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B(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B(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0-29 16:3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综合测试B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直根系”这一概念是苏秉琦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苏先生认为,中华文明起源所涉及的范围是从关中西部起,经山西全境向西北至内蒙古河曲地区,向东北经冀西北延伸至辽西地区,形成“Y”字形文化带。这一地带是中华诸文明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也是“中华文化总根系中一个最重要的直根系”。红山文化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直根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红山文化和中华古文化都有着高度发达的祖先崇拜中国没有传统的宗教,以血缘为纽带的祖先崇拜是中国人信仰和崇拜礼仪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根脉。安阳殷墟西北岗王陵区内上千座祭祀坑和卜辞中对先公先王各类祭祀礼仪的记載表明,商代的祖先崇拜十分发达,为国家重典,礼繁而隆重,向前追溯到史前时期顺理成章,但目前所知的史前文化中,只有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可以与之有较为紧密的衔接。红山文化被认定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发达的祖先崇拜是一个主要实证。
祭祀遗存的规范化也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苏先生最早注意到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是在发现东山嘴遗址之时。这个遗址面对河川和大山山口的高岗、布局以中轴线为中心南圆北方、左右对称,这完全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却与后世建筑,特别是礼仪性建筑如天坛、太庙、明十三陵的布局相近。红山文化建筑地址的规范化可视为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源头所在。
红山文化是史前两大玉文化中心之一,其玉文化具有高度抽象化又高度规范化的特点。以其中的龙和凤题材为例,红山文化玉器中的龙凤造型都已定型化,商代玉龙与玉雕龙在造型上一脉相承,玉风的翅与尾的表现方式也与商代青铜器上的凤鸟纹如出一辙。尤其是红山文化中已出现的龙凤合体题材,而且设计精妙,神态成熟,是后世玉器基本造型龙凤玉佩的祖型。这是红山文化作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一个显著标识。
同玉器规范化和制度化相关的,是红山文化特殊的埋葬习俗,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现象是“唯玉为葬”。玉器作为古代墓葬随葬品,见于全国各地各时期的考古文化,但唯有红山文化只葬玉器而不葬其他陶石器等。玉器是一种被赋予思维观念的非实用器,有别于来自生活和生产等实用性的其他随葬器物。独以玉器为唯一随葬品而排斥其他,反映红山人精神重于物质的观念。礼的源头,是理解红山文化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重要方面。王国维释礼”字的初型为“以玉事神”。红山文化“唯玉为葬”的习俗是礼起源于史前时期最为典型的证据。一般认为,礼是从夏商周三代开始的,现将中国传统礼制的起源追溯到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这就再次确立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地位。
(摘编自郭大顺《为什么说红山文化是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山文化是中华文化直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B.红山文化是目前所知唯一能与商代祖先崇拜形成较为紧密衔接的史前文化
C.红山文化玉器中龙凤造型与商代极其相似,也是后世玉器龙凤玉佩的祖型
D.红山文化唯玉为葬,不葬其他实用性器物,是国内各地考古文化中独有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从四个维度充分论证了红山文化在中华文化总根系中的直根系地位,层次清晰。
B.红山文化与后世文明之间存在渊源关系,这是论证红山文化直根系地位的关键所在。
C.第4段详述红山玉文化龙风题材的影响,旨在证明其具有高度抽象化和规范化特点。
D.中国传统礼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红山文化,王国维对“礼”字的阐释是其有力佐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研究过程中,既重视文物、遗址的发掘,又关注文献资料,二者相互印证,是考证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B.红山文化作为直根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在“Y”字形的右上部,是中华诸文明之中升起最早也最光亮的地带。
C.东山嘴遗址南圆北方、左右对称的布局,不同于其他史前文化,足以证明中国的传统礼仪起源于红山文化。
D.如果红山文化中没有“唯玉为葬”的习俗,中国传统礼制将失去源头,红山文化也将难以确立其直根系地位。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古镇静气
庄子瑜
正是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三月,车行往西,不出百里就是朱家角,再过去三十里,是周庄。模糊觉得,这些古镇的存在是上海的福分啊,不然,老在城市里,人不是会枯萎吗?不然,当春天在心里萌动的时候,到哪里去找江南呢?
