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检测题(一)(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期中模拟检测题(一)(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0-29 16:56: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年秋期中质量评估检测题(一)
八年级生物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2分)今年“海水稻”开始在我国盐碱地地区大面积种植,这是我国科学家用一种野生海水稻和高产优良水稻杂交的结果。这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基因的多样性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三者都是
2.(2分)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A.生物一般都具有较强的生殖能力
B.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
C.在生存斗争中,适应的个体一定获胜
D.生物常常会为争夺食物和生活空间而发生生存斗争
3.(2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  )
A.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B.从复杂到简单、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C.从简单到复杂、从高等到低等、从水生到陆生
D.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陆生到水生
4.(2分)伊蚊分布于全世界,是蚊科中最大一属,近1000种,中国有100余种.伊蚊会传播很多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带来了危害,黄热病与登革热就主要通过伊蚊传播,伊蚊的身体分节,附肢也分节,属于(  )
A.软体动物 B.鸟类 C.节肢动物 D.哺乳动物
5.(2分)下列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属于科学推测的是(  )
A.生物是由上帝创造的
B.生物由肉汤、腐肉等物质自然发生的
C.生物由神明创造的
D.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6.(2分)为探究鱼鳍的作用,小明用橡皮筋固定住鲫鱼的②、③和④三种鳍,然后放入水中进行观察,发现鲫鱼(  )
A.不能保持平衡而侧翻 B.不能呼吸
C.尾鳍不能摆动 D.不能感知水流
7.(2分)中国的植树节定在每年的3月12日,1979年3月12日是第一个植树节。有关植物栽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选择3月移栽树木是因为这个时节多数树木的枝叶还不繁茂,蒸腾作用不强,移栽易于成活
B.移栽时往往根部带有“土坨”,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
C.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环境影响生物的特征
D.植树造林可以起到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等作用,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8.(2分)下列关于“基因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没有多大的差别
B.同种生物个体之间,基因的组成是完全相同的
C.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D.生物基因多样性的实质是种类的多样性
9.(2分)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生活在陆地
B.能在陆地上呼吸
C.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D.可在陆地上取食
10.(2分)以下几种动物中,①狗②狐③龟④蜥蜴⑤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的一组是(  )
A.①③④ B.③④⑤ C.①②⑤ D.③④
11.(2分)2022年“3 15”晚会上,老坛酸菜登上头条热搜,原因是老坛酸菜用的是露天“土坑”制作。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酸菜的乳酸菌是一种原核生物
B.制作酸菜一定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
C.酸菜的酸味来自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
D.“土坑”会使酸菜受到杂菌污染变质
12.(2分)医药上用来消炎的氯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来自(  )
A.放线菌 B.青霉 C.匍枝根霉
13.(2分)在一堆刚刚死去的鱼中,挑出较新鲜的鱼的方法是(  )
A.鳞片完整的鱼 B.体表湿润的鱼 C.鳃丝颜色鲜红的鱼
14.(2分)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螅通常生活在清洁水中,利用触手探寻和捕获猎物
B.血吸虫等寄生虫可以终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C.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D.节肢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15.(2分)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的证据
B.越晚期地层中的化石越简单、越低等
C.生物进化遵循从低等到高等,从陆生到水生的规律
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进化
16.(2分)以下一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是(  )
A.细菌、真菌、病毒
B.酵母菌、乳酸菌、蘑菇
C.硝化细菌、肺炎双球菌、枯草杆菌
D.球菌、杆菌、螺旋菌
17.(2分)下列分类单位中,物种间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
A.门 B.科 C.种 D.属
18.(2分)环节动物比线形动物高等,主要表现为(  )
A.身体细长,呈圆筒形
B.身体分节,运动灵活
C.有口有肛门
19.(2分)据调查辽阳地区的野生动物有两栖类2目5科9种,爬行类3目4科14种,鸟类15目43科181种,兽类6目12科28种。这直观体现了辽阳地区(  )
A.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B.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C.物种的多样性 D.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20.(2分)与蚯蚓相比,蝗虫能更好地适应地生活的原因之一是其体表有(  )
A.外骨骼 B.外套膜 C.外胚层 D.角质层
21.(2分)鲸鱼、黄牛、蝗虫、蚯蚓的呼吸分别依靠(  )
A.鳃、肺、体壁、气管 B.体壁、气管、鳃、鳃
C.鳃、气囊、气管、体壁 D.肺、肺、气管、体壁
22.(2分)下列具有药用价值的动物是(  )
A.青蛙 B.蟾蜍 C.大鲵 D.蝾螈
23.(2分)有同学将水稻、西瓜、松树归为一类,把海带、地钱和狗脊归为另一类。他分类的依据是(  )
A.有果实或无果实 B.有根或无根
C.有种子或无种子 D.水生或陆生
24.(2分)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蟋蟀”的有关知识,在下列几种书中你最好查阅(  )
A.生物学 B.动物学
C.无脊椎动物学 D.昆虫学
25.(2分)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带是藻类植物,因细胞中没有叶绿素,故呈褐色
B.藻类植物没有输导组织,因此适应陆生能力不强
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果实是“银杏”,又叫“白果”
D.被子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极广,如潍县萝卜、诸城板栗等
二、读图理解题(共50分;每空1分)
26.(10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螅身体的一端附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伸展着5~12条柔软细长的[   ]   ,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2)水螅的体壁由外部的[   ]   和内部的[   ]   两层细胞组成.
