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自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碳单质的性质和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坚硬,石墨很软,是因为金刚石中的碳原子不断运动
B.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碳具有还原性
C.活性炭常用来制作防毒面具因其具有良好吸附性
D.碳单质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碳
2、下列药品组合最适合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浓盐酸、石灰石 B.稀硫酸、大理石
C.稀盐酸、碳酸钠粉末 D.稀盐酸、石灰石
3、小明用软塑料瓶自制了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
C.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液体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
D.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用BC制取氧气 B.用AE制取二氧化碳
C.用AD制取氧气 D.用AC制取二氧化碳
5、“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利用物理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
C.注意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6、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D.丙是二氧化碳
7、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在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是一种化合物 B. 乙是一氧化碳
C. 丙是一氧化碳 D. 丙是二氧化碳
8、对比试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课本中所设计的下列试验中,不属于对比试验的是( )
A.铁钉锈蚀试验
B.用红磷燃烧验证空气中氧气占空气总体积 的实验
C.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实验
D.小花用紫色的石蕊探究 和水反应的实验
9、如图所示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不同
B.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C.金刚石、石墨和C60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10、甲、乙、丙是某同学设计的三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三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装置此时容器内右侧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B.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C.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D.甲装置和丙装置具有可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的功能
11、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B. 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 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1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入稀盐酸 ③加入大理石④验满⑤收集,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③②⑤④ D.②③④①⑤
1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石墨用来制取金刚石 石墨中的碳原子可以重新排列
B 氧气用于金属切割 氧气具有可燃性
C 墨汁写的字或作的画可永久保存 碳的化学性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活泼
D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A.A B.B C.C D.D
14、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 D.都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1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的是( )
A. 氧气具有可燃性, 可用于潜水、航天
B. 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物质, 可用于切割大理石
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
D.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可用于冶金工业
1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二、填空题。
17、请用原子、离子、元素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______.
(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____.
(3)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____.
18、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请描述不能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 。
19、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可以除去的气体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剩余气体经过干燥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晨同学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一般用____________法收集。
(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请按要求填空:
(1)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 。
(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鉴定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请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操作 现象 结论
该水样是硬水
22、①荷兰科学家启普(Kipp)发明的气体发生器如图(甲、乙),其中正在产生气体的是 (填写“甲”或“乙”)。
②图丙是一种简易启普发生器。请写出:
I.仪器a和c的名称:a ,c 。
II.实验室用丙可制取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Ⅲ.装置丙具有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特点,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气体需要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
IV.若收集了一定量气体后夹紧b,c内反应物固体与液体无法分开,可能有哪些原因? 。
23、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
(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_______反应生成CO。
(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4、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或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简答题。
25、写出下列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其中,哪些属于化合反应?哪些属于分解反应?
四、实验题。
26、二氧化碳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某化学小组对二氧化碳展开如下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装置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3)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装置_____(填装置序号)收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 。
五、计算题。
27、用图1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将稀盐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
(1)生产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多少?
(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多少?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自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第6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碳单质的性质和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坚硬,石墨很软,是因为金刚石中的碳原子不断运动
B.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碳具有还原性
C.活性炭常用来制作防毒面具因其具有良好吸附性
D.碳单质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C
2、下列药品组合最适合用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 )
A.浓盐酸、石灰石 B.稀硫酸、大理石
C.稀盐酸、碳酸钠粉末 D.稀盐酸、石灰石
【答案】D
3、小明用软塑料瓶自制了一套气体发生装置(如图),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利用该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
C.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液体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
D.利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无纺布包内二氧化锰越多,生成氧气就越多
【答案】D
4、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用BC制取氧气 B.用AE制取二氧化碳
C.用AD制取氧气 D.用AC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C
5、“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
A.为节约和环保,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利用物理方法,人工吸收二氧化碳
C.注意卫生,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D.鼓励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C
6、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D.丙是二氧化碳
【答案】C
7、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在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是一种化合物 B. 乙是一氧化碳
C. 丙是一氧化碳 D. 丙是二氧化碳
【答案】C
8、对比试验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揭示事物性质或变化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课本中所设计的下列试验中,不属于对比试验的是( )
A.铁钉锈蚀试验
B.用红磷燃烧验证空气中氧气占空气总体积 的实验
C.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实验
D.小花用紫色的石蕊探究 和水反应的实验
【答案】B
9、如图所示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不同
B.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C.金刚石、石墨和C60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D.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答案】A
10、甲、乙、丙是某同学设计的三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对三套装置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装置此时容器内右侧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B.此时甲装置中的止水夹M处于关闭状态
C.乙装置N处添加止水夹可以与甲装置具有相同功能
D.甲装置和丙装置具有可控制反应进行或停止的功能
【答案】C
11、近日有媒体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把二氧化碳变成汽油”的高效转化新途径。即通过设计一种新型多功能复合催化剂,首次实现了CO2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被同行誉为“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据此,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新途径可有效缓解全球温室效应
B. 此技术可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C. 该转化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D. 催化剂对转化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答案】C
12、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加入稀盐酸 ③加入大理石④验满⑤收集,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③②⑤④ D.②③④①⑤
【答案】C
1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解释
A 石墨用来制取金刚石 石墨中的碳原子可以重新排列
B 氧气用于金属切割 氧气具有可燃性
C 墨汁写的字或作的画可永久保存 碳的化学性质在任何条件下都不活泼
D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化学变化中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A.A B.B C.C D.D
【答案】A
14、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大理石与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B.反应原理都是分解反应
C.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 D.都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答案】B
1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的是( )
A. 氧气具有可燃性, 可用于潜水、航天
B. 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物质, 可用于切割大理石
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
D.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可用于冶金工业
【答案】B
16、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紫色石蕊变为红色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D.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A
二、填空题。
17、请用原子、离子、元素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______.