江南不单纯是一个地理,更是一种记忆,一种气韵生动的生活,一种乡愁一般年年会发作的病。
是不是像我这样有病的人越来越多了?周庄这样的古镇是一日比一日嘈杂起来。小河被拥挤的游船划出一道道互相打架的水纹,尽管春风中的人,流动在古桥旁,也当得起“游人如织”这个好词,人流有织锦一般轻盈的美感,但还是略微有些让人烦闷。没想到,烦闷的一群人在聚宾楼突然老实了,哑巴了,眼睛直了。
一个操三弦的修长小生,一个捧琵琶的年轻姑娘,在台上说书呢。
一上来没听懂内容,可是那调儿入耳,动心,那旁若无人的两个人——太抓人了!
谁见过这样的艺术家吗?这是星期天的周庄啊,虽然说不上人山人海,可是天南地北的人都有,聚宾楼不过是巷边的一座五六张桌面的茶楼,哪里的人都可以闹哄哄地进来,坐下吆喝着要茶喝的,不坐下来只是站着看两眼的,给客人上茶、上油炸臭豆腐的,可这两个年轻人就在一边的小台子上,宛转曲折地唱着他们的苏州评弹《玉蜻蜓庵堂认母》。
一是年轻,抓人;一是这么年轻,却这么有定力,更抓人。
弹三弦的小伙子,着暗赤长衫,虽然是一张娃娃脸,可是目中一点漆,有股同龄人身上罕见的俊朗硬气,三尺长的琴操在手里,像一把有声音的剑;捧琵琶的姑娘,着宝蓝色长旗袍,外套一件黑色披衫,脚上踩的是麂皮靴子,雪白肌肤,头发染成浅浅的黄,卡通得很,可是一对眼睛,读过中学的人立刻能想起来的就是老残游记里的那句:“就像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清而不寒,秀而不媚”。又岂止是那双眼睛像,周围的一切都有种神似:嘈杂的环境,两个说书的艺人,把嘈杂与人心,一一收拾!
又唱起了《杜十娘》。一阵弦子过后,秋风落叶江中急流般的唱段出来了:“风华绝代杜十娘……”
身子还是一副闲散的样子坐在台下,可是心里已经恭敬了,喝茶的时候眼睛也只敢望着鼻子尖。禁不住地浮想联翩:这是怎样的一所学校里教出来的学生?这么高傲这是怎样的一门艺术,这么高傲!他们的师傅是怎么训练他们的?要教他们媚,还是教他们不媚?教他们怎么对待观众?面对各色人等,怎么样若即若离,怎么样不卑不亢,怎么样静如处子?这两个人通身的气度,竟只有在史铁生《命若琴弦》里依稀见过。那个瞎子老琴人,说:“天底下好东西多啦,跟咱们有什么关系?”
待他们休息时,我们一群原本烦闷的人都活了过来,像追星族一样眼睛亮亮地凑上去。仗着比他们虚长几岁,问他们话儿。原来他们是苏州评弹团的专业演员,周庄与他们团签了长期合约,这次轮到他们,在这里要演出一个月。这里并不是最理想的演出环境,可是磨炼人。男生说他工作五年了,姑娘工作了两年。从评弹学院毕业的,三分之二都改了行。他们属于那三分之一,喜欢。那些长篇说唱,一部要说半个月,男生说觉得过瘾,“长知识”。
长知识!听到没有?
相信是“书”中的“知识”,带给他们那种境界。其中的悲欢离合,振作与沉沦,忍耐与企盼,在历史的长河里淘洗了多少遍,清亮了,稳定了,唱这些本子,天长日久,不比流行歌曲长人的底气?我问他们成“角儿”了没有,他们不好意思地笑笑,摇头。
在周庄是碰得到角儿的,周庄与好多著名戏团都签了约,除了这处聚宾楼,还有个古戏台,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有演出。但我相信这两个不是“角儿”的人,将来也会闯出一方天地。
其实,更重要的,应该是由他们启示给我们的那方天地吧,那种艺人的修炼,静水流深的滋养,不自傲,不自弃,不正是人生的宝贝吗?
那天离开周庄的时候,周庄还是喧哗的,可是心里已经有了一股静气。回想起周庄,好像它也有些不一样了。它静静地蛰伏在江南水草中,不卑,不亢,任人来人往。即使人流如潮,又怎么样?
(有删改)
4.简要分析第3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5.文章运用了多种方法描写了两位年轻的艺人,请举出两种并简要分析其作用。(5分)
6.结合文章,分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这是怎样的一所学校里教出来的学生?这么高傲!这是怎样的一门艺术,这么高傲!
