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勾股定理复习回顾与思考
-----------勾股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分别存在着什么关系?2、如何判别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请你举例说明。3、请你举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并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它。4、你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吗?与同伴进行交流。1、在Rt△ABC中,∠C=90°(1)若a=5,b=12,则c=____;
(2)若b=8,c=17,则S△ABC =____m2。 2、下列各图中所示的线段的长度或正方形的面积为多少。(注:下列各图中的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3. 观察下列几组数据:(1) 8, 15, 17; (2) 7, 12, 15; (3)12, 15, 20; (4) 7, 24, 25. 其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有( )组
A. 1 B. 2 C. 3 D. 44.若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长为10cm,第三边长为16 cm,那么第三边上的高为 ( )
A. 12 cm B. 10 cm C. 8 cm D. 6 cm5、直角三角形有一条直角边的长为11,另外两边的长也是正整数,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20 B、121 C、132 D、1236、命题“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的逆命题是 。 7、已知:数7和24,请你再写一个整数,
使这些数恰好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的长,
则这个数可以是——9、已知:如图,在△ABC中,∠C=60°,AB= ,AC=4,AD是BC边上的高,求BC的长。 10、已知:如图,∠B=∠D=90°,∠A=60°,AB=4,CD=2。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11、在?ABC中,AB=AC,P为BC上任意一点,求证:AB2—AP2=PB?PC12、如图,把长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顶点A与顶点C重合在一起,EF为折痕。若AB=9,BC=3,试求以折痕EF为边长的正方形面积。13、如图,小明的爸爸在鱼池边开了一块四边形土地种了一些蔬菜,爸爸让小明计算一下土地的面积,以便计算一下产量。小明找了一卷米尺,测得AB=4米,BC=3米,CD=13米,DA=12米,又已知∠B=90°。 (1)蜘蛛急于想捉住苍蝇,沿着长方体的表面向上爬,它要从点A爬到点B处,有无数条路线,它们有长有短,蜘蛛究竟应该沿着怎样的路线爬上去,所走的路程会最短。你能帮蜘蛛找到最短路径吗?
(2)若蜘蛛爬行的速度是每秒10厘米,问蜘蛛沿长方体表面至少爬行几秒钟,才能迅速地抓到苍蝇?1.如图所示,这是一块大家常用的一种橡皮,
如果AD=4厘米,CD=3厘米,BC=12厘米,
你能算出AB两点之间的距离吗?随堂练习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8DABC解:设这个三角形为ABC,高为AD,设BD为X,则AB为(16-X), 由勾股定理得:
X2+82=(16-X)2即X2+64=256-32X+X2∴ X=6∴ S?ABC=BC?AD/2=2 ?6 ?8/2=48思考题:
已知?ABC的三边a, b ,c满足:
a2+b2+c2+338=10a+24b+26c,
请你判断?ABC的形状, 并说明理由.勾股定理复习课一、知识要点如果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
那么勾股定理a2 + b2 = c2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勾股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 +b2=c2 ,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满足a2 +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勾 股 数二、练习(一)、选择题1.已知一个Rt△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
边长的平方是( )
A、25 B、14 C、7 D、7或25
2.下列各组数中,以a,b,c为边的三角形不是
Rt△的是( )
A、a=1.5,b=2,c=3 B、a=7,b=24,c=25
C、a=6,b=8,c=10 D、a=3,b=4,c=5DA二、练习3.若线段a,b,c组成Rt△,则它们的比为( )
A、2∶3∶4 B、3∶4∶6
C、5∶12∶13 D、4∶6∶7
4.Rt△一直角边的长为11,另两边为自然数,则
Rt△的周长为( )
A、121 B、120 C、132 D、不能确定
5.如果Rt△两直角边的比为5∶12,则斜边上的
高与斜边的比为( )
A、60∶13 B、5∶12
C、12∶13 D、60∶169CCD二、练习6.如果Rt△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n2-1,2n(n>1), 那么它的斜边长是( )
A、2n B、n+1 C、n2-1 D、n2+1
7.已知Rt△ABC中,∠C=90°,若a+b=14cm,
c=10cm,则Rt△ABC的面积是( )
A、24cm2 B、36cm2 C、48cm2 D、60cm2
8.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三角
形的面积为( )
A、56 B、48 C、40 D、32DAB二、练习(二)、填空题1、在Rt△ABC中,∠C=90°,
①若a=5,b=12,则c=___________;
②若a=15,c=25,则b=___________;
③若c=61,b=60,则a=__________;
④若a∶b=3∶4,c=10则SRt△ABC=________。 2、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
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1320112460/13二、练习3 已知:如图,△ABC中,∠C = 90°,点O为
△ABC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OF⊥BC,OE
⊥AC,OD⊥AB,点D、E、F分别是垂足,且
BC = 8cm,CA = 6cm,则点O到三边AB,AC和
BC的距离分别等于 cm2,2,2二、练习(三)、解答题1、如图,铁路上A,B两点相距25km,C,D为
两村庄,DA⊥AB于A,CB⊥AB于B,已知
DA=15km,CB=10km,现在要在铁路AB上
建一个土特产品收购站E,使得C,D两村到
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离A站多少km
处?
解:设AE= x km,则 BE=(25-x)km
根据勾股定理,得
AD2+AE2=DE2
BC2+BE2=CE2
又 DE=CE
∴ AD2+AE2= BC2+BE2
即:152+x2=102+(25-x)2
∴ x=10
答:E站应建在离A站10km处。
x25-x二、练习2、已知,△ABC中,AB=17cm,BC=16cm,BC边上的中线AD=15cm,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提示: 先运用勾股定理证明中线AD⊥BC,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就可以说明了.二、练习3、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
∠1=∠2,CD=1.5, BD=2.5, 求AC的长.提示:作辅助线DE⊥AB,利用平分线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解:过D点做DE⊥ABE∵ ∠1=∠2, ∠C=90°
∴ DE=CD=1.5
在 Rt△DE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BE2=BD2-DE2=2.52-1.52=4 ∴ BE=2
在Rt△ACD和 Rt△AED中,
∵CD=DE , AD=AD ∴ Rt△ACD Rt△AED
∴ AC=AE
令AC=x,则AB=x+2
在 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AC2+BC2=AB2
即:x2+42=(x+2)2 ∴ x=3x二、练习 如图,在△ABC中,AB=AC,P为BC上任意一点,请用学过的知识说明:AB2-AP2=PB×PC。
(四)、思考题解:过A点做AD⊥BCD在 Rt△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AB2=AD2+BD2 ①
同理: AP2=AD2+DP2 ②
由①-②,得
AB2-AP2=BD2-DP2
=(BD+DP)(BD-DP)
=PB(BD+DP)
又 AB=AC, AD⊥BC ∴ BD=CD
∴ AB2-AP2=PB×PC三、小结 本节课主要是应用勾股定理和它的逆定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应用定理时,应注意:1、没有图的要按题意画好图并标上字母;2、不要用错定理。四、作业阅读课本P.19的课题学习:
《 拼图与勾股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