(2)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____.
(3)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____.
【答案】(1)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
(2)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核内质子数相同(或核电荷数相同)
18、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请描述不能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混合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 。
【答案】(1)CaCO3CaO+CO2↑;
(2)碳酸钙与硫酸反应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钙,会覆盖在块状大理石表面,使大理石和硫酸隔绝,阻止反应继续进行。
19、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可以除去的气体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剩余气体经过干燥再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 CO2 +Ca(OH)2=== CaCO3 ↓+H2O
CO2 CuO+COCu+CO2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20、小晨同学在研究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二氧化碳通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一般用____________法收集。
(2)向漏斗中倾倒二氧化碳,燃着的蜡烛自下而上熄灭,由此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向上排空气 (2)密度比空气大
21、请按要求填空:
(1)口罩中填充活性炭是利用其 。
(2)在日常生活中,如何用简便的方法鉴定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请完成下列表格。
主要操作 现象 结论
该水样是硬水
【答案及解析】
(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可用来填充口罩;故填:吸附;
(2)检验硬水与软水可用肥皂水,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取等体积的样品,都加入相同量的肥皂水,一起振荡,产生的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是硬水。
主要操作 现象 结论
取样加入肥皂水,搅拌 产生泡沫少 该水样是硬水
22、①荷兰科学家启普(Kipp)发明的气体发生器如图(甲、乙),其中正在产生气体的是 (填写“甲”或“乙”)。
②图丙是一种简易启普发生器。请写出:
I.仪器a和c的名称:a ,c 。
II.实验室用丙可制取CO2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Ⅲ.装置丙具有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特点,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气体需要满足的一般条件是 。
IV.若收集了一定量气体后夹紧b,c内反应物固体与液体无法分开,可能有哪些原因? 。
【答案】(1)乙;
(2)Ⅰ、长颈漏斗;试管;
Ⅱ、CaCO3+2HCl=CaCl2+H2O+CO2↑;
Ⅲ、用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
IV、装置漏气(或溶液中原溶质消耗完了)。
23、今年5月,中俄签署了东线天然气合作协议。天然气不充分燃烧时会产生炭黑或一氧化碳。
(1)CO具有还原性,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__________________。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_______反应生成CO。
(3)将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冶炼金属(或炼铁或作燃料) (2)碳(或炭黑或焦炭)
(3) CO2与H2O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4、图甲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左边部分带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或离开白醋,以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它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该装置虚线框中应选用乙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装置来收集CO2气体;检验CO2气体是否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A C 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矿泉水瓶口,观察是否熄灭
三、简答题。
25、写出下列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其中,哪些属于化合反应?哪些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C+O2CO2;CaCO3CaO+CO2↑;H2CO3=CO2↑+H2O;2C+O22CO;化合反应①④;分解反应②③
四、实验题。
26、二氧化碳对地球生命具有重要意义。某化学小组对二氧化碳展开如下探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b_____。
(2)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填装置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
(3)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装置_____(填装置序号)收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操作方法是_____ 。
【答案】(1)锥形瓶 酒精灯 (2)A CaCO3+2HCl=CaCl2+H2O+CO2↑
(3)C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满了
五、计算题。
27、用图1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将稀盐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
(1)生产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多少?
(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多少?
【答案】(1)4.4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