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湖北中考语文模拟题分类汇编之综合读写
一.基础知识(共1小题)
1.(2020 阳新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怎么不能不去读江南的古镇?②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部委婉柔丽、( )
般的乐章,所以古镇就是一个非常 jīng cǎi的乐段。
当你参观了一座座江南的古镇后,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些古镇的设置是那么的规整,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婉流去,③缱绻缠绵处就是一座古镇的历史。假如说长江黄河是( )华夏文明的 yáo lán,那么一条条柔婉曲流就是( )古镇文明的清泉。穿梭往来的舟舸,扬桨收楫之间,就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文大背景勾织得异常和谐熨帖。
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挨挨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的一条,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见其对水的依逐。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幽幽发亮,把一道 miǎo yuǎn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 )地延伸过去,把整个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仿佛有了音乐的节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绵长清丽的诗意从古镇的小巷里抽绎出来。而夜卧古镇的吊脚楼上,听“欸乃”橹音从远处飘来,又从你枕下飘向远方,载去你的遐想与 chōng jǐng。一座座“如虹饮水”的古拱桥,巧连妙构,④宛若一帧行草书画,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
﹣﹣选自杨国民《江南古镇》,有改动
(1)给文中加点的两个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jí xiàng
B.jí hàng
C.yí hàng
D.yí xiàng
(2)依据文中拼音写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精采 摇蓝 渺远 憧景
B.精采 摇篮 渺远 憧憬
C.精彩 摇蓝 邈远 憧景
D.精彩 摇篮 邈远 憧憬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高山流水 滋养 孕育 曲曲折折
B.行云流水 孕育 滋养 曲曲折折
C.行云流水 滋养 孕育 重重叠叠
D.高山流水 孕育 滋养 重重叠叠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改第①句的问号为句号。
B.改第②句的“如果”为“因为”。
C.去掉第③句中的“的历史”。
D.改第④句中的“一帧”为“一幅”。
(5)下面是对江南古镇的一段描写,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那掌舵的老大或拉纤的汉子便循着窄窄的石级缓缓地走上来,在古街上溜达一下,舒张舒张疲乏的身躯。
②明天路程的终点亦许还是一座古镇,就这么山一程水一程地漂泊过去,在时空的坐标轴上,古镇就勾画出他们一条条生命的曲线。
③白天,他们在河道里经历了风与浪的搏斗。
④对一条条漂泊的远舟来说,那古镇就是一处驿站。
⑤然后在临河的一爿小店坐下,沽一壶酒,买两碟菜,慢悠悠地喝,直喝到酥酥的微醉,然后枕着古镇的恬静酣睡一夜。
⑥在夕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晚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平静的港湾里。
A.④⑥①⑤③②
B.④③⑥①⑤②
C.⑥①⑤③②④
D.⑥③②①⑤④
二.语言运用(共3小题)
2.(2020 枣阳市校级模拟)【劝说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远在乡下的叔叔不以为然,一心想外出务工,你怎样以书信的格式发短信劝说他,讲清危害,提醒他注意,安心在家抗疫。
3.(2021 孝南区二模)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今年五一假期,从首日全国发送旅客创新高到各大景区人气火爆,均呈现出国内旅游市场处于强劲复苏态势。
[材料一]今年五一旅游出行统计数据表
旅游人群 80后 90后 00后
占总旅游人数比 27% 37% 21%
[材料二]与2019年同期相比,1995 年﹣2000 年出生人群的出游增速达1.85倍,00后增速达2.5倍。
[材料三]红色旅游核心人群中,21岁至30岁的“00后”90后”占比超过四成,其次是“80后”,占比近三成,整体40岁以下人群占比89.1%。
(1)分析三则材料的数据,分别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2)今年五一期间,国内旅游市场处于强劲复苏态势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一个网友有如下闲聊,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其他网友,接着聊下去。(至少说出3点原因)
神游天下:我认为,今年疫情防控措施得力,使人们出外旅游的热情增高了。
红梅飘香:
山高路远:
地久天长:
阳光灿烂:
4.(2021 安陆市二模)语文实践活动。
光明中学九年级准备开展“人人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的主题活动,请你(李益)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开始前,你通过微信和班主任李老师沟通。请根据右边的沟通内容,拟写一则活动通知。
(2)你是活动主持人,请你为本次活动准备几句简单的开场白。(至少使用一修辞手法。)
三.综合读写(共15小题)
5.(2020 阳新县模拟)下列内容是从某学生“成长记录”中节选的,请根据这些内容为该同学写一段评价性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该同学的发展,不超过60字。
(1)某月某日在值日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并辱骂该同学。
(2)某月某日上课迟到20分钟,并且扰乱了课堂秩序。
(3)某月某日在校外遇到一非法分子擂肥,挺身而出,将其制止。
(4)某月某日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一曲萨克斯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5)2020年3月某日,抗击新冠疫情上网课期间,没有按时提交作业。
6.(2020 梁子湖区模拟)在日本捐赠的物资中大家关注到了一个感人的细节,那就是日本的捐赠物资上面很多都写着诗句。这些诗句除了含有中日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外,也让广大网友为传统诗词的隽永深深折服。请从下面的诗句中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①“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③“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④“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日本捐赠辽宁省物资上的寄语)
7.(2020 梁子湖区模拟)小文把这些诗句标语发给了小白,两个人聊起来。
小文说:值此疫情,日本方面将这些诗句作为标语,值得称赞。
小白说:疫情当前,你这学霸都看不大懂,我看还是“乖,戴好口罩”这样的标语妥当。
假如你是小文,你怎么回复小白?
8.(2020 武汉模拟)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近一段时间,教育部门组织学生在线上学习,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网课面面观”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据调查,部分同学认为,上网课的主要问题是容易分心。为了帮助这些同学解决这一问题,请你给他们提三条具体的建议。
(2)网络课堂相较于传统的线下课堂,在听课方式、交流讨论、完成作业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关于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的利弊,同学们各抒己见,请就此话题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100﹣120字)。
9.(2021 鄂城区模拟)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向“援鄂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该班班长收集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2020年3月10日下午,位于武汉市洪山体育馆的武昌方舱医院正式宣布休舱,至此,武汉16家方轮医院全部休舱。30余天的时间里,方舱医院共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1.2万多人,“生命之轮”创造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的奇迹。
【材料二】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同心战疫,青年的表现可圈可点。援鄂“90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坚守一线的“90后”干警不惧风雨、日夜操劳,“90后”志愿者在城乡社区防控中不辞辛苦、发光发热……
(1)根据【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
(2)根据【材料二】写一段文字,表达对援鄂青年的赞美之情。(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
(3)请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三个环节。
10.(2021 咸安区模拟)语文实践活动。
(1)看下面热点新闻,谈谈你读后的看法。
2021年2月19日上午,中印边境斗争中解放军战士英勇战斗细节首次被披露。2020年6月,在和悍然越线挑衅的印军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样榕、肖思远、王焯冉英勇牺牲。
为博取网民关注,仇某明(网名“辣笔小球”)在微博上歪曲事实,诋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2月20日,仇某明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3月1日,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对仇某明批准逮捕,检察机关决定公益诉讼立案并展开调查。
(2)你校九(6)班将在2021年4月18日下午班会课上举行“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的主题班会。班级派你去邀请语文周老师参加此次活动。见到周老师,你会怎么说呢?要求语言得体,内容简洁。
11.(2021 咸安区模拟)语文实践活动。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近年来,我市一直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为了响应市政府“文明创建”的号召,某校组织了“文明志愿者进社区”主题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本次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为在小区内营造文明创建的氛围,学校开展了“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的活动。
请参照事例,选择“健身区”或“楼梯”,写一句温馨提示语。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我选择 提示语: 。
(2)小区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假如你遇见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你会怎么劝说?请把你劝说的话写下来。
12.(2022 阳新县校级模拟)综合性学习。
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聆听习主席的谆谆教诲,牢记新时代的光荣使命。
任务一:身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请你为班级的励志墙写下一句标语,表明自己愿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任务二:某校决定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演讲比赛,如果你是演讲比赛的主持人,你会写一段怎样的开场白呢?请写下来.
