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本章总结课件(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本章总结课件(共4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0-29 10:2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本章总结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重难突破
典例分析
易错精练
中国重要的分界山脉
中国的地势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分布,并且向海洋倾斜,其主要优势:
(1)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大河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加强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
(2)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图示法记忆中国气候类型的分布
中国东部季风区雨带推移
夏季风强弱直接影响到雨带推移速度,如果夏季风强,雨带北上速度快,且在北方停留时间长,就会出现“南旱北涝”,反之,如果夏季风弱,雨带迟迟不能北上,长时间迟滞在南方,就会出现“南涝北旱”。
河流水文特征的一般描述用语:
河流水文特征
1.长江与黄河的概况
长江与黄河
比较项目 长江 黄河
发源地 唐古拉山脉 巴颜喀拉山脉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
分界点
干流流经的 省级行政区域 青→川→藏→滇→渝→鄂→湘→赣→皖→苏→沪 青→甘→川→宁→内蒙古→晋→陕→豫→鲁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湟水、洮河、汾河、渭河
水能集中河段 上游(源头—宜昌最丰富) 上游和中游
主要水利枢纽 三峡、葛洲坝 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小浪底
利用状况 航运、灌溉、发电等价值高 灌溉、发电、供水等价值高
2.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及治理
主要 成因 ①流域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降水丰富,水量较大;②河道弯曲(荆江),泥沙淤积,水流不畅;③上中游地区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④人为筑堤圈地、围湖造田等,导致湖泊面积减小,调节能力减弱
防洪 措施 ①加固河堤,兴建分洪、蓄洪、泄洪工程;②修建水库,整治河道,重点治理荆江河段;③营造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加强水土保持工作;④建三峡工程等水利枢纽,防洪、灌溉、航运、发电并举
3.黄河的贡献、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
黄河的 贡献 ①塑造广大平原——华北平原、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②提供了大量的灌溉水源和丰富的水能资源;③被称为我国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主要生态 环境问题 上游 土地荒漠化
中游 水土流失
下游 “地上河”
黄河的 治理 上游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中游 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建大型水利枢纽
下游 加固大堤
图2-21
读“四省区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图2-21) ,完成1~2题。

1
1.图中山脉属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
A.a和b  B.c和d  C.b和c  D.a和d
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山脉。a位于山西省东侧,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太行山脉;b位于福建省西侧,是武夷山脉;c位于西藏自治区北侧,呈东西走向,是昆仑山脉;d位于湖北省西侧,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巫山山脉。太行山脉、巫山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是地势第一、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武夷山脉不是地势阶梯的分界线。故选D。
2.图中山脉均是我国重要地形区的分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山脉西侧是华北平原
B.b山脉西侧是云贵高原
C.c山脉北侧是准噶尔盆地
D.d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的地形区。a山脉西侧是黄土高原,东侧是华北平原;b山脉西侧是东南丘陵;c山脉北侧是塔里木盆地,南侧是青藏高原;d山脉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是四川盆地。故选D。
图2-22
例2 古诗词中有很多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读“中国局部区域略图”(图2-22),完成3~5题。
3.“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诗中五原与长安景色存在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冬季风
A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及夏季风对我国气候、植被的影响。“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这首诗的大致意思是五原的春天比长安来得要晚。原因是五原在长安北面,受纬度因素影响,纬度高,气温低。 故选A。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其含义是(  )
①玉门关不受冬季风影响 
②玉门关以西一棵柳树也没有 
③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 
④玉门关的水分条件不适宜大量柳树生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B 
【解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其含义是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玉门关,该地降水少,水分条件不适宜大量柳树生长。故选B。