(3)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做[   ]   ,它与[   ]   相通.
27.(5分)如图所示是鲫鱼的外形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图中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⑤]   、[⑦]   。
(2)鲫鱼的身体左右侧扁,呈   型,这样的体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
(3)鲫鱼的体表有鳞片覆盖,在其身体两侧都具有感知水流方向、速度和测定方位作用的[⑧]   。
(4)鲫鱼游泳时,主要靠身体的   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打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他鱼鳍起辅助作用。
28.(5分)综合应用
如图是家鸽的呼吸系统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写出图中序号结构的名称:②   ;③   。
(2)家鸽在飞行时进行双重呼吸,即呼吸一次,在肺内完成   次气体交换,   (填“提高”或“降低”)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3)家鸽的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   动物。
29.(5分)请写出标号所示的结构名称
①   ②   ④   ⑤   ⑥   
30.(10分)读图理解
请观察细菌的显微结构图,回答问题:
(1)绝大多数细菌的生活方式是   ,少数是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   生殖。
(2)细菌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和   。
(3)细菌的结构与动物细胞的结构的主要区别是: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细菌有细胞壁,但没有   。
(4)写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1]   [3]   [4]   [5]   [6]   。
31.(5分)如图是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蝗虫的身体明显地分为③   、④胸部⑤   三部分
(2)蝗虫有发达的运动器官,包括三对   两对   都着生在胸部。
(3)蝗虫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   。
32.(10分)如图为某些微生物的形态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是图中的   (填字母)。它不能独立生活,只能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A在恶劣环境可以形成   。A与C的细胞里都没有   ,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图中A的生殖方式为   ,D的生殖方式为   。
(3)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酿酒、蒸馒头时离不开   (填字母);制作泡菜时要利用乳酸菌,发酵时需保持   (填“有氧”或“无氧”)环境;夏天受潮的衣物或食物常常发霉长毛,这是图中   (填字母)生长繁殖的结果,我们常常把食品放入冰箱保存是利用低温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科学家用一种野生海水稻和高产优良水稻杂交,研制出“海水稻”,就是利用了基因的多样性,也体现了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2.【答案】B
【解析】【解答】达尔文认为,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生存而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生物的变异是随机产生的,产生的变异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也可能对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综上所述,动物在生存斗争中,体型较大的个体一定获胜,不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故答案为:B。
【分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简单,分类地位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距今越近的地层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结构越复杂,分类地位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因此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故选:A
【分析】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4.【答案】C
【解析】【解答】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分节,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和分节的附肢.伊蚊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因此属于节肢动物.