13.(2022 黄石港区校级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们仰望星空、关注北斗,正是因为奋斗的底色历久弥新,①更是因为梦想和奋斗始终是人生关键词的原因,崇尚奋斗是不变的主旋律。航空航天科技团队守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寂寞,②收获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其实,奋斗也可以是每一个普通人的人生状态。一把木凳,百万粉丝,过亿播放,“阿木爷爷”做木工_________,“这辈子就把这件事情干好、干细致就行了”,道出了“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的匠心。hóng dà如国家复兴的梦想,细微如个人幸福的梦想,奋斗是筑梦逐梦的底色,也是每个人敢梦能梦的底气。“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奔跑追梦正是奋斗的姿态,之于个体,决定着人生的高度和广度;③对于家庭,是改造命运最明确也最受肯定;置于国家和民族大局,则是huì jù每一份力量、凝结社会发展推动力的活力源泉。
_____④时代前行,每个人都是开创者、见证者、建设者。施展才华,成就自我,只争朝夕,_______,将个人奋斗融入社会发展,亿万人的人生出彩,就能支撑起一个国家的梦想成真。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mǐ nǎn
B.mí lǎn
C.ní lǎn
D.mǐ lǎn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宏大 会聚
B.洪大 汇聚
C.宏大 汇聚
D.洪大 会聚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 不孚众望
B.一丝不苟 不负韶华
C.一丝不苟 不孚众望
D.小心翼翼 不负韶华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①处修改为“更是因为奋斗和梦想始终是人生关键词的原因”。
B.②处修改为“他们收获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C.③处修改为“对于家庭,是最明确也最受肯定的改造命运”。
D.④处修改为“时代前行,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建设者、开创者”。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新职业的诞生、新机会的涌现,搭建起经济发展新业态和群众生活新期待的全新舞台,也为每个人打开新的筑梦空间。
②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创造了一个更加开放、普惠的环境,为更多人通过奋斗实现梦想提供了机会。
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
④从“电商主播”“带货网红”到“互联网营销师”,从“线上辅导”“网课老师”到“在线学习服务师”。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14.(2022 咸宁模拟)孝感市各学校积极开展以“读唱红色经典,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几首经典歌曲的歌词,请说说你从中感受到哪些“中国精神”。(至少说出三种)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②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和我的祖国》)
③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春天的故事》)
④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杂的风采。(《血染的风采》)
(2)在组织“红色传唱”活动的过程中,你班的小欣同学认为红歌已经过时了,不愿意参加这个活动,假如你是班长,你该如何劝说她?
15.(2022 黄石港区校级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留学生在新浪微博发起倡议:“拍张与五星红旗的合影,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以‘我和国旗合个影’为主题,用我们的微博传递一个声音:我爱你,中国!”倡议一出,广大网民,特别是国内的青年人和海外留学生纷纷响应,不到20天,“我和国旗合个影”微博话题已突破6000万阅读量,有6万余条讨论。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网友上传了自己与国旗的合影,将爱国之情“大声说出来”,传递爱国正能量。
16.(2022 黄石港区校级模拟)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天下国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在爱国诗歌朗诵活动中,请你仿照示例写出上下相连的两句爱国诗句。(古诗新诗都可以)
示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 陆游《示儿》)
17.(2022 黄石港区校级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①在陆游《病起抒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国忧”作了最好的诠释。历史上,屈原流放中仍眷恋楚国,苏武牧羊数十年xīn zhì不变,都是炎黄子孙爱国的写照。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曹植在《白马篇》中说得明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荡气回肠。②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正是用鲜血和生命,堆砌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爱国就是要以身许国,不存杂念。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灵魂。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西汉名将甘延寿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回答,为保卫祖国的河山,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无数中华儿女 ( )坚守,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戚继光,③一代名将,奋起组建“戚家军”,面对倭寇入侵,潜心操练,终将倭寇赶出国门。李文波,一个普通的南海守礁士兵,二十年坚守,他从健壮小伙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小老头”,他就是守护祖国的一块( )的礁石!④爱国是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爱国就是继承和hóngyáng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_____,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juàn qì
B.juàn qī
C.quàn qī
D.quan qì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心志 弘杨
B.心智 弘杨
C.心志 弘扬
D.心智 弘扬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执着 坚不可摧
B.执拗 坚不可摧
C.执拗 首当其冲
D.执着 首当其冲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①处修改为:陆游《病起抒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国忧”作了最好的诠释。
B.②处修改为“近代正是用鲜血和生命的无数仁人志士,堆砌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
C.③处修改为“一代名将,奋起组建“戚家军”,潜心操练,面对倭寇入侵,终将倭寇赶出国门”。
D.④处修改为“爱国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
②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③是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
④中华文化是世界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18.(2022 谷城县二模)5月10日,学校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大部分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个别学生不愿意使用正确书写方式,请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进行有力的劝说。
19.(2022 谷城县二模)阅读下面材料,请你从中概括学生提笔忘字的原因。
材料一: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成了大学生离不开的工具。用电脑打字时,许多大学生都是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而拼音和汉字是互为独立的两个体系。即使有人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也不需要知道汉字的所有笔画和笔序,久而久之,他们就不再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许多大学生多数时间沉溺于网络,而用于看书的时间非常少,所以才会在提笔写字时忘记了要写的字。
材料二:重庆工商大学教授钟维克说:“我们习惯了用键盘打字,手写文字的几率就会相对减少,久而久之,人们的书写能力日益下降,就渐渐忘记了如何写字。”
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20.(2020 广水市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抗疫物资上的美好寄语,折射出人类文明的亮光,在疫情的阴霾中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武汉疫情”期间,日本捐赠的抗疫物资上频频引经据典,引发关注。其中,有取自日本国长屋王偈子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取自《诗经 秦风 无衣》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还有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送紫侍御》中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甚至还化用《千字文》中的“同气连枝”写作了一首小诗﹣﹣“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防疫物资紧缺。我国在保障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其他身处疫情旋涡中的国家伸出援手,给予援助,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受援国家的衷心感谢。与此同时,那些印在援助物资上的诗词也成了心灵沟通的桥梁。比如在浙江对日捐赠物资上写着“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中国驻韩大使馆在援助韩国大邱的抗疫物资上印有“道不远人,人无异国”;马云公益基金会向日本捐赠的物资上写着“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小米在捐赠给意大利的物资上写的是“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
(节选自2020年3月3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可以从中华经典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
中华经典诗词___,___,___,___。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李白《行路难》说得好:“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骆宾王在《西京守岁》中写道:“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从经典诗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不衰的必胜信念。面对疫情,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念;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暂时困难,我们也要有必胜的信念。
(选自2020年4月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长期熔铸的革命文化是抗疫斗争深沉力量的“气”。
