外开放伊始,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提醒国人, “对外开放,是会有苍蝇、蚊子飞进来的,但是随之而来的还有新鲜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