(2)我们一群原本烦闷的人都活了过来,像追星族一样眼睛亮亮地凑上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节假期里,一部电影引发观影热潮。《流浪地球》以超高的票房成为春节电影票房冠军。
一部成熟的电影,不是偶然出现的,而是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战狼》《无名之辈》等风格各异的电影作品,在抬高电影创作水位的同时,也一次次刷新中国电影票房记录。这些,同样是观众对中国科幻电影充满期待的文化与心理背景。
更重要的是,就像刘慈欣所说,今天的中国有着强烈的“未来感”。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贵州山区的“中国天眼”,成为一个旅游热点,人们渴望在这里了解未知、聆听未来。这与一部“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话题一样,都可以说是当代中国科学热情高涨的缩影。
摘编自金苍《〈流浪地球〉提升期待的水位》,有删改)
材料二 对于电影产业影响最大的,还是观众本身科幻电影不是从零开始讲解的科教片,其对于观众科学素养要求较高,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培育了大量科幻电影受众,特别是已经成为观影主力的80后、90后一代人。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人口抽样调查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从2002年的47%上升到2017年的13.8%高中教育程度者从124%上升到17.5%,2017年每10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是1998年的4.96倍。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
(摘编自《科幻片能否成为电影产业新增长点》,有删改)
材料三
材料四 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但好莱坞进口片占领了中国科幻电影票房。在好莱坞电影的冲击下再加上国产科幻电影制作水平拙劣,内外因夹击导致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
具体来说,在外因方面,首先,类似于《阿凡达》《变形金刚》的科幻商业大片屡屡创下票房纪录,进口大制作科幻片使本类型影片门槛升高,国产科幻生存空间变小;其次,2012年中美双方签订的《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的谅解备忘录》已在今年到期,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开甚至取消。
在内因方面,首先,传统教育体制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的编导们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表现,创新力不足,科学基础薄弱,对哲学和思想层面疏于表达,对全新世界观的建构同样缺乏;其次,美国电影界和资本界的紧密联系,国内制作水平拙劣,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最后,公众整体科学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社会中科技文化氛围较弱。
(摘编自《内外夹击国产科幻电影难获一席之地》,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科幻文学的发展和电影创作水平的提升为《流浪地球》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B.“中国天眼”“硬核科幻电影”成为热点,体现了中国公众不断增强的科学向往。
C.材料三表明,国内科幻电影上映数量占比较稳定,票房占比相对来说波动较大。
D.令国产科幻电影成绩堪忧的原因有:门槛升高,创作素材贫乏,进口限制放宽。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80后”“90后”能成为科幻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程度在提高。
B由材料二可知,近年来科幻电影消费群体扩大,对我国科幻电影产业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
C.材料三可知,科幻电影以较少的数量产生较高的票房,在中国市场有极强的票房号召力。
D.一旦进口片配额限制被取消,进口大制作科幻片涌入,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
9.结合材料思考,如果你是科幻片导演,哪些因素会让你对中国科幻片的未来充满信心?你又会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祖正,尚书郎。父旷,淮南太守。元帝之过江也,旷首创其议。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尝谒周顓察而异之。时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颛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妤。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之序以申其志。
尝诣门生家,见棐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及述为扬州刺史,将就征,周行郡界,而不过羲之,临发,一别而去。先是,羲之常谓宾友曰:“怀祖正当作尚书耳,投老可得仆射。更求会稽,便自邈然。”及述蒙显授,羲之耻为之下,遣使诣朝廷,求分会稽为越州。行人失辞,大为时贤所笑。既而内怀愧叹,谓其诸子曰:“吾不减怀祖,而位遇悬邈,当由汝等不及坦之故邪!”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
(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减)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B.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竞不顾/述深以为恨
C.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己/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D.述先为会稽/以母丧居郡境/羲之代述/止一吊/遂不重诣/述每闻角声/谓羲之当候已/辄洒扫而待之/如此者累年/而羲之竟不顾/述深以为恨