革命文化鼓舞了全国人民抗疫的士气。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它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战火中淬炼而成,因而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如何激起全国人民抗疫的士气,成为抗疫斗争的重要任务。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英雄主义显示了它的巨大鼓舞力量。武汉人民和全国人民以高涨的士气,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从高层决策者到基层党组织,从医务专业人士到普通老百姓,投入抗疫斗争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界罕见。在抗疫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史诗般的英雄气概,极大地彰显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革命文化提振了打赢抗疫之战的浩气。革命文化既有“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悲壮,又有“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的豪迈;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又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勇。这些革命文化的元素已经深深植入中华民族血液中,在这次疫情发生以后凝聚成打赢抗疫之战的冲天浩气。党和国家领导人坚定地宣示“武汉必胜”“中国必胜”,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们自信地写下“此役,万余白衣,共赴国难,成功之日,相去不远”,国家、社会、个人一起为打赢抗疫之战作出巨大牺牲,都表明用革命文化提振起来的中华民族的浩气,成为抗疫斗争必胜的巨大内力。
(选自2020年6月10日《新湘评论》,有删改)
材料四:
共享的文化与价值让全球民众成为(①)的命运共同体,数字文化在娱乐之中也为全球抗疫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凝聚力。从一开始就洋溢在网上的“武汉加油”“热干面加油”,到全国人民围观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直播;从为“最美逆行者”集体点赞,到“为快递小哥点生日蜡烛”视频的温暖人心,数字文化在“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等方面均有积极表现。而不断涌现的各国人民乐观抗疫视频,全球上百位知名音乐人参演的线上慈善公益演唱会《一个世界:一起在家》(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等,也让人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抗疫无国界、全球共冷暖。数字文化跨越地域、快速传播、人人参与的特点,极大地提升了公众从点滴小事做起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来弘扬与展示传统文化、高雅文化,传播与教授知识技能,在数字文化中这屡见不鲜。 此次疫情期间,各种“云参观”“云游览”在网络上盛行。网友们通过屏幕隔空观赏武汉樱花盛景,饱览故宫博物院珍藏,敦煌研究院还推出了“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数以亿计的网友虽不能(②),但多少满足心之向往。此外,包括游戏在内的数字文化也成为大众了解防御病毒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如腾讯旗下几乎全线游戏向玩家推送了抗疫指南,引导公众科学抗疫、辩别谣言,覆盖人数超过4.85亿。
的确,时下,数字文化已经改变了我们很多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以(③)的姿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日常,也为我们展现出了线上生态的巨大潜力。疫情过后,随着代际变化的不断加快,社会结构的不断更替,数字文化将如何发展,我们(④)。
(选自2020年5月13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淬炼(cuì) 阴霾(mái) 抗疫(yì) 逆行(nì)
B.蔓延(màn ) 紧缺(jǐn ) 旋涡(xuán ) 给予(gěi)
C.新冠(guàn) 汲取(jí ) 歧路(qí) 罕见(hǎn)
D.弘扬(hóng) 肆虐(lüè) 磅礴(páng) 彰显(zhāng)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桥梁 熔铸 洋溢 引经据典
B.凝聚 决策 涌现 同气连枝
C.屏幕 防御 渠道 屡见不鲜
D.辩别 谣言 敦煌 突如其来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四”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呼吸相通 ②身临其境 ③百家争鸣 ④静观其变
B.①休戚与共 ②身临其境 ③百花齐放 ④拭目以待
C.①呼吸相通 ②设身处地 ③百花齐放 ④静观其变
D.①休戚与共 ②设身处地 ③百家争鸣 ④拭目以待
(4)“材料四”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来展示与弘扬传统文化、高雅文化,教授与传播知识技能,在数字文化中这屡见不鲜。
B.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来弘扬与展示传统文化、高雅文化,传播与教授知识技能,这在数字文化中屡见不鲜。
C.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来弘扬与展示知识技能,传播与教授传统文化、高雅文化,在数字文化中这屡见不鲜。
D.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来展示与弘扬传统文化、高雅文化,教授与传播知识技能,这在数字文化中屡见不鲜。
(5)根据提示,在“材料三”第三段横线上补写诗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 。(毛泽东《七律 长征》)
(6)在“材料二”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千百年来人们援引诗词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点亮生活、诗化人生
②内容广泛、意象精美、韵律和谐、意境深远
③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识
④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伦理观念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③
(7)北京疫情反弹,请为同胞送去你温暖的问候、真切的关心和诚挚的祝愿。要求:50字左右,至少引用一句古诗词,但不得抄袭材料中的古诗词。
三年湖北中考语文模拟题分类汇编之综合读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共1小题)
1.(2020 阳新县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①要研究江南的文化历史,怎么不能不去读江南的古镇?②假若把整个江南比作一部委婉柔丽、( )
般的乐章,所以古镇就是一个非常 jīng cǎi的乐段。
当你参观了一座座江南的古镇后,就会惊异地发现:这些古镇的设置是那么的规整,一条清流从远处飘逸而来,又从这里委婉流去,③缱绻缠绵处就是一座古镇的历史。假如说长江黄河是( )华夏文明的 yáo lán,那么一条条柔婉曲流就是( )古镇文明的清泉。穿梭往来的舟舸,扬桨收楫之间,就把一座古镇同整个江南人文大背景勾织得异常和谐熨帖。
街道一律临河铺筑,两排挤挤挨挨的房屋把天空夹出细长的一条,有一排房屋干脆就是半间建在河面上的吊脚楼,足见其对水的依逐。青石板的街面,被千万双脚打磨得幽幽发亮,把一道 miǎo yuǎn的历史融凝进去,却不留一丝痕迹。古街虽窄小,却并不失于平直简约,一条条幽深的小巷细弄,一头勾联着古街,一头( )地延伸过去,把整个古镇引宕得一波三折,仿佛有了音乐的节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那绵长清丽的诗意从古镇的小巷里抽绎出来。而夜卧古镇的吊脚楼上,听“欸乃”橹音从远处飘来,又从你枕下飘向远方,载去你的遐想与 chōng jǐng。一座座“如虹饮水”的古拱桥,巧连妙构,④宛若一帧行草书画,笔墨淋漓之间,有一缕墨韵衔接着,构成了整体的韵律和完美。
﹣﹣选自杨国民《江南古镇》,有改动
(1)给文中加点的两个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A.jí xiàng
B.jí hàng
C.yí hàng
D.yí xiàng
(2)依据文中拼音写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A.精采 摇蓝 渺远 憧景
B.精采 摇篮 渺远 憧憬
C.精彩 摇蓝 邈远 憧景
D.精彩 摇篮 邈远 憧憬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B
A.高山流水 滋养 孕育 曲曲折折
B.行云流水 孕育 滋养 曲曲折折
C.行云流水 滋养 孕育 重重叠叠
D.高山流水 孕育 滋养 重重叠叠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C
A.改第①句的问号为句号。
B.改第②句的“如果”为“因为”。
C.去掉第③句中的“的历史”。
D.改第④句中的“一帧”为“一幅”。
(5)下面是对江南古镇的一段描写,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B
①那掌舵的老大或拉纤的汉子便循着窄窄的石级缓缓地走上来,在古街上溜达一下,舒张舒张疲乏的身躯。
②明天路程的终点亦许还是一座古镇,就这么山一程水一程地漂泊过去,在时空的坐标轴上,古镇就勾画出他们一条条生命的曲线。
③白天,他们在河道里经历了风与浪的搏斗。
④对一条条漂泊的远舟来说,那古镇就是一处驿站。
⑤然后在临河的一爿小店坐下,沽一壶酒,买两碟菜,慢悠悠地喝,直喝到酥酥的微醉,然后枕着古镇的恬静酣睡一夜。
⑥在夕阳西下,落霞铺彩之时,挟着唱晚的渔歌,沾着浪尖的飞沫,泊进古镇平静的港湾里。
A.④⑥①⑤③②
B.④③⑥①⑤②
C.⑥①⑤③②④
D.⑥③②①⑤④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1)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楫”读作jí,是划船用具。“小巷”读作xiǎo xiàng。
故选:A。
(2)本题考查正确书写词语的能力。第一空,“精采”指精神、神采;形容人精神焕发等。“精彩”是形容词,(表演、展览、言论、文章等)出色;绝妙,或者某些方面出乎大众意料,超常表现。根据语境可知,应使用“精彩”。第二空,“yáo lán”写作“摇篮”,“摇蓝”书写错误。第三空,“邈远”指年代久远、历史悠长。“渺远”形容空间上的遥远。根据语境可知,应使用“邈远”。第四空,“chōng jǐng”写作“憧憬”,“憧景”书写错误。
故选:D。
(3)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第一空,“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己。也用以比喻乐曲的高雅精妙。“行云流水”形容文章自然不受约束,就像漂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这里并无形容其高雅精妙义,应使用“行云流水”。第二空,通常说长江黄河孕育了华夏文明,并且根据“摇篮”,可断定应使用“孕育”。第三空,根据“清泉”,此句应使用“滋养”而非“孕育”。第四空,形容小巷应使用“曲曲折折”。
故选:B。
(4)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
A.有误,该句错在否定不当,应删去“怎么”与“能”之间的“不”字;
B.有误,该句的两个分句是假设关系,应该把“所以”改为“那么”;
C.正确;
D.有误,“一帧”使用无误,不需修改。
故选:C。
(5)本题考查语句排序能力。这几句写的是远舟与古镇的关系,“④对一条条漂泊的远舟来说,那古镇就是一处驿站”是总起句,应位于开头。第③句与第⑥句分别写白天与傍晚,这两句应紧密衔接。第①句与第⑤句写“那掌舵的老大或拉纤的汉子”,行为上前后衔接。第②句写第二天的路程,与第⑤句“然后枕着古镇的恬静酣睡一夜”相衔接。据此分析,正确的语句顺序是④③⑥①⑤②。
故选:B。
【解答】答案:
(1)A
(2)D
(3)B
(4)C
(5)B
【点评】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7)歧义;(8)句式杂糅。
二.语言运用(共3小题)
2.(2020 枣阳市校级模拟)【劝说他】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远在乡下的叔叔不以为然,一心想外出务工,你怎样以书信的格式发短信劝说他,讲清危害,提醒他注意,安心在家抗疫。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题干要求,根据所给的情境组织语言进行表述。本题设置的情境:劝说远在乡下的叔叔不要外出务工,安心在家抗疫。解答时,开头应有称呼,然后向叔叔解释不能外出务工的原因,要注意语句连贯,语言得体。
【解答】答案:
示例:
叔叔:
你好,新冠肺炎危害性极大,传染性极强,一旦感染,将严重影你的身体健康和生活。你安心在家里,千万不要出门,不聚集,不围观,等疫情结束后再出门打工,好吗?
