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填空题
1.0℃的水和0℃冰的冷热程度是 的.(填相同,不相同)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为
.
2.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根据图象的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 (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 ℃,熔化过程中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3.下表是小明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
放热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5 5.5 6 … 20 20.5 21
温度/℃ 70 64 59 56 52 49 48 48 48 48 47
44 … 21 21 21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从开始计时起,第5.5min时的数据没有记录,请你根据规律写出一个可能的温度值 ℃;当该物质温度为64℃时,其状态是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混合”);这种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2021年2月,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附近出现一座冰火山!“冰火山”最高可达。据悉,“冰火山”的形成是由于地下水喷出地面后迅速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5.深秋,为避免树上的桔子在夜间气温骤降时被冻伤,果农经常在傍晚给桔子树喷水.虽然水在夜间结了冰,但桔子却没有被冻伤,这是因为夜间气温骤降时,水 (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冰, (选填“放出”、“吸收”)热量,使温度不会降得太低,所以没有冻坏桔子.
6.在我国“祝融号” 火星车的顶部,有一个叫集热窗的装置,里面装有一种叫正十一烷的物质。这种物质在白天温度高时为液态。夜间温度低时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从而起到控温作用。
二、选择题
7.在铺设柏油马路时,需要用到沥青。如图所示中,能正确表示沥青由液态变成固态过程的图像是( )
A.B.C. D.
8.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应晶体熔化过程的是( )
A.B.C. D.
9.北国的冬天,真的很美。一代伟人毛泽东曾有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描述,其中冰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凝华
10.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 )
A.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
C.深秋,枫叶上形成“霜”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淞”
11.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
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
C.熔化小于一半 D.熔化超过一半
12.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比水的()
A.凝固点高 B.凝固点低 C.比热容大 D.比热容小
13.如图,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 )
A. 露的形成 B. 雾的形成
C. 冰化成水 D. 霜打枝头
14.如图是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以下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是40℃
C.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仍在升高
D.该物质的熔化时间是8min
15.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
A.早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枫叶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16.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 )
⑴春天,冰雪融化
⑵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⑶秋天,清晨出现的雾
⑷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
A.(1)(2) B.(1)(4) C.(2)(3) D.(2)(4)
三、实验探究题
17.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
答案
1.相同;冰熔化吸热
2.晶体;80;吸收
3.46(或45);液;晶体
4.凝固
5.凝固;放出
6.凝固
7-16 B A B A A B C A A B
17.(1)0;吸热不升温;固液共存状态 (2)试管内物质受热不均匀,温度升高太快,实验现象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