11.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隶书,是汉字中一种庄重的字体,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影响巨大,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B.王右军,指王羲之,因其官至右军将军,故称。古时以官职称呼其人是一种习惯,例如杜甫被称为杜工部,韩愈被称为韩昌黎,王维被称为王右丞等。
C.刺史,官职名。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是维护皇权的有力手段,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D.郡,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单位之一。始见于战国时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汉代,郡成为州的下级行政单位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羲之与王述感情上不合。等到王述得到显要职位后,王羲之先是请求朝廷把自己由会稽调往越州,后来又称病离开会稽郡。
B.王羲之曾与一群好友聚集在会稽山阴县的兰亭宴饮集会,并亲自作序来抒发自己的感受。
C.王羲之书法精湛,不但擅长楷书和草书,而且主张学习抒发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言谈之间常常把自己与钟繇、张芝相提并论。
D.王羲之是司徒王导的侄子,年幼时并没有显出什么特异之处,成人后擅长隶书。后来被太尉郗鉴相中,成为郗家的女婿。
13.把画横线处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陈留阮裕有重名,裕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5分)
(2)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秋夜纪怀
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作者战斗过的地方。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14.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首联状夜,北斗垂宇,银汉浮天,写得苍茫空阔。
B.第二联写景精细,风过叶落突出秋的静,百虫鸣叫反衬夜的静。
C.诗歌从状景始,以纪怀收,细致描写秋夜的寂静,为后文抒怀铺垫。
D.整首诗歌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一、二、四联押ing韵。
15.三、四两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白部分。
(1)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抒情主人公从早到晚照镜、吟诗的行为来表现感情之深、相思之苦
(2)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出洞庭湖在月色笼罩下的美景。
(3)曹操在《短歌行》中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7~19题。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幻化出的(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 )找到“桃花源”。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 )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连夜罢官而去。从此,他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 )的《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成语依次填入文中括号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空中楼阁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脍炙人口
B.海市蜃楼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脍炙人口
C.海市蜃楼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喜闻乐见
D.空中楼阁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喜闻乐见
1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把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B.人们从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中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C.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不同的人对理想家园的理解认知。
D.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19.下列在文中横线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种山水布景、一个社会模式、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B.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个从来没有的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C.中外文学史上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出种从来没有的山水布景、社会模式、人生哲学,在后人心中深深地植根。
D.中外文学史上从来没有哪一位诗人能像他这样创造了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深深地植根在后人心中。
20.在下面的一段对话中,双方共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甲:顾导您好!我是都市报实习记者刘盈。久仰您大名,这次能见到尊容,非常激动!
乙:很荣幸认识你,
甲:您导演的新作刚刚杀青,请介绍一下您这部电影要表达的主旨。
乙:我想表现的是社会底层的若干小人物在社会大变革面前的心路历程。
甲:您真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有脑子的电影艺术家,为您点赞!
乙:你言重了,谢谢!