侄子(侄女)××
×年×月×日
【点评】解答此题,一定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受众的身份等。另外还要注意说话的针对性和艺术性,尽量使用礼貌的话语,委婉得体。
3.(2021 孝南区二模)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今年五一假期,从首日全国发送旅客创新高到各大景区人气火爆,均呈现出国内旅游市场处于强劲复苏态势。
[材料一]今年五一旅游出行统计数据表
旅游人群 80后 90后 00后
占总旅游人数比 27% 37% 21%
[材料二]与2019年同期相比,1995 年﹣2000 年出生人群的出游增速达1.85倍,00后增速达2.5倍。
[材料三]红色旅游核心人群中,21岁至30岁的“00后”90后”占比超过四成,其次是“80后”,占比近三成,整体40岁以下人群占比89.1%。
(1)分析三则材料的数据,分别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一: 90后是旅游的主力。
材料二: 00后成为出游增速最快、活力最高的人群。
材料三: 红色旅游成为年轻(90后、00后)游客的旅游消费新风尚。
(2)今年五一期间,国内旅游市场处于强劲复苏态势的原因可能有哪些?一个网友有如下闲聊,请你把自己想象成其他网友,接着聊下去。(至少说出3点原因)
神游天下:我认为,今年疫情防控措施得力,使人们出外旅游的热情增高了。
红梅飘香: 国家的各类交通十分便利,便于出行。
山高路远: 网络及其他购票渠道十分便捷。
地久天长: 国家经济复苏后,人们的休闲观光消费水平有了提高。
阳光灿烂: 各项旅游景区打造新的景观特色,改进服务态度,吸引着游客。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1)本题考查材料探究。材料一,在“今年五一旅游出行统计数据表”中,90后占总旅游人数比最多为37%,00后占比最少为21%,故得出结论为:90后是旅游的主力。材料二,由“00后增速达2.5倍”可知,00后成为出游增速最快、活力最高的人群。材料三,由“红色旅游核心人群中,21岁至30岁的‘00后’‘90后’占比超过四成”可知,红色旅游成为年轻(90后、00后)游客的旅游消费新风尚。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今年五一期间,国内旅游市场处于强劲复苏态势,结合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以及我国交通便利、经济复苏,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需求的日益迫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提高,旅游市场秩序的规范等等,这都成为旅游业兴旺的原因。据此回答即可。如:红梅飘香:是呀,现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长期疫情的压抑让人们想要出外旅游。山高路远:现在国家各类交通都很方便,出行有高速、高铁、飞机,到旅游景区都是很快捷的。地久天长:现在各类旅游景区都在打造具有特色的主题乐园,而且旅游服务设施都很完备。阳光灿烂: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每年旅游开支已经成为普通家庭的必备内容。
【解答】答案:
(1)材料一:90后是旅游的主力。
材料二:00后成为出游增速最快、活力最高的人群。
材料三:红色旅游成为年轻(90后、00后)游客的旅游消费新风尚。
(2)示例:国家的各类交通十分便利,便于出行。
网络及其他购票渠道十分便捷。
国家经济复苏后,人们的休闲观光消费水平有了提高。
各项旅游景区打造新的景观特色,改进服务态度,吸引着游客。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4.(2021 安陆市二模)语文实践活动。
光明中学九年级准备开展“人人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的主题活动,请你(李益)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开始前,你通过微信和班主任李老师沟通。请根据右边的沟通内容,拟写一则活动通知。
(2)你是活动主持人,请你为本次活动准备几句简单的开场白。(至少使用一修辞手法。)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图片筛选主要信息,结合通知的写法,简明扼要地表述即可。
(2)本题考查开场白拟写。根据活动主题,结合开场白写法,围绕“劳动是生活的支柱,劳动创造出幸福的人生”来组织语言作答即可。
【解答】答案:
(1)示例:
通知
九(3)班全体同学:
因疫情防控需要,原定于周三下午两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的“人人爱劳动,劳动最光荣”主题活动,地点改在学校东操场,时间不变。届时请全班同学准时参加。
光明中学九(3)班班委会
2021年5月19日
(2)示例:同学们,劳动是生活的支柱,劳动创造出幸福的人生,创造出文明之花。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劳动。我们作为正在成长中的青少年,劳动更是我们全面健康发展的基石。希望大家积极参加“人人爱劳动,劳动最光荣”主题活动,让每个人都能在活动中有收获!活动现在开始!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三.综合读写(共15小题)
5.(2020 阳新县模拟)下列内容是从某学生“成长记录”中节选的,请根据这些内容为该同学写一段评价性文字。要求:评价要客观,语气要委婉,有利于该同学的发展,不超过60字。
(1)某月某日在值日时,与同学发生争执,并辱骂该同学。
(2)某月某日上课迟到20分钟,并且扰乱了课堂秩序。
(3)某月某日在校外遇到一非法分子擂肥,挺身而出,将其制止。
(4)某月某日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一曲萨克斯为班级争得了荣誉。
(5)2020年3月某日,抗击新冠疫情上网课期间,没有按时提交作业。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评价”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既要客观,又要有鼓励性的话语。上面的材料中既有表现优秀的地方,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评价时要选根据实际指出优点,然后再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这样更易被人接受。
【解答】答案:
示例:你多才多艺又能够见义勇为,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进步,如果能够在生活细节和文明礼貌方面再提高一点素养,你就是最棒的。
【点评】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6.(2020 梁子湖区模拟)在日本捐赠的物资中大家关注到了一个感人的细节,那就是日本的捐赠物资上面很多都写着诗句。这些诗句除了含有中日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外,也让广大网友为传统诗词的隽永深深折服。请从下面的诗句中任选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①“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②“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③“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④“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日本捐赠辽宁省物资上的寄语)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本题考查结合语境理解诗句。作答时,任选一处诗句,结合具体语境,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即可。
【解答】答案:
示例1:选择诗句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们不在同一个地方,未享同一片山川。但我们身处于同一片天空下,同享一缕清风,一轮明月。疫情面前,我们同行。
示例2:选择诗句②。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谁说我们没有衣服穿?与你同穿战裙。面对疫情,两国要同心协力,携手战斗。
示例3:选择诗句③。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两地的青山同承云朵荫蔽、雨露润泽,同顶一轮明月,又何曾身处两地呢?疫情面前,你我同行。
示例4:选择诗句④。辽河的雪融化了,富士山的花也开了;我们兄弟姐妹,一起等待着疫情的寒冬过去,战胜疫情的春天到来。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7.(2020 梁子湖区模拟)小文把这些诗句标语发给了小白,两个人聊起来。
小文说:值此疫情,日本方面将这些诗句作为标语,值得称赞。
小白说:疫情当前,你这学霸都看不大懂,我看还是“乖,戴好口罩”这样的标语妥当。
假如你是小文,你怎么回复小白?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小白的观点,应持反对的态度,日本友人以中国诗句为标语,本身就证明两国一衣带水,文化相通的深厚渊源。又贴合当时形势,表现了日本国民与我国共抗疫情,风雨共担的守望互助。既有文化意蕴,又表意深切,情感真挚。所以这些标语是值得称赞的。
【解答】答案:
示例:用这些诗句作标语,我们感动于其及时援手,更感动于两国曾经交织的历史文化在此刻散发出的光芒,何等独特而璀璨。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8.(2020 武汉模拟)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近一段时间,教育部门组织学生在线上学习,学校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以“网课面面观”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据调查,部分同学认为,上网课的主要问题是容易分心。为了帮助这些同学解决这一问题,请你给他们提三条具体的建议。
