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内能微专题3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习题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内能微专题3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习题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0-29 21:47: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十三章 内 能
微专题3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 为了探究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4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下表是他们的实验记录,根据实验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号 液 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水 300 20 30 12
2 水 150 20 30 6
3 煤油 300 20 30 6
4 煤油 300 20 25 3
(1)分析比较________________(填烧杯号)烧杯的实验记录,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都相同时,不同物质吸收的热量不同。
(2)分别分析比较1、2和3、4烧杯的实验记录并结合(1)中的结论,可得出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1、3
物体质量
物质种类
物体升高的温度
2.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倒入100 g和200 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同)
表一:m1=100 g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30 30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6 6
表二:m2=200 g
时间/min 0 4 8 12 16 20 24 28 32
温度/℃ 36 35 34 33 32 31 30 29 28
降低温度/℃ 0 1 2 3 4 5 6 7 8
(1)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
不同
(2)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温度降低得越多,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质量大的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 。
越多

3. (2021青岛)如图W3-1甲所示,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加热,记录数据并绘制出两种液体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
(1)由图像可知,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_____________的加热时间更长,说明它的吸热能力更强。换用多种液体进行实验,发现不同物质在质量相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一般不同。为了表示不同物质的这种性质差别,物理学中引入了________________这个物理量。

比热容
(2)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反映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用到(写出一个即可)。
(3)实验中水的质量是400 g,0~3 min内它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______。[c水=4.2×103 J/(kg·℃)]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3.36×104 J
(4)继续给水加热,水沸腾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W3-1乙所示,则它的沸点是________________。取出电加热器后,水停止沸腾,说明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______热量。
98 ℃
吸收
4. (2021沈阳)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W3-2甲、乙所示。
(1)实验中应取________________(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使用规格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实验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来比较甲和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
质量
相同
加热时间
(2)由下表的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液体的吸热能力强。如果要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选择一种液体作为冷却剂,你认为________________(填“甲”或“乙”)液体较为合理。
加热时间/min 0 1 2 3 4
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
乙的温度/℃ 9 18 27 36 45


(3)图W3-2丙中①是乙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果将初温相同的乙物质的质量增加到原来的2倍,不考虑热损失,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再绘制出一条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则为图中的第________________(填“①”“②”或“③”)条。

5. (2021武汉)某实验小组用如图W3-3甲所示的装置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
(1)加热前,在一个烧杯中倒入240 mL的水,为了使水和煤油的质量相同,需要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倒入________________mL的煤油。(ρ水=1.0×103 kg/m3,
ρ煤油=0.8×103 kg/m3)
(2)用两个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来加热水和煤油,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整个实验操作无误。图W3-3乙中,若图线②反映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则图线___________(填序号)可以反映煤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00

(3)同时停止加热,在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温度降低的过程中,水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__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煤油放出的热量与降低的温度之比。
大于
谢 谢