①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③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④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⑤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21.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推广汉语、传播国学的文化交流机构。下面是孔子学院的标志,请写出该标志中心部分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年一度清明到,人们在踏青赏景之余,也常看到这些镜头:
武汉大学里,樱花如期绽放,“樱花劫”又一次不请自来,有游人随手折花,或把树梢拽至下巴,摆出各种造型;也有游人干脆坐上树干,甚至爬到树上晃枝杈,槁一场“人工樱花雨”。
在公园随地吐痰、乱扔纸屑;草坪刚冒绿芽就上去搭帐篷、放风筝:为了瞧美景、拍美图,不惜跨栏翻墙、折腾动植物。
在野外随意丢烟头、生篝火,引发险情灾难……凡此种种,简直让“踏青”一词都跟着蒙羞。
针对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与点拨
1.C(C项“红山文化玉器中龙凤造型”不是后世龙凤玉佩的“祖型”,据第4段“龙凤合体题材……是后世玉器基本造型龙凤玉佩的祖型”可知,“龙凤合体题材”才是“龙凤玉佩的祖型”。)
2.C(C项曲解文意,“旨在证明其具有高度抽象化和规范化特点”错,应是证明红山玉文化是“红山文化作为中华古文化直根系的一个显著标识”。)
3.A(B项张冠李戴,“中华诸文明升起最早也是最光亮的地带”是““Y’字形文化带”而非“红山文化”。C项扩大范围,“中国的传统礼仪”错,应是“中国的传统祭祀礼仪”,“足以证明”也夸大其词。D项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红山文化‘唯玉为葬’的习俗是礼起源于史前时期最为典型的证据”,但是不能反推为“如果红山文化中没有……中国传统礼制将……,红山文化也将……”。)
4.①主要描写周庄古镇的喧闹和嘈杂,为下文写人提供了活动背景。
②承上启下,紧承上文江南是“乡愁”,是“年年发作的病”表达对江南的依恋,同时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出下文对两位年轻艺人的描写。
③用初到周庄的喧闹与文章结尾“周庄静静地蛰伏在江南水草中”形成照应,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5.①环境烘托。如第6段中描写嘈杂、闹哄哄的周庄环境,有力地烘托了两位年轻艺人不为环境所扰的镇定及敬业。
②外貌描写。如第8段描写年轻艺人俊秀的外表,时尚的发色等,反衬出他们内在精神气质的沉稳,说明他们时尚但不失稳重。
③侧面衬托。如第10段写观众“心里恭敬,眼睛只敢望着鼻尖”,反衬年轻艺人技艺高超,气质不俗。
④动作描写。如第13段通过“他们不好意思地笑笑,摇头”动作刻画,写出了年轻艺人的谦虚、上进。
6.(1)连用设问和感叹句式,赞扬了年轻学生秀而不媚,不卑不亢,技艺娴熟,沉稳淡定的气质和苏州评弹艺术的高雅。
(2)运用夸张和生动的细节描写,侧面烘托出了年轻艺人抓人的非凡气质和精湛的技艺,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赞扬和敬佩之情
7.D(D项无中生有,原文说“在外因方面,首先……影片门槛升高……其次……进口片的配额限制极有可能被进步放开甚至取消”“在内因方面,首先……其次……最后……”,都没有提到“创作素材贫乏”。)
8.D(D项“中国国产科幻电影会失去生存空间”说法过于绝对)
9.①有中国强大文化体系作支撑;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中高等教育群体不断扩大;科幻电影在中国票房号召力较强。②提升自身学养,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制作水平;积极融资,吸引足够的资金流
(本题材料一、二阐述的正是本题的问题,因此答题区间在材料一、二,还有一点在材料四;据材料一“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可总结出“有中国强大文化体系作支撑”;据“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可总结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据材料二“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可总结出“中高等教育群体不断扩大”;据材料四“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可总结出“科幻电影在中国票房号召力较强”。第二问,“作为导演”该怎么做,答题区间在材料四的“内因”方面,据“统教育体制不重视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国的编导们热衷对现实生活进行挖掘、表现,创新力不足”“国内制作水平拙劣”可总结出“提升自身学养,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制作水平”,据“只有稳妥的资金流才能保证前端进一步的产品制作”可总结出“积极融资,吸引足够的资金流”。
10.D(“会稽”是地名,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郡境”是居”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洒扫而待之”是个句意完整的分句,不可断开,排除C。)
11.B(B项,“韩愈被称为韩昌黎”表有误,韩昌黎是韩愈的郡望,不是官职。)
12.A(A项,“把自己由会稽调往越州”曲解文意,原文“求分会稽为越州”意为请求把会稽划分为越州。)
13(1)陈留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名,阮裕也看重王羲之,他把王羲之、王承和王悦视为王家的三位少年英才
(2)后来被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把那些字刮去了,他的学生惊诧懊悔了好几天。
[(1)中的“重名”,名词,盛名;“目”,名词做动词,看待;“为”,判断词,是。(2)中的“为”表被动;“惊懊”,动词惊诧懊悔;“累日”,时间副词,好几日。]
【参考译文】
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侄子。祖父王正,曾做过尚书郎。父亲王旷,曾做过淮南太守。元帝过江,是王旷最先提出建议。王羲之幼时说话木讷,人们不觉得他有什么奇特。十三岁时,曾去参见周颛,周频仔细观察后,认为他很奇特。当时酒席上烤牛心这道菜最为珍贵,座中客人都还没吃,周颛割了先给王羲之吃,于是开始知名。长大后,能言善辩,以耿直著称,特别善于写隶书,为古今第人们称赞他的笔势,认为像浮云一样飘逸,像惊龙一样矫健。很受堂伯王敦、王导的器重。陈留人阮裕在当时享有盛名,阮裕也看重王羲之,他把王羲之、王承和王悦视为王家的三位少年英才。当时太尉郗鉴派门生向王导求女婿,王导让他到东厢房去挨个观看王家子弟。门生回来后,对郗鉴说:“王氏子弟都很好,可是听到这个消息,全都很拘谨,只有一个人在东边床上露出肚皮吃东西,好像不知道一样。”郗鉴说:“这正是佳婿!”探问得知他就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儿嫁给他。