(2)网络课堂相较于传统的线下课堂,在听课方式、交流讨论、完成作业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关于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的利弊,同学们各抒己见,请就此话题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100﹣120字)。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1)本题考查考生提建议的能力。题干要求为“一些同学上网课容易分心”这一问题提出建议,可结合生活实际,从网课学习的外在环境、个人习惯和心理、网课学习的监督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
(2)本题考查表达观点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表明观点,然后紧扣观点陈述理由。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观点明确、表述有条理即可。
【解答】答案:
(1)示例:上课时桌面不要留有与学习无关的物品;上课及时做笔记; 邀请家庭成员监督自己;上网课时主动与老师同学互动。
(2)示例:网络课堂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更多可能,合理利用就会利大于弊。网络课堂直观性强、信息量大,还可以回放,便于我们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在线交流使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可以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当然,网络课堂需要我们更专心的投人和严格的自律。
【点评】表达自己观点的题目,在答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弄清题意,注意要求。首先要读懂题意,按照题目要求的句式或使用修辞等准确作答,以免张冠李戴,词不达意。
②合理发挥,见解独特。这类表达观点的题答案不局限于一个,在弄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写出独特的答案。
③语言精炼,简洁明了。语言要精炼,简洁,得体,紧扣题意来写。
9.(2021 鄂城区模拟)某校八年级(3)班开展向“援鄂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该班班长收集了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2020年3月10日下午,位于武汉市洪山体育馆的武昌方舱医院正式宣布休舱,至此,武汉16家方轮医院全部休舱。30余天的时间里,方舱医院共收治轻症新冠肺炎患者1.2万多人,“生命之轮”创造了零感染、零死亡、零回头的奇迹。
【材料二】疫情发生以来,举国上下同心战疫,青年的表现可圈可点。援鄂“90后”医护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坚守一线的“90后”干警不惧风雨、日夜操劳,“90后”志愿者在城乡社区防控中不辞辛苦、发光发热……
(1)根据【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
(2)根据【材料二】写一段文字,表达对援鄂青年的赞美之情。(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30字)
(3)请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三个环节。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读懂信息内容,明确重点内容,然后采用“人+行动+结果”形式进行概括。如有导语时,重点对导语进行提炼。本则新闻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即是导语(概括了重点内容),第二句是对方舱医院的贡献的概述。对导语进行提炼即: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正式宣布休舱。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落笔: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结合;言简意丰,自然流畅音韵美。注意字数与表达上的要求。示例:你们化志向为行动,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写忠诚,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开出绚丽的花朵。
(3)本题考查活动设计。班会的主题是“向‘援鄂英雄’致敬”,要达到致敬目的,要做好情感渲染及表达环节,可以从搜集材料(渲染),深情赞美(抒情),行动表达(进一步抒情)等步骤分析。如:我讲援鄂英雄的故事;我给援鄂英雄写赞歌;我给援鄂英雄画群像等。
【解答】答案:
(1)武汉16家方舱医院正式宣布休舱。
(2)示例:你们是白衣天使,为病患祛除了病魔;你们是钢铁战士,为战疫守护了平安;你们是新时代的活雷锋,为社区防控默默坚守。
(3)①致敬医护唱赞歌;
②宣传医护办专栏;
③慰问医护寄礼物。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0.(2021 咸安区模拟)语文实践活动。
(1)看下面热点新闻,谈谈你读后的看法。
2021年2月19日上午,中印边境斗争中解放军战士英勇战斗细节首次被披露。2020年6月,在和悍然越线挑衅的印军交涉和激烈斗争中,团长祁发宝身负重伤,营长陈红军、战士陈样榕、肖思远、王焯冉英勇牺牲。
为博取网民关注,仇某明(网名“辣笔小球”)在微博上歪曲事实,诋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2月20日,仇某明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3月1日,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对仇某明批准逮捕,检察机关决定公益诉讼立案并展开调查。
(2)你校九(6)班将在2021年4月18日下午班会课上举行“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的主题班会。班级派你去邀请语文周老师参加此次活动。见到周老师,你会怎么说呢?要求语言得体,内容简洁。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材料,了解主要内容。此段材料描写了边疆战士为守护祖国边界而牺牲了生命,但网络上却有人为博眼球对这样的英雄行为进行了诋毁。由此给我们的感受应该是对战士们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网络上诋毁言论的愤怒之情。结合这些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即可。如:精忠报国的边疆战士们是祖国的骄傲,他们英勇事迹不容任何形式的诋毁和污蔑。我们应该崇敬精忠报国的英雄,维护英雄的名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会英雄辈出,国家才会强大。对于有意诋毁英雄名誉的破坏分子,要坚决予以打击。
(2)本题考查口语交际。阅读题干,邀请词要说清楚邀请时间、地点和活动内容,注意礼貌用语。如:周老师,我班将在2021年4月18日下午的班会课上举行“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的主题会,想以此向守护祖国边疆的战士们致以敬意,并努力向他们学习。我们想邀请您参加,全体同学都期待您的光临,谢谢!
【解答】答案:
(1)示例:①英雄是国家的荣耀,是民族的希望,崇尚、爱护英雄才能让英雄辈出。②英雄烈士不容亵渎,对于丑化、亵渎英雄,歪曲、否定英雄事迹和精神的行为,要坚决予以打击。③仇某明诋损英雄的行为是错误的,是违法的。④公安机关和检察院对他的处罚是及时的,完全正确的。
(2)示例:周老师,您好!我们九(6)班决定在2021年4月18日下午班会课上召开“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的主题班会,特邀请您参加。我们期待您的光临,谢谢!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1.(2021 咸安区模拟)语文实践活动。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近年来,我市一直为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而努力。为了响应市政府“文明创建”的号召,某校组织了“文明志愿者进社区”主题活动。现邀请你参与本次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为在小区内营造文明创建的氛围,学校开展了“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的活动。
请参照事例,选择“健身区”或“楼梯”,写一句温馨提示语。
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我选择 健身区 提示语: 把文明留下,把健康带走 。
(2)小区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假如你遇见有人在公共场所吸烟,你会怎么劝说?请把你劝说的话写下来。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1)本题考查写提示语。解答时,要紧扣“文明”主题,突出主题,要具有鼓动性和激励性。提示语要精炼,表达清晰,言简意赅,语句温馨优美。
(2)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能力。解答时,要紧扣“在公共场所吸烟”这个现象,做到语言委婉、得体即可。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您好!这是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危害您自身的健康,也对周围的人有害,请您不要吸烟,好吗?
