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单元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单元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9 08:5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陆地水与洋流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贝加尔湖(如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3.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潮汐发电利用了海水涨落的水位差,水位差最大时潮汐现象最明显。读“潮汐电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下图是日、地、月三者的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H在一个月内达到最大时,月球位于( )
A.甲、乙位置 B.甲、丙位置 C.丙、丁位置 D.乙、丁位置
5.我国沿海某地利用潮汐发电,一天可以发电(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阿拉伯海位于图中断面甲与断面乙之间,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等。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及其周边区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阿拉伯海与近海面大气之间全年水热交换的总体特征为
A.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B.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C.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7.阿拉伯海得到的淡水主要来自
①断面甲的海洋淡水输入②印度半岛西部的径流
③断面乙的海洋淡水输入④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阿拉伯海通过断面甲得到海洋淡水输入最少的时期,该海域
A.盛行东北信风 B.盛行东北季风 C.盛行西南季风 D.季风正在转换
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面小题。
9.图中甲洋流( )
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10.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 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
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 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读我国某河流与某湖泊水位变化示意图,该湖泊与该河流有互补关系,完成下面小题。
11.关于该河流和该湖泊的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的是( )
A.湖泊位于河流的源头 B.湖泊地势高于河流的
C.湖泊地势低于河流的 D.湖泊与河流相通
12.关于该河流和该湖泊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总是同步变化
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D.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时间点③比时间点①更快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洋流(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14.受图示洋流影响(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海洋淡水输入是指从低盐度海区流入高盐度海区的海水,它是阿拉伯海得到淡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示意阿拉伯海(甲、乙线之间海域)及其周边区域,该海区多年得到与失去的淡水总量基本相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阿拉伯海得到的淡水和海洋淡水主要来自( )
①甲线以南海区的海洋淡水输入②印度半岛西部的河流注入③乙线西北部海区的海洋淡水输入④阿拉伯海的大气降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阿拉伯海与近海面大气之间全年水热交换的总体特征为( )
A.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B.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
C.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D.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大气向海洋输送热量
乌伦古河流域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源头少有冰川和永久积雪,大部分地区地势起伏不大,是新疆重要的农牧业区。乌伦古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近年来断流现象频繁出现,对乌伦古河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下图示意乌伦古河流域位置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乌伦古河径流量最大时间出现在( )
A.2 —3 月 B.4—5月 C.6—7 月 D.8—9月
18.近年来乌伦古河频繁断流主要是因为流域内( )
A.降水减少 B.蒸发加剧 C.需水量大 D.植被减少
19.频繁断流会引起乌伦古河( )
A.下游河床降低 B.水流速度加快
C.冬季冰期延长 D.流域水质恶化
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问题。
20.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 地 D.④地
21.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2021年4月以来,广东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58%。专家称,广东省本次干旱天气和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拉尼娜现象造成了西太平洋副高的被迫移动,并造成北半球高低纬之间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变化。下图示意拉尼娜年太平洋水温和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图示冬季广东省最可能出现的是( )
①冬装售卖增多②河流径流量大③甘蔗冻害加剧④油菜花期提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3.受拉尼娜现象影响,我国南方夏秋季( )
A.台风频次增多 B.干旱持续存在 C.冷锋过境增多 D.气温异常增高
在离岸风作用下,表层海水离开海岸,导致近岸下层海水上升,形成上升流。下图为南海海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上升流会导致表层海水( )
A.营养盐含量升高 B.密度降低 C.温度升高 D.透明度升高
25.夏季珠江口南部近海上升流较弱,其原因是( )
A.离岸风风力小,难以形成离岸流 B.纬度较低,地转偏向力弱
C.近海坡度大,底层海水难以爬升 D.径流量大,抑制了底层海水上升
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洋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海底部分,这里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鱼类饵料丰富。下图为世界著名渔场(阴影部分)分布图。渔场分布地区往往也是海雾多发区域。
(1)说明甲、乙两渔场形成条件的差异。
(2)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渔业资源比冬季丰富。说明这里渔业资源季节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
(3)渔场分布地区往往也是海雾多发区域,简要说明其原因。
27.读世界渔场分布图,回答问题。
(1)描述“大范围渔场”分布特点。
(2)图中A处的北海道渔场和B处的秘鲁渔场都是世界著名的渔场,简析它们形成原因的差异。
(3)目前,世界海洋渔业资源普遍萎缩,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2.C 3.D
4.B 5.D
6.B 7.B 8.D
9.D 10.C
11.D 12.D
13.D 14.B
15.D 16.A
17.B 18.C 19.D
20.D 21.C
22.B 23.A
24.A 25. D
26.(1)甲渔场是秘鲁渔场,受离岸风的影响,形成上升流,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乙渔场是北海道渔场,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两种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
(2)索马里以东近海海域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深层海水上涌,形成上升流,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渔场,渔业资源丰富;冬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不能形成上升流,渔业资源较匮乏。
(3)暖流与寒流交汇形成的渔场,由于海面水平气温差异大,形成冷暖流锋区,暖湿气流沿锋面爬升,形成海雾;上升流形成的渔场,由于表层海水温度低,与其上的空气有温差,易形成海雾。
27.(1)大范围渔场主要分布在温带,北半球比南半球范围要广,面积最大的是北太平洋渔场。
(2)A渔场是北海道渔场,是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B渔场是秘鲁渔场,受离岸风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
(3)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酸雨等。
人为原因:人口增加导致过度捕捞;海洋污染、水域污染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恶化;重大工程的不利影响。
对策:加强海洋资源管理;控制人口增长;防治水体污染;改善海洋环境。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