故答案为:C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5.【答案】D
【解析】【解答】AC.神创论说生物自从被上帝创造出来以后,和现在是一样的,地球上的生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不属于科学推测,AC不符合题意。
B.由巴斯德的曲颈瓶实验可以证明,生物不可能由肉汤、腐肉等物质自发产生,B不符合题意。
D.生命起源:在原始大气中无机物能生成多种简单的有机物,再经过长期而复杂的演变在原始海洋形成了原始生命,属于科学推测,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
6.【答案】A
【解析】【解答】鱼的各种鳍的作用: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因此,小明用橡皮筋固定住鲫鱼的②胸鳍,③腹鳍和④背鳍三种鳍,结果发现鳃鱼游动时不能保持平衡而侧翻。
故答案为:A。
【分析】鳍是鱼的运动器官,鲫鱼的鳍包括背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背鳍、尾鳍和臀鳍只有一个,称为奇鳍,胸鳍和腹鳍是一对,称为偶鳍;胸鳍和腹鳍有保持鱼体平衡的作用,尾鳍能够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鲫鱼游泳的动力来自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各种鳍在运动中起协调作用。
7.【答案】C
【解析】【解答】A.移栽植物的时候要尽量减弱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故答案为:3月移栽树木,A不符合题意。
B.幼根和根毛容易损伤,移栽时要保证根部成活,所以,带土坨时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B不符合题意。
C.树木能进行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可以带走叶片表面的温度,所以,有树木的地方很凉快,属于生物影响环境,C符合题意。
D.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生物必需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来,同时,生物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如: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了刺,可减少水分的蒸腾,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企鹅体内有很多的脂肪,有保温作用,以适应严寒的气候;还有,动物的拟态和保护色等,都是对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在影响着环境.如:植物的蒸腾作用,可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等.蚯蚓生活在土壤中,既可疏松土壤,又可增加土壤肥力;又如:“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
8.【答案】C
【解析】【解答】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如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不同种类的生物与环境又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基因的多样性。C正确,故答案为:C。
【分析】基因多样性是生物种群之内和种群之间的遗传结构的变异,每一个物种包括由若干个体组成的若干种群。各个种群由于突变、自然选择或其他原因,往往在遗传上不同。这些遗传差别使得有 机体能在局部环境中的特定条件下更加成功地繁殖和适应。不仅同一个种的不同种群遗传特征有所不同,即存在种群之间的基因多样性;在同一个种群之内也有基因多样性,在一个种群中某些个体常常具有基因突变,所以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
9.【答案】C
【解析】【解答】爬行动物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动物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限制,所以爬行动物才能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C。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10.【答案】B
【解析】【解答】选项③龟;④蜥蜴;⑤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而①狗;②狐属于哺乳动物.
故答案为:B
【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11.【答案】B
【解析】【解答】A.乳酸菌是一种细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A不符合题意。
B.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所以一定要在无氧的条件下制作酸菜,B符合题意。
C.酸菜的酸味来自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C不符合题意。
D.应该防止空气对流,抑制其他细菌的繁殖,所以“土坑”会使酸菜受到杂菌污染变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制酸奶要用到乳酸杆菌,乳酸菌属于细菌,通过分裂进行生殖,在无氧的条件下,牛奶经酵母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其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
12.【答案】A
【解析】【解答】A.放线菌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极为密切,广泛应用的抗生素约70%是各种放线菌所产生,比如医药上用于消炎的氯霉素、链霉素等,A符合题意。
B.青霉素就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抗生素,它是由青霉菌发酵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病菌的特殊物质,可以治疗多种疾病,B不符合题意。
C.匍枝根霉使食物腐烂变质,不能用于提取抗生素,C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如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产生的。
13.【答案】C
【解析】【解答】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鳃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而鳃丝中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内流大量的血液,血液中氧的含量较高为动脉血,所以活鱼鳃丝是鲜红色的;而死鱼由于无法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氧的含量低为静脉血,所以鳃丝的颜色为暗红色,因此在一群死去的鱼中挑选比较新鲜的鱼的方法是看一下鱼的鳃丝是否鲜红。
故答案为:C。
【分析】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中的毛细血管里,而血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的鳃孔排出体外。
14.【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水螅属于腔肠动物,通常生活在清洁水中,腔肠动物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结构称为刺细胞,帮助捕捉食物,故A正确。
B.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且在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寄生,不一定是寄主体内的养料,故B错误。
C.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不能主动捕食,靠入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同时不是所以的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如蜗牛生活潮湿的环境中,故C错误。
D.生活在陆地上的节肢动物利用口器获取食物,虾也属于节肢动物,但不生活在陆地上,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昆虫的口器有多种,有刺吸式口器、肛吸式口器、舔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等,但并不是所有的节肢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软体动物不能主动捕食,靠水流带入微小的有机颗粒、小形动物和藻类为食物食。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外胚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腔肠动物的触手十分敏感,上面生有成组的被称为刺丝囊的刺细胞,如果触手碰到可以吃的东西,末端带毒的细线就会从刺丝囊中伸出,刺入猎物体内,麻痹或杀死猎物。
15.【答案】D
【解析】【解答】A、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此外还有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A不符合题意;
B、在越晚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B不符合题意;
C、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C不符合题意;
D、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进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化石证据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科学家比较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后发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在越新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陆生生物的化石也越多.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6.【答案】C
【解析】【解答】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和能量的源泉,为各种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和必要的生存环境;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综上分析可知,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是硝化细菌、肺炎双球菌和枯草杆菌。
故答案为:C。
【分析】生产者指的是绿色植物。它们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消费者指的是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
17.【答案】A
【解析】【解答】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生物分类的等级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一个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在生物各类群之间,所处的共同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它们的相似程度越大,表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越近,等级越大,包含物种越多,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选项中,门的分类单位最大,物种间亲缘关系最远。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等级可了解生物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远,生物的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同种的生物亲缘关系最近.
