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第五单元1.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重难点分析 从知识圆分析为什么难 教材的编排思路的第一个环节是 “动手动脑”,先让学生想办法画一个圆,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发掘生活中关于圆的物体,感受生活中的圆,通过画一画、量一量发现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画圆对学生来说简单,但是计算半径后再画圆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最后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难点分析 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较弱,理解困难,学生对于圆的相关概念及特征的理解和把握是建立在教师的指引和调控下,学生自我动手发现知识。
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一、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梯形 二、多媒体出示圆,说一说与上面的图形有什么区别? 三、你有画圆的方法吗?学生说一说。(学生用圆柱、三角板中的小圆、直尺中小圆、圆规等)我们中画圆用的最多的工具是圆规,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圆规和圆。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认识圆规,出示圆规。 1、讲解如何使用圆规。 首先,将圆规的两脚分开,将带有针尖的一端固定不动,旋转顶端手柄处,使带有铅笔的一端旋转一周。教师在黑板上示范一下。 2、你们想画圆吗?可以自己在练习本上试试。(师巡视,并指导有问题的学生。)提问:圆心有什么作用?学生观察交流并汇报。圆心有确定圆的位置的作用。 3、半径的特点和作用。 小组合作:把刚刚画好的圆剪下来,对折两次,延折痕用比画一画,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一下吧? 折痕相交的点是圆心,用字母o表示 在画圆时圆规两脚的距离叫半径。半径用字母r表示。(板书) 如何准确的说出什么是半径?引导学生观察并试着说说。 引导出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 (师:同学们可以在自己画的圆上也几条半径,看看在10秒内谁画的半径最多。)汇报学生在10秒内都画了多少条半径?了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 4、量一量你画的每一条半径的长度怎样?指导学生动手量一量,师巡视,问:是所有的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5、教学直径的特点和作用. (
·
o
)谁能准确的说出圆中这条线段的位置? 引导学生说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教师点明说出这条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来表示。 请同学们在自己的任意圆里画出直径,试试你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来。(无数条直径) 量一量你画的每一条直径的长度怎样?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6、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你认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与半径有怎样的关系? 学生自由的说,总结出:直径=半径×2或 半径=直径÷2 用字母表示: d=r×2或 r= d÷2 7、请同学们在圆里任意画线段,量一量这些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发现这些线段里最长的是直径。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通过学习的知识做练习: (1)在同一个圆内只可以画100条直径。 ( ) (2)所有的圆的直径都相等。 ( ) (3)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 (4)等圆的半径都相等。 ( ) (5)直径3厘米的圆比半径2厘米的圆要大些。 半径3厘米12米直径9分米2.6厘米
想一想: 校园里要建一个直径为10米的圆形花园,要怎么做才能建成呢?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师生一起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