【解答】答案:
(1)示例:健身区:把文明留下,把健康带走。
楼梯:上下楼梯能互让,通道自然就宽畅。
(2)示例:您好!这是公共场所,吸烟不仅危害您自身的健康,也对周围的人有害,请您不要吸烟,好吗?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2.(2022 阳新县校级模拟)综合性学习。
2022年5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聆听习主席的谆谆教诲,牢记新时代的光荣使命。
任务一:身为新时代的青年,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请你为班级的励志墙写下一句标语,表明自己愿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
任务二:某校决定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演讲比赛,如果你是演讲比赛的主持人,你会写一段怎样的开场白呢?请写下来.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1)本题考查标语的拟写。根据要求,结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表明自己愿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决心”等可写下:让青春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2)本题考查开场白的设计。开场白要简明连贯,得体准确,并且要围绕主题“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演讲比赛,开场白最后要引出活动。
【解答】答案:
(1)示例:民族魂,中国梦,放飞梦想靠行动。
(2)示例: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100年前,一群年轻人从一艘红船扬帆起航,敢教日月换新天,让山河焕新颜。100年后的今天,青少年们在天安门广场喊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誓言!这是我们新时代的青年最光荣的使命!今天,我们在此举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演讲比赛,用最响亮的声音对党作出最庄严的承诺!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3.(2022 黄石港区校级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人们仰望星空、关注北斗,正是因为奋斗的底色历久弥新,①更是因为梦想和奋斗始终是人生关键词的原因,崇尚奋斗是不变的主旋律。航空航天科技团队守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寂寞,②收获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其实,奋斗也可以是每一个普通人的人生状态。一把木凳,百万粉丝,过亿播放,“阿木爷爷”做木工_________,“这辈子就把这件事情干好、干细致就行了”,道出了“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的匠心。hóng dà如国家复兴的梦想,细微如个人幸福的梦想,奋斗是筑梦逐梦的底色,也是每个人敢梦能梦的底气。“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奔跑追梦正是奋斗的姿态,之于个体,决定着人生的高度和广度;③对于家庭,是改造命运最明确也最受肯定;置于国家和民族大局,则是huì jù每一份力量、凝结社会发展推动力的活力源泉。
_____④时代前行,每个人都是开创者、见证者、建设者。施展才华,成就自我,只争朝夕,_______,将个人奋斗融入社会发展,亿万人的人生出彩,就能支撑起一个国家的梦想成真。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的两个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mǐ nǎn
B.mí lǎn
C.ní lǎn
D.mǐ lǎn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的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A.宏大 会聚
B.洪大 汇聚
C.宏大 汇聚
D.洪大 会聚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D
A.小心翼翼 不孚众望
B.一丝不苟 不负韶华
C.一丝不苟 不孚众望
D.小心翼翼 不负韶华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D
A.①处修改为“更是因为奋斗和梦想始终是人生关键词的原因”。
B.②处修改为“他们收获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C.③处修改为“对于家庭,是最明确也最受肯定的改造命运”。
D.④处修改为“时代前行,每个人都是见证者、建设者、开创者”。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
①新职业的诞生、新机会的涌现,搭建起经济发展新业态和群众生活新期待的全新舞台,也为每个人打开新的筑梦空间。
②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创造了一个更加开放、普惠的环境,为更多人通过奋斗实现梦想提供了机会。
③“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
④从“电商主播”“带货网红”到“互联网营销师”,从“线上辅导”“网课老师”到“在线学习服务师”。
A.③②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1)本题考查易误读常见字。“历久弥新”中的“弥”读作“mí”,“揽月”中的“揽”读作“lǎn”。
故选:B。
(2)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词语。根据“国家复兴的梦想”的提示,“hóng dà”写作“宏大”;根据“每一份力量”的提示,“huì jù”写作“汇聚”。
故选:C。
(3)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一丝不苟”指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结合语段,“做木工”更强调细致、认真,选“一丝不苟”。
“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
“不负韶华”指不辜负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年华。根据“只争朝夕”的提示,选“不负韶华”。
故选:D。
(4)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A.有误,①处句式杂糅,应改为“更是因为梦想和奋斗始终是人生关键词”;
B.有误,②处成分残缺,应改为“收获了‘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的豪情”;
C.有误,③处搭配不当,应改为“对于家庭,是改变命运最明确也最受肯定的路径”;
D.正确。
故选:D。
(5)本题考查句子排序。此文段主要讲人的奋斗和担当,③是总述句,然后②阐述现实,“为更多人通过奋斗实现梦想提供了机会”紧承③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④是对②的举例说明,最后,①中的“新职业”紧承④,进行评述。因此,排序为③②④①。
故选:A。
【解答】答案:
(1)B
(2)C
(3)D
(4)D
(5)A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4.(2022 咸宁模拟)孝感市各学校积极开展以“读唱红色经典,传承中国精神”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几首经典歌曲的歌词,请说说你从中感受到哪些“中国精神”。(至少说出三种)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
②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我和我的祖国》)
③啊,中国!啊,中国!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春天的故事》)
④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杂的风采。(《血染的风采》)
(2)在组织“红色传唱”活动的过程中,你班的小欣同学认为红歌已经过时了,不愿意参加这个活动,假如你是班长,你该如何劝说她?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1)本题考查歌词的理解。“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体现的是热爱和平、保家卫国的精神。“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体现的是热爱祖国的精神。“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啊,中国!你展开了一幅百年的新画卷、捧出万紫千红的春天”体现的是改革开拓的精神。“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你是否还要永久的期待?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杂的风采”体现的是牺牲奉献精神。
(2)本题考查口语交际。劝说他人要就事论事,注意说话的态度语气,要以理服人,言简意赅,表达清晰流畅。
【解答】答案:
(1)示例:保家卫国、热爱和平、热爱祖国、改革开拓、牺牲奉献。
(2)示例:小欣,你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红歌有特定的创作年代,它记录的事情虽已经成为历史,但是红歌吟唱出的保卫家乡、热爱祖国等精神,我们永远都要传承。而且学唱红歌,我们才能更加了解国家曾经经历的苦难,才能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一起参加“红歌传唱”活动,好吗?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5.(2022 黄石港区校级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用一句话概括其主要内容。
留学生在新浪微博发起倡议:“拍张与五星红旗的合影,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以‘我和国旗合个影’为主题,用我们的微博传递一个声音:我爱你,中国!”倡议一出,广大网民,特别是国内的青年人和海外留学生纷纷响应,不到20天,“我和国旗合个影”微博话题已突破6000万阅读量,有6万余条讨论。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国网友上传了自己与国旗的合影,将爱国之情“大声说出来”,传递爱国正能量。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此题可以“什么人什么事”的模式进行概括,材料中人物是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年人和海外留学生,事件是“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可据此概括为:中国网友热情参与“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意思对即可。
【解答】答案:
示例:“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点燃了青年的爱国热情。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6.(2022 黄石港区校级模拟)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天下国家”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任务。
在爱国诗歌朗诵活动中,请你仿照示例写出上下相连的两句爱国诗句。(古诗新诗都可以)
示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 陆游《示儿》)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解答】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根据提干要求,写出两句和“爱国”有关的古诗词即可。
答案:
示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宋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7.(2022 黄石港区校级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①在陆游《病起抒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国忧”作了最好的诠释。历史上,屈原流放中仍眷恋楚国,苏武牧羊数十年xīn zhì不变,都是炎黄子孙爱国的写照。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曹植在《白马篇》中说得明白:“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是荡气回肠。②近代无数仁人志士正是用鲜血和生命,堆砌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爱国就是要以身许国,不存杂念。这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灵魂。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西汉名将甘延寿流传千古的名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最有力的回答,为保卫祖国的河山,维护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无数中华儿女 ( )坚守,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戚继光,③一代名将,奋起组建“戚家军”,面对倭寇入侵,潜心操练,终将倭寇赶出国门。李文波,一个普通的南海守礁士兵,二十年坚守,他从健壮小伙变成了两鬓斑白的“小老头”,他就是守护祖国的一块( )的礁石!④爱国是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爱国的内涵是什么?爱国就是继承和hóngyáng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_____,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下列依次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juàn qì
B.juàn qī
C.quàn qī
D.quan qì
(2)下列对文中两处拼音对应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A.心志 弘杨
B.心智 弘杨
C.心志 弘扬
D.心智 弘扬
(3)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
A.执着 坚不可摧
B.执拗 坚不可摧
C.执拗 首当其冲
D.执着 首当其冲
(4)文中①②③④处有语病,下列对它们的修改正确且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D
A.①处修改为:陆游《病起抒怀》中,用一句“位卑未敢忘国忧”作了最好的诠释。
B.②处修改为“近代正是用鲜血和生命的无数仁人志士,堆砌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之歌”。
C.③处修改为“一代名将,奋起组建“戚家军”,潜心操练,面对倭寇入侵,终将倭寇赶出国门”。
D.④处修改为“爱国要以维护祖国统一为己任,这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5)文中横线处有一组句子已打乱顺序罗列如下。根据语境,以下四个选项中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D
①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发展
②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③是先秦诸子百家到汉魏六朝歌赋
④中华文化是世界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解答】(1)本题考查字音。
“眷恋”的“眷”读作“juàn”。“眷恋”指深切地留恋(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
“戚家军”的“戚”读作“qī”。“戚家军”指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领导的军队,主要由浙东一带的农民、矿夫组成。
故选:B。
(2)本题考查字形。本题第一空出现了同音异形字,作答时需结合上下文内容分析。第一空,“心志”指意志。“心智”指思考能力,智慧;心理,性情。由“苏武牧羊数十年xīn zhì不变,都是炎黄子孙爱国的写照”可知,这里写的是苏武爱国的意志十年未变,应选“心志”。二空“hóng yáng”应写作“弘扬”。“弘扬”意思是发扬光大。
故选:C。
(3)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第一空,“执着”原为佛教用语,指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不能超脱。后来指固执或拘泥,也指坚持不懈。“执拗”形容固执任性,不听从别人的意见,根据“无数中华儿女”坚守等可知,该句意在强调中华儿女为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一直坚持不懈地坚守,应用“执着”。“坚不可摧”形容非常坚固,摧毁不了。“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根据“二十年坚守”“守护祖国”“礁石”等内容可知,该句意在强调李文波通过自己的坚守,让自己成为守护祖国摧毁不了的礁石,据此可知,应选“坚不可摧”。
故选:A。
(4)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
A.修改不正确,句①的成分残缺,句子缺少主语,应该删去“在……中”;
B.修改不正确,句②的语病为搭配不当,“堆砌”与“灵魂之歌”搭配不当,且“堆砌“用在句中含贬义,应将“堆砌”改为“诠释”;
C.修改不正确,句③的语病为语序不当,应改为“一代名将,面对倭寇入侵,奋起组建‘戚家军’,潜心操练,终将倭寇赶出国门”;
D.正确。
故选:D。
(5)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阅读四个句子可知,这组句子叙述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句④引出叙述对象“中华文化”,并点出其持续时间最长,应排第一;句②和句③都是对句④的解说,根据时间先后,句③在前,句②在后;句①承接句③和句②中的“先秦、汉魏六朝、唐、宋、明清”等,点明中华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应排在最后。所以正确的排序应为:④③②①。
故选:D。
答案:
(1)B
(2)C
(3)A
(4)D
(5)D
【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
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是否有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8.(2022 谷城县二模)5月10日,学校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大部分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个别学生不愿意使用正确书写方式,请结合自己的一些实践进行有力的劝说。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根据题干要求,结合自己的书写实践,注意用语,能有理有据地讲清楚正确书写的好处即可。
【解答】答案:
示例:
孟子说:“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郭沫若先生也说过:“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横,这容易误事的。练习写字可以逐渐免除这些毛病。”由此可见,科学规范地书写对青少年意义重大。作为当代青年,我们承担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么要继承传统文化,全面发展,面向未来。一笔一画,工整规范地书写,有助于养成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习惯,我们一起努力吧!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19.(2022 谷城县二模)阅读下面材料,请你从中概括学生提笔忘字的原因。
材料一: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电脑和手机等成了大学生离不开的工具。用电脑打字时,许多大学生都是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而拼音和汉字是互为独立的两个体系。即使有人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也不需要知道汉字的所有笔画和笔序,久而久之,他们就不再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许多大学生多数时间沉溺于网络,而用于看书的时间非常少,所以才会在提笔写字时忘记了要写的字。
材料二:重庆工商大学教授钟维克说:“我们习惯了用键盘打字,手写文字的几率就会相对减少,久而久之,人们的书写能力日益下降,就渐渐忘记了如何写字。”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材料中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注意语句要简练。
【解答】从“用电脑打字时,许多大学生都是使用汉语拼音输入法,而拼音和汉字是互为独立的两个体系。即使有人使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也不需要知道汉字的所有笔画和笔序,久而久之,他们就不再一笔一画地书写汉字”“我们习惯了用键盘打字,手写文字的几率就会相对减少,久而久之,人们的书写能力日益下降”能提炼出:电子工具的使用导致青少年书写汉字的机会减少;从“许多大学生多数时间沉溺于网络,而用于看书的时间非常少,所以才会在提笔写字时忘记了要写的字”能够提炼出:看书时间少。
答案:
子工具的使用导致青少年书写汉字的机会减少;看书少。
【点评】综合读写题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20.(2020 广水市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疫情肆虐全球的当下,抗疫物资上的美好寄语,折射出人类文明的亮光,在疫情的阴霾中给人以力量和希望。
“武汉疫情”期间,日本捐赠的抗疫物资上频频引经据典,引发关注。其中,有取自日本国长屋王偈子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取自《诗经 秦风 无衣》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还有引用了唐代诗人王昌龄《送紫侍御》中的“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甚至还化用《千字文》中的“同气连枝”写作了一首小诗﹣﹣“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防疫物资紧缺。我国在保障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其他身处疫情旋涡中的国家伸出援手,给予援助,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受援国家的衷心感谢。与此同时,那些印在援助物资上的诗词也成了心灵沟通的桥梁。比如在浙江对日捐赠物资上写着“天台立本情无隔,一树花开两地芳”;中国驻韩大使馆在援助韩国大邱的抗疫物资上印有“道不远人,人无异国”;马云公益基金会向日本捐赠的物资上写着“青山一道,同担风雨”;小米在捐赠给意大利的物资上写的是“我们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树上的树叶,同一座花园里的花朵”……
(节选自2020年3月30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经典诗词章句让人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缕缕暖意,还有磅礴的精神力量。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可以从中华经典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
中华经典诗词___,___,___,___。今天,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中华经典诗词可为人们提供人文关怀与精神力量。李白《行路难》说得好:“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骆宾王在《西京守岁》中写道:“忽见严冬尽,方知列宿春。夜将寒色去,年共晓光新。”从经典诗词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承不衰的必胜信念。面对疫情,我们要有必胜的信念;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暂时困难,我们也要有必胜的信念。
(选自2020年4月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材料三:
长期熔铸的革命文化是抗疫斗争深沉力量的“气”。