王羲之酷好服食丹药养生,不愿意留在京城,刚到浙江,就有终老于此的念头。会稽山清水秀,很多名士都住在那里,谢安没出仕时也住在那里。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都以文章道义著称于世,都在东方修建房舍居住,与王羲之志向相同。曾经和志同道合者在会稽山阴的兰亭聚会宴饮,王羲之自己作序申述他的志向。
王羲之曾经有一次到门生家,看见几案光滑洁净,就在上面写字,真书草书各半。后来门生的父亲不慎把字刮掉了,门生懊悔了好几天。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拿着六角竹扇叫卖。王羲之在每把扇子上各写了五个字。开始老妇有些生气。于是他对老妇说:“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的字,可以卖一百钱。”老妇就按他说的去做。人们都争着买。过些天老妇又拿扇子来,王羲之笑着不说话。他的书法被世人看重,就像这样啊。王羲之常说“我的字与钟繇比,可以和他并行;与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可以与之同列”。曾经给人写信说:“张芝在水池边学写字,池水都被墨汁染黑了,如果人们都像他那样爱好而用心,也不会比他差。”
当时骠骑将军王述从小有名气,与王羲之齐名,可是王羲之很看不起他,因此两人感情不和。王述先任职于会稽,因服母丧住在郡中,王羲之接替王述,只去吊唁一次,就不再去拜访。王述每次听见角声,都以为是王羲之来看望自己,就打扫庭院等他来。这样过了几年,而王羲之最终也没去。王述因此非常怨恨他。到王述任扬州刺史时在去上任之前,转遍了整个会稽郡,唯独不去拜访王羲之,出发前才辞别王羲之。在此之前,王羲之常对宾客好友说“王怀祖(述)只能做个尚书而已,到晚年可做个仆射。再想谋求会稽这块宝地,恐怕就难了。”等到王述得到显要的职务,王羲之以做他的下属为耻,于是派信使到朝廷,请求把会稽改为越州。使者言辞不当,使王羲之大大地受到当时贤者的讥笑。过后王羲之怀着惭愧的心情对儿子们说:“我的才千绝不比王怀祖(述)差,而职位如此悬殊,肯定是因为你们不如王坦之的缘故。”后来王述来会稽郡检察,所有的刑罚政令都要考核,主事官员疲于核对。王羲之感到很羞耻,于是就称病辞去郡职
14.D(D项,“整首诗歌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以偏概全,结合诗歌第四联没有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15.诗歌三、四两联描写诗人虽秋夜病卧,仍壮心不已,念念不忘昔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重返战场,抒发诗人想要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爱国情怀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主要写出诗人秋夜生病;“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中“散关”指的是边关,结合注解可知是作者战斗过的地方,这里写出了诗人念念不忘当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虽然秋夜卧病在床,仍然想着重返战场,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壮志雄心,突出了作者渴望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
16.(1)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2)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3)明明如月 何时可掇
17.B(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按图索骥:指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根底。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本题可先根据最后一空的前后内容“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的《桃花源记》”,此处指《桃花源记》受人称赞合适,选“脍炙人口”,排除C、D。再根据第三空前后文“他一上任就在自已从政的小舞台上地搞改革”,强调“他”办事果断而有魄力的,所以选“大刀阔斧”合适。)
18.D(画线句主客颠倒,主语应是“不同的‘桃花源”,客体应是“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A、B两项主客体颠倒,C项第二个“不同的”语序不当。)
19.D(根据前后文,与前文“政治家”“游记作家”“哲学家”对应应选“一个社会模式、一种山水布景、一种人生哲学”,排除A、C两项;“从来没有”应修饰“诗人”,不是否定“社会模式、山水布景、人生哲学”,排除B项。)
20.①尊容—尊驾(真容)
②荣幸——高兴
③一个——一位
④脑子—智慧(头脑)
⑤言重—过奖(过誉)
【尊容:称他人的容貌(常含讽刺意味),对方是导演,实习记者想表达尊敬的意味,故不得体,应改为“尊驾”或“真容”。荣幸:指荣耀而幸运,一般是表现自己谦虚的意思,这是导演在跟记者说话,应改为“高兴”。“一个”语气不太尊重,改为“一位”。“有脑子”通常在口语化的场合用,且有时含有“不够聪明”的讽刺意味,改为智慧”。言重:意思是话说得过重,过分了,这里应改为“过奖”或“过誉”。】
21.构图要素:标志是中文“汉”字的变体,融合了地球、逗号和鸽子等要素。
寓意:“汉”字代表汉语言和中国文化,地球图案表达把汉语向全球推广之意,逗号象征汉语推广交流永无止境,昂首高飞的鸽子彰显了中国文化精神,象征着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播世界。
22【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题目。由材料内容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内容所反映的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涉及武汉大学、公园、野外三个地方,中心话题都与不文明的行为有关。针对这些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影响与危害,写作中可以从现象到本质加以分析,然后进一步分析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参考立意: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文明是最美的风景、与文明旅游同行、对不文明行为说“不”等。
1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