5.有关“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常见  B.发生在夏末秋初
C.夏初,江淮地区常见  D.受冬季风的影响
C 
【解析】“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即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北移至此带来连绵的阴雨天气。故选C。
A.①山脉北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B.②山脉是江西省与福建省的分界线
C.③山脉属于我国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④山脉属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图2-23
1.读“四省区轮廓简图及相关山脉图”(图2-23),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C
A.准噶尔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四川盆地  D.柴达木盆地
图2-24
2.读“沿东经87.5°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图2-24),图中①代表的地形区是( )
B
图2-25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知从哪天起,秋的画卷如火如荼次第展开,转眼间就醉了大半个中国。”图2-25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社策划的“三纵一横”四条寻访秋天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是( )
A.路线Ⅰ  B.路线Ⅱ
C.路线Ⅲ  D.路线Ⅳ
4.沿路线Ⅳ寻秋的摄影师到达甲地时,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大漠孤烟直 
B.小桥流水人家
C.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B
B
图2-26
5.读“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风示意图与不同纬度地区降水量示意图”(图2-26),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所示年份夏季风较强
B.乙图中所示年份夏季风较强
C.甲、乙两图中所示年份夏季风均为正常
D.乙图中所示年份是北旱南涝
B
6.我国跨越四种干湿地区和四种温度带的省区是( )
A.陕西  B.甘肃  C.西藏  D.四川
B
图2-27
  读“中国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27),完成7~8题。
7.①②③④对应的城市分别是( )
A.拉萨、上海、北京、乌鲁木齐 
B.乌鲁木齐、北京、上海、拉萨
C.拉萨、北京、上海、乌鲁木齐 
D.乌鲁木齐、上海、北京、拉萨
8.造成②③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C
C
图2-28
读“黄河流域图”(图2-28),完成9~11题。
9.成语“泾渭分明”的意思是,泾河水清,渭河水浊,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但现在黄河的这两条支流越来越浊,泾渭不分,其根本原因是
( )
A.水土流失严重  B.植被覆盖率高 
C.河水水量太大  D.凌汛现象严重
A
10.黄河母亲“生病”了,出现“动脉阻塞”“腹泻”“脚肿”等“病症”,图中①②③河段与其“病症”对应正确的是( )
A.①——“腹泻”   B.②——“动脉阻塞”
C.③——“脚肿”   D.以上都不正确
C
11.黄河流域经过不断治理,中游地区河水正在变清,其采取的关键治理措施是( )
A.加固黄河大堤 
B.在上游加强生态建设
C.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D.在中游与下游治理凌汛
C
图2-29
  图2-29是“珠江干流西江梧州河段流量的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关于该河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量大、汛期长  B.冬季有结冰期
C.水位季节变化小  D.夏季水位低
13.该河段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
A.冰雪融水  B.湖水 
C.地下水  D.雨水
D
A
图2-30
  读“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2-30),完成14~16题。
14.下列对该城市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全年炎热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全年高温多雨
A
15.从图中信息判断,该城市位于( )
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
16.该气候区夏季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是( )
A.沙尘暴  B.寒潮  C.旱涝  D.霜冻
C
D
图2-31
  图2-31示意某年我国发生某种自然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读图,完成17~18题。
17.据图判断该自然灾害最有可能是( )
A.台风  B.泥石流 
C.洪涝  D.雪灾
18.图中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发生该自然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
A.横断山脉和秦岭  B.太行山脉和雪峰山
C.大兴安岭和巫山  D.唐古拉山脉和南岭
A
B
图2-32
19.读“咸水湖与淡水湖成因示意图”(图2-32),完成下列各题。
(1)青海湖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鄱阳湖属于
   水系。
(2)咸水湖位于   (填写“内”或“外”)流区,淡水湖位于   (填写“内”或“外”)流区,我国淡水湖相对集中在   平原。
(3)简要分析咸水湖的成因。
入湖河流携带盐分进入湖泊,在蒸发作用下,水分流失,盐分富集在湖水中;由于这类湖泊无出水口,所以湖水盐度越来越高,形成咸水湖。
 长江中下游 
 外 
 内 
 长江 
 一 
(4)简要说明我国内外流区湖泊均是夏季水位高的原因。
我国内流区湖泊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所以湖泊水位高;我国外流区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风带来丰富降水,所以湖泊水位高。因此我国内外流区湖泊均是夏季水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