革命文化鼓舞了全国人民抗疫的士气。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它在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战火中淬炼而成,因而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如何激起全国人民抗疫的士气,成为抗疫斗争的重要任务。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革命英雄主义显示了它的巨大鼓舞力量。武汉人民和全国人民以高涨的士气,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从高层决策者到基层党组织,从医务专业人士到普通老百姓,投入抗疫斗争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界罕见。在抗疫斗争中展现出来的敢于斗争、勇于牺牲的史诗般的英雄气概,极大地彰显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革命文化提振了打赢抗疫之战的浩气。革命文化既有“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悲壮,又有“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的豪迈;既有“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又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勇。这些革命文化的元素已经深深植入中华民族血液中,在这次疫情发生以后凝聚成打赢抗疫之战的冲天浩气。党和国家领导人坚定地宣示“武汉必胜”“中国必胜”,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们自信地写下“此役,万余白衣,共赴国难,成功之日,相去不远”,国家、社会、个人一起为打赢抗疫之战作出巨大牺牲,都表明用革命文化提振起来的中华民族的浩气,成为抗疫斗争必胜的巨大内力。
(选自2020年6月10日《新湘评论》,有删改)
材料四:
共享的文化与价值让全球民众成为(①)的命运共同体,数字文化在娱乐之中也为全球抗疫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凝聚力。从一开始就洋溢在网上的“武汉加油”“热干面加油”,到全国人民围观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直播;从为“最美逆行者”集体点赞,到“为快递小哥点生日蜡烛”视频的温暖人心,数字文化在“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等方面均有积极表现。而不断涌现的各国人民乐观抗疫视频,全球上百位知名音乐人参演的线上慈善公益演唱会《一个世界:一起在家》(One World:Together At Home)等,也让人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抗疫无国界、全球共冷暖。数字文化跨越地域、快速传播、人人参与的特点,极大地提升了公众从点滴小事做起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来弘扬与展示传统文化、高雅文化,传播与教授知识技能,在数字文化中这屡见不鲜。 此次疫情期间,各种“云参观”“云游览”在网络上盛行。网友们通过屏幕隔空观赏武汉樱花盛景,饱览故宫博物院珍藏,敦煌研究院还推出了“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数以亿计的网友虽不能(②),但多少满足心之向往。此外,包括游戏在内的数字文化也成为大众了解防御病毒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如腾讯旗下几乎全线游戏向玩家推送了抗疫指南,引导公众科学抗疫、辩别谣言,覆盖人数超过4.85亿。
的确,时下,数字文化已经改变了我们很多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以(③)的姿态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日常,也为我们展现出了线上生态的巨大潜力。疫情过后,随着代际变化的不断加快,社会结构的不断更替,数字文化将如何发展,我们(④)。
(选自2020年5月13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A.淬炼(cuì) 阴霾(mái) 抗疫(yì) 逆行(nì)
B.蔓延(màn ) 紧缺(jǐn ) 旋涡(xuán ) 给予(gěi)
C.新冠(guàn) 汲取(jí ) 歧路(qí) 罕见(hǎn)
D.弘扬(hóng) 肆虐(lüè) 磅礴(páng) 彰显(zhāng)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D
A.桥梁 熔铸 洋溢 引经据典
B.凝聚 决策 涌现 同气连枝
C.屏幕 防御 渠道 屡见不鲜
D.辩别 谣言 敦煌 突如其来
(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材料四”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B
A.①呼吸相通 ②身临其境 ③百家争鸣 ④静观其变
B.①休戚与共 ②身临其境 ③百花齐放 ④拭目以待
C.①呼吸相通 ②设身处地 ③百花齐放 ④静观其变
D.①休戚与共 ②设身处地 ③百家争鸣 ④拭目以待
(4)“材料四”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A.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来展示与弘扬传统文化、高雅文化,教授与传播知识技能,在数字文化中这屡见不鲜。
B.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来弘扬与展示传统文化、高雅文化,传播与教授知识技能,这在数字文化中屡见不鲜。
C.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来弘扬与展示知识技能,传播与教授传统文化、高雅文化,在数字文化中这屡见不鲜。
D.运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手段来展示与弘扬传统文化、高雅文化,教授与传播知识技能,这在数字文化中屡见不鲜。
(5)根据提示,在“材料三”第三段横线上补写诗句。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毛泽东《七律 长征》)
(6)在“材料二”横线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千百年来人们援引诗词鼓舞士气、提振信心、点亮生活、诗化人生
②内容广泛、意象精美、韵律和谐、意境深远
③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识
④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伦理观念
A.②④③①
B.①②③④
C.③①④②
D.②①④③
(7)北京疫情反弹,请为同胞送去你温暖的问候、真切的关心和诚挚的祝愿。要求:50字左右,至少引用一句古诗词,但不得抄袭材料中的古诗词。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1)本题考查字音的掌握能力。
A.正确。
B.有误,“给予”的“给”应读“jǐ”。
C.有误,“新冠”的“冠”应读“guān”。
D.有误,“肆虐”的“虐”应读“nüè”
故选:A。
(2)本题考查字形的掌握能力。
ABC.正确。
D.有误,“辩别”的“辩”应写作“辨”。
故选:D。
(3)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能力。“休戚与共”意思是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形容关系紧密,利害相同。“呼吸相通”意思是呼气与吸气,朴素贯通。比喻认识一致,利害相关。根据语境“命运共同体”可知①处应选“休戚与共”。“身临其境”意思指亲身面临那种境地;也作身历其境。“设身处地”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根据语境“网友们通过屏幕隔空观赏武汉樱花盛景,饱览故宫博物院珍藏,敦煌研究院还推出了‘云游敦煌’微信小程序”可知②处应选“身临其境”。运用排除法,可知B正确。
故选:B。
(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弘扬”“展示”词序不当,应调换位置;“传播”与“教授”词序不当,应调换位置。“在数字文化中这屡见不鲜”,“这”字放在句前,做主语。
故选:D。
(5)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默写能力。根据平时对古诗词的学习和积累,可知这句词是毛泽东《七律 长征》中的“万水千山只等闲”。
(6)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能力。这几句话首先要介绍“中华经典诗词的特点”,然后再阐述它的意义和价值,由此可以得知②④③是特点,①是意义。
故选:A。
(7)本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北京疫情反弹,请为同胞送去你温暖的问候、真切的关心和诚挚的祝愿。要求:50字左右,至少引用一句古诗词,但不得抄袭材料中的古诗词。按要求进行拟写祝福语即可。
【解答】答案:
(1)A
(2)D
(3)B
(4)D
(5)万水千山只等闲
(6)A
(7)示例:王昌龄曾在诗中写道“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同样,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身上的防护服日日被汗水湿透,但他们无怨无悔,不战胜疫情决不回家。我们为你们点赞!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
【点评】综合读写就是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平时学习中要注意多积累,多练习。
考点卡片
1.综合读写
【考点讲解】
一、《课标》要求
1.能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过程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2.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3.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4.掌握查找资料、引用资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资料与间接资料的主要差别;学会注明所援引资料的出处。
二、考点解读
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所以学生应关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自己在活动中的设计、体验和收获用文字表达出来。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常考类型及解题技巧】:
综合读写题出题可选类型众多,可以以各种题型和类型考查。因此对于此类考点我们也要做好全方位的全面应对。针对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不同的应对策略。
一、考点一:图文转换题
1.考点解读
图文转换类语用题,要求对徽标、漫画、表格、示意图、地图、曲线图等进行观察、识读,按照命题要求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所需信息,形式上好像只是简单的“看图说话”,实际上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较强的“另类阅读”。要求读社会热点、生活现象等,并运用简明、连贯、准确且“言之有物”的语言进行表达。图文转换题是近年来中考必考题型,也是很容易失分的题型,应该引起考生注意。图文转换类题目看似类型多样,不好把握解题方法,其实有规律可循。
整体的解题思路,即:读﹣思﹣写
(1)读:画面组成要素。
(2)思:画面内容,抓住画面主体,弄懂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面构成﹣深层含义)。
(3)写: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选择关键词;注意答题格式和字数要求
2.图表类题解题技巧:
(1)审题看清题目要求。
(2)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
(3)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
答题步骤:
第一步,进行客观描述;
第二步,得出观点和结论。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反映事物变化和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
3.徽标类题答题技巧:
(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
(2)注意细节,图中数字、字母、文字的变形之处往往是作者想要着力表现的内容,也是答题要点所在。
(3)描述徽标构成要素,概括画面内容要全面。
(4)揭示深层寓意,比如变形之处想要强调的内容,徽标体现的地域性特色等。
4.漫画类题答题技巧
(1)细察漫画,抓住矛盾 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文字,看夸张之处,分析细节,揣摩夸张之处的寓意。
(2)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3)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揣摩画外音,看画面指向,对应相关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多个角度思考创作动机,选择最佳的答题切入点。
答题格式:
第一步,概括说明画面:画面上有……(抓住空间关系如左右、上下、背景与主体等)
第二步,揭示寓意:漫画讽刺了(揭露/表现)了……,警示了……,歌颂(赞扬)了……
例:今年5月10日是母亲节,班里准备在这天召开班会,班会的主题是“感谢母亲”。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 54% 66% 91%
祝福同学生日的 56% 86% 92%
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参考答案: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