18.【答案】B
【解析】【解答】环节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
故答案为:B。
【分析】线形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19.【答案】C
【解析】【解答】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辽阳地区的野生动物有两栖类2目5科9种,爬行类3目4科14种,鸟类15目43科181种,兽类6目12科28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0.【答案】A
【解析】【解答】蝗虫的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蚯蚓需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所以蚯蚓必须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所以与蚯蚓相比,有外骨骼的蝗虫更能适应陆地生活,可见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调查节肢动物与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难度不大,熟记:蚯蚓身体虽然由环节组成,运动比较灵活,但是它们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所以生活环境受到限制,必须生活在阴暗潮湿的陆地上;节肢动物身体分节,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运动灵活,且身体外有外骨骼,能保护体表柔软的结构和防止体内水分的散失,更适于陆地生活。
21.【答案】D
【解析】【解答】鲸鱼是生活在水中的哺乳动物,用肺呼吸。黄牛是哺乳动物,虽然有时能生活在水中,但其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用肺呼吸。蝗虫用气管呼吸,气管是陆地上呼吸的结构。蚯蚓生活在阴湿处,用湿润的体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在体壁的粘液中,在渗入其内的毛细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同时交换到体外。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不同的生活环境,呼吸器官不同.蚯蚓是环节动物,用体壁进行气体交换;蝗虫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用气管呼吸,气门是呼吸的通道;鱼属于鱼类,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其鳃中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家鸽能在空中飞翔,进行双重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而气囊有储存气体的作用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22.【答案】B
【解析】【解答】蟾蜍也叫蛤蟆,属于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癞刺。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从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蟾酥是由蟾蜍毒腺的分泌物加工制成的。
故答案为:B
【分析】直接使用价值指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有直接影响和作用的价值,如:药用价值、观赏价值、食用价值和生产使用价值(野外收获进入贸易市场)等;
间接使用价值,一般表现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巩固堤岸、防止土壤侵蚀、降低洪峰、改善地方气候、吸收污染物,调节碳氧平衡,在调节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主要指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的作用等等;
潜在价值是今天还未被利用的那些物种在将来会有利用的价值.
23.【答案】C
【解析】【解答】解: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海带、地钱和狗脊等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水稻、西瓜、松树等都结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可见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识记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据此答题。知识点如下:

等 种子植物
(用种子繁殖后代的植物) 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如:桃、小麦、花生、蔬菜等 植物界最高等、数量最多的植物 分布最广,在在高山、沙漠、盐碱地、及水里都能生长。
裸子植物:种子没有果皮包被着的(根、茎、叶、种子) 如:马尾松、水杉、侧柏、雪松、苏铁、银杏等 在用材造林、医药、食用、观赏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陆地(适宜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地方)

等 孢子植物
(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植物)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分化,内有输导组织 如:贯众、凤尾蕨、卷柏、满江红、肾蕨、蕨 高等 [出现迟] 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阴湿环境
苔藓植物:假根,有茎、叶分化,内无输导组织 如:葫芦藓、金发藓、地钱、墙藓 中等 阴湿的环境
藻类植物:无根、茎、叶分化 如:海带、紫菜、水绵 低等 [出现早] 水中
24.【答案】D
【解析】【解答】蟋蟀属于生物、动物界、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因此要想进一步了解“蟋蟀”的有关知识,最好查阅昆虫学。因为本题中“纲”的分类等级最小,动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最近,生物种类最少。故昆虫学包涵的范围最小,生物种类最少,最容易查找到“蟋蟀”的有关知识。
故答案为:D
【分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2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是藻类植物,因细胞中含有叶绿素和藻红素,故呈褐色,A错误;
B、藻类植物确实没有输导组织,但适应陆生能力不强的最重要原因是生殖发育没有摆脱水的限制,B错误;
C、银杏是裸子植物,其没有果实,而“银杏”,又叫“白果”实际是它的种子,C错误;
D、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如潍县萝卜、诸城板栗等,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植物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如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如裸子植物和被植物.
26.【答案】(1)1;触手
(2)4;外胚层;3;内胚层
(3)5;消化腔;2;口
【解析】【解答】解:(1)水螅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淡水中,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体形呈辐射对称,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水螅的身体一端附着在水草上,另一端伸展着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另外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结构称为刺细胞,帮助捕捉食物.(2)水螅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外层是外胚层,内层是内胚层,两层细胞之间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3)水螅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外层是外胚层,内层是内胚层,两层细胞之间有一层没有细胞结构的中胶层,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在消化腔内被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残渣由口排出.
【分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体型呈圆柱(筒)形,图中结构名称:1触手,2口,3内胚层,4外胚层,5消化腔,6芽体.
27.【答案】(1)腹鳍;鳃盖
(2)流线
(3)侧线
(4)躯干部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⑤腹鳍,⑦鳃盖。
(2)鲫鱼的身体左右侧扁,身体呈流线型,游泳时能够减少水的阻力。
(3)鲫鱼的体表有鳞片覆盖,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鲫鱼身体两侧有一行⑧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
(4)鲫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臀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游泳的时候,主要靠身体的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打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他鱼鳍起辅助作用。
【分析】图中①背鳍,②尾鳍,③鳞片,④臀鳍,⑤腹鳍,⑥胸鳍,⑦鳃,⑧侧线。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鱼的体形成流线型,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等;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
28.【答案】(1)气囊;肺
(2)两;提高
(3)恒温
【解析】【解答】(1)分析图可知:图中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
(2)家鸽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家鸽吸气时,空气由①气管进入③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②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家鸽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3)家鸽属于鸟类,体温不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属于恒温动物。
【分析】家鸽等鸟类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双重呼吸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有利于鸟的飞行生活。图中: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
29.【答案】DNA;细胞膜;荚膜;细胞质;鞭毛
【解析】【解答】读图可知:①位于细胞质的中间一团是DNA;②紧贴在细胞质的外边的一层是细胞膜;④位于整个细菌细胞的最外边是荚膜;⑤位于细胞膜以内是细胞质;⑥是能使细菌运动的鞭毛。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30.【答案】(1)异养;自养;分裂
(2)一定的水分
(3)成形的细胞核
(4)荚膜;DNA或遗传物质;细胞质;细胞膜;鞭毛
【解析】【解答】(1)细菌都是单细胞个体,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包括腐生和寄生两种生活方式。少数细菌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细菌靠分裂繁殖后代。
(2)细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
(3)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而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因此细菌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4)由分析可知,1是荚膜,3是DNA,4是细胞质,5是细胞膜,6是鞭毛。
【分析】图中:1是荚膜,3是DNA,4是细胞质,5是细胞膜,6是鞭毛。
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31.【答案】(1)头部;腹部
(2)足;翅
(3)气门
【解析】【解答】(1)蝗虫的身体分为③头、④胸、⑤腹三部分,头部生有触角和口器以及单复眼等感觉器官;胸部生有足和翅,是蝗虫的运动中心;腹部是呼吸、生殖中心。
(2)蝗虫的胸部有着发达的运动器官,三对足,两对翅。后足发达适于跳跃,中足和前足适于爬行;翅为蝗虫的飞行器官。
(3)从蝗虫中胸到腹部第8节,每一个体节都有一对气门,共有10对,每个气门都向内连通着气管,气门是蝗虫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附着在外骨骼上,牵动着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蝗虫胸部有翅和足是运动中心,胸部有发达的肌肉,牵动这些运动器官。昆虫有3对足,其中足包括前足、中足和后足,均分节,后足发达,有2对翅,翅分为前翅和后翅各一对,前翅革质、狭长,覆盖在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薄膜状,柔软而宽大,适于飞翔。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因此,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蝗虫还有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触角,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所以蝗虫能适应陆地生活。
32.【答案】(1)B;寄生
(2)芽孢;叶绿体;分裂生殖;孢子生殖
(3)C;无氧;D;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解析】【解答】 (1)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2)A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A与C的细胞里都没有叶绿体,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图中A细菌的生殖方式为分裂生殖,D霉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3)细菌、真菌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酿酒、蒸馒头时离不开C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发酵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具有特殊的风味,乳酸菌是厌氧菌;D霉菌属于真菌。受潮的粮食、衣物和皮鞋常常发霉长毛,说明这些粮食、衣物和皮鞋上有霉菌滋生,“长毛”是霉菌在粮食、衣物和皮鞋上面的利用营养物质生长和繁殖的原因。冷藏食物不易变质是由于低温抑制了细菌等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我们常常把食品放入冰箱是利用低温能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复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