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9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9 21:16: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物理八年级 上册 H
第 四 章 多彩的光
第二节 平面镜成像
情景引入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与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
实验探究
1、需要的器材
2、怎样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3、怎样比较物像的位置?
4、探究时我们需要记录些什么?
小组讨论
一、实验器材:
两支完 全一样的蜡烛、光具座、一块玻璃板、
一个光屏、火柴
二、实验步骤:
1、将玻璃板垂直置于光具座的中央,在玻璃板的一
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察其另一侧面
的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
光屏上有无像。
3、将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像的位置,观察像与
蜡烛的大小关系。
4、移到蜡烛的位置,观察其像的大小有无变化。
5、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设计实验
1.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平面镜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结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同时反射,每个表面成一个像。
3、用两个大小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和物大小。
实验研究中的注意事项
平面镜成虚像的原理
S
S’
O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
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M
N
A
B
A’
B’
通过作图,你能归纳方法吗?
1、做垂线
2、取等距离
3、画虚像
小结归纳
利用平面镜扩大视野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
光污染
各种面镜
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1、一个人站在离平面镜1米处,他的像离平面镜(   )米。当他向后退一米,离镜子2米时他的像离平面镜(   )米。此时的像比一开始(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当堂练习
2、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完成光路图。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S的像
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
平面镜:
反射面是平面的镜叫平面镜
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现象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大小相等
平面镜成虚像
左右相反
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像和物的连